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3-01-25王宝珍
王宝珍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湖北 鄂州 436000
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王宝珍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湖北 鄂州 43600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射频热凝消融术病人的护理。方法: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指导。结果:30例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后,26例取得较好效果,3例效果不明显,1例无效。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射频热凝;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变性,纤维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综合征,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发病率及致残率较高。临床上追求安全、有效 、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的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点之一。本科于2011年开始采用射频微创介入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男19例,女11例;年龄35~65岁;病程6~10年,患者经MRI或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为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下肢放射性疼痛,部分有不同程度腰部活动受限,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其中L3-L4椎间隙有6例,L4-L5椎间隙有16例