APP下载

中药香囊预防感冒临床作用研究进展

2013-01-25贺贤丽王进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香囊流感病毒机体

陈 华 贺贤丽 王进军

1.湖北省武汉市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2.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56

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在古代,佩戴香囊既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避瘟除秽、驱蚊防虫防病的方法。近年来研究显示中药香囊对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本文着重就中药香囊的历史渊源、预防感冒临床作用及应用前景方面进行综述。

1 中药香囊历史渊源及发展

香囊在中国古代亦称作香包、佩帏、容臭、香袋等,佩带香囊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香袋,据说当时人们是用以装药来辟秽杀虫的。以后历代民间都有佩带香囊的习俗,认为此物既可作为一种服饰,以助美观;亦能起到驱邪辟秽,保健防病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佩戴芳香性植物以预防疫疠或治疗疾病的记载,如《山海经·西山经》中“熏草,佩之可以已疠”。而较早论及佩带香囊防治疾病的医学专籍有汉代的《中藏经》,书中载有用绛囊盛安息香来防治传尸、肺痿、时气、瘴疟等病。唐代的《千金要方》,该书载有“绛囊”,称其能“避疫气”,“令人不染”。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介绍了用辰砂装囊,戴身及髻中,用治不寐的经验。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中也载有用辟温囊佩胸前防治四时感冒,以绛囊盛七宝如意丹佩胸前预防瘟疫,用抗痨丸佩胸前防传尸痨等等。由此可见应用中药香囊以防病自古有之,以后随着时代发展,佩带香囊作为中医治未病的一种特殊疗法,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预防保健领域,如现在的药枕、药浴、香薰疗法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其简便易行、价廉适用,广受群众的青睐。

2 中药香囊防治感冒的作用

2.1 感冒致病机理 感冒是指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的外感疾病。常于机体正气虚弱,适逢非时之气,感受时行疫毒,内外相引而发病,正如《幼科释谜》中云:“感冒之原,由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虚邪贼风,卫阳受摅。”西医认为机体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1]。徐桂云[2]认为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进入呼吸道黏膜,借助病毒表面的血凝素,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 (含唾液酸的糖链)结合,进而胞膜内陷,形成内吞体,引起PH值改变和蛋白构象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发病。关于流感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有统一结论。鲍琳琳等[3]认为流感病毒感染宿主后,通过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激活内皮细胞和粒细胞,继而调节黏附分子的合成及其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当超常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反应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即造成对机体的损伤而致病。随着自由基生物学的发展,日本学者Hiroshi Maeda[4]提出,流感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及后果并非由病毒直接引起。而是流感病毒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氧自由基作用的结果。

2.2 中药香囊防治感冒临床作用

2.2.1 芳香药物的作用 中药香囊配方是在中医内病外治理论的基础上,由武汉市中医院治未病专家陈华教授主方配制的,主要有藿香、佩兰等成份,这些中药以芳香类中药为主,芳香性中药有“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作用,药物挥发之香味直接作用于口鼻、肌肤、经络穴位,通过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鼓舞正气、抵御外邪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芳香性药物还能借其清气之正,鼓舞人体的正气,辟除秽浊邪气,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正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曰:“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罗藏成立[5]也指出藏药香囊成分散发出来后,在口鼻周围就可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可增强人体正气,有效驱除从口鼻而犯的瘟疫之气。

2.2.2 提高机体免疫作用 流感病毒属细胞内病原体,机体95%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由黏膜入侵而致病。呼吸道黏膜不仅是流感病毒的感染部位,也是宿主防御病毒感染的部位。SIgA是黏膜免疫的主要效应因子,具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其含量的提高使病毒在呼吸道黏膜上不易存活,在人体与外环境间构成一道有效的防御屏障[6]。已有研究表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鼻咽部SIgA的含量降低,这是此类人群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7]。SlgA在黏膜局部与相应的病原微生物结合,并抑制其吸附到黏膜上皮细胞,阻断病原微生物的感染[8]。此外,SlgA还具有免疫排斥功能及促天然抗菌因子作用[9]。香囊中药物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能够刺激鼻粘膜,使鼻粘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的含最提高,并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吴葆德等[10]在幼儿园内用中药香囊进行预防上感的试验中检测挂香囊前后唾液中SIgA含量及血清IgA、IgG、IgM表明佩带防感香囊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SIgA、血清IgA、IgG、IgM的水平;PHA皮试检测则发现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患儿经挂香袋后PHA皮试值由低值转向正常值,与临床上感发病率下降呈一致性。

机体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流感病毒侵袭人体首先启动非特异免疫,在此基础上产生针对病原体的特异免疫,根据在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的免疫活性细胞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细胞免疫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两大类。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实现细胞免疫和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成分,CD+3、CD+4、CD+8 T胞亚群的百分率或CD+4/CD+8比值是初步评估机体免疫状态的指标[11]。王湘茗等[12]实验研究表明上感患儿佩带防感香囊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证实其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之效。刘龙[13]通过研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低下模型,观察辟秽防感香囊对其免疫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处于免疫低下状态的小鼠给予辟秽防感香囊提取液滴鼻1周后,脾指数明显提高,CD3+和CD4+细胞数、CD4+/CD8+比值呈现上升趋势,但对正常动物的免疫功能影响不大,显示辟秽防感香囊对免疫低下模型动物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2.2.3 抑制呼吸道病原菌的作用 中药香囊的挥发成份经鼻吸入,对呼吸道内寄留的某些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和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夏以琳等[14]通过观察悬挂防感香囊散的肉汤管与不悬挂防感香囊的肉汤管内呼吸道病原菌的含量。结果发现防感散香囊挥发成份对常见呼吸道病原菌肺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似无作用。中药香囊中由藿香、佩兰、石菖蒲等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5-17]其挥发油类成分能够抑制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且对机体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2.4 穴位刺激作用 中药香囊佩挂于膻中穴,可通过刺激局部经穴以调节纠正脏腑阴阳的偏胜偏衰[18]。膻中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为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此为胸腺所在部位,与三焦相络,可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为卫气的表现形式之一。胸腺为调节人体免疫的中枢性器官,他所分泌的胸腺肽内含有各种具有细胞活性的细胞因子,促使了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成熟,使幼稚的淋巴细胞成熟变为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药物在胸腺局部保持相对较高的浓度,药物刺激通过神经-体液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

3 中药香囊应用

祖国医学一贯注重对疾病的预防,早在《内经》中就已明确提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中药香囊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中医内病外治理论,从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出发制作而成。中药香囊属中医外治法范畴,药物没有直接接触人体,主要通过血管、神经和经络对机体起作用,基本无毒性反映,安全可靠。

近年来随着SARS病毒的流行,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人们深感病毒及其变异品种对人类和社会的危害。目前全球防治的重心仍是疫苗的接种预防,但由于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能力极强且相当频繁,加之个体免疫力不同,疫苗的保护率并不高[19]。中药香囊以清除体内病原体为目的,同时改善机体整体状态,特别是能通过调动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增强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具有毒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佩带方便的特点。其中药成分有抑制病毒复制、抗菌、调节免疫等功效,并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作用。因而具有更广泛优越性,展现了广阔的研究前景,可以广泛推广使用。特别是老人、小儿及亚健康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在季节性流感和流感大流行前期佩带香囊,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作用,可作为疫苗不足之处的补充。临床观察表明[20-21]其能明显降低发病率,缩短病程,减轻病情程度。但近年来文献对中药香囊的实验研究报道较少,对于中药香囊具体临床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的实验研究探讨。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

[2] Xu GY.Sialylsugar chains on cell surface in attacking process of influenza virus.Hua Xue Tong Bao.2000;63(6):31 -34.Chinese.徐桂云.糖链在流感病毒侵袭细胞中的作用[J].学通报,2000;63(6):31-34.

[3]鲍琳琳,孙惠惠,占玲俊等.甲型H1 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发病机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21(2):20-22.

[4]张玫.机体抗流感病毒免疫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J].黑龙江医药,2010,3(23):373-376.

[5]罗藏成立.预防甲型流感的药物一藏药香囊介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4:9.

[6]怀旭,沈嵩,石宁.地面模拟失重状态对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分泌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2,7(7)7:887-890.

[7]王东方,干祖望,王宁皎等。慢性鼻炎鼻分泌物SIgA含量与气虚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7(4):161-162.

[8]王延华,李官成.抗体理论与技术[M].京;科学出版社,2009:39.

[9]孟庆志,张权,程明亮,.苗药香囊对小鼠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6(3):178-181.

[10]吴葆德,何馥贞,孙朝琪,等.防感香囊的临床与药理研究[J].中医杂志,1991,3:42-43.

[11]卢芳国,田道法,朱应武,等.麻杏甘石汤加味方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5,33(2):6-37.

[12]王湘茗,纪战尚,张仲源.佩戴“防感香囊”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4.8(13)4:7.

[13]刘龙,岳小强,王丽娜,.防感香囊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其免疫调节机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10(8):949-953.

[14]夏以琳,汤玉妹,陈悦.防感散对呼吸道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2(8):91.

[15]罗超坤.广藿香水提物的抗菌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5,28(8):700-701.

[16]张金超,陈瑶,杨梦苏,等.广藿香生药、化学及药理学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6;37(5):786-790.

[17]魏道智,宁书菊,林文雄.佩兰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82-1783.

[18]许晓莉.“治未病”思想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中的应用探讨[J].中医儿科杂志,2010,6(3):23-24.

[19]段艳菊,孔繁智.中药抗流感病毒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09,8(44)8:615-617.

[20]王信利.防感香囊佐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8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3):188.

[21]沈微,陈华.香佩疗法预防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105-106.

猜你喜欢

香囊流感病毒机体
丁型流感病毒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及研究进展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滨蒿总黄酮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略说民俗文物香囊
TREASURE TRAIL
邓俊峰作品选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中美科学家发现猪流感病毒H1N1已传播给狗 重组成新病毒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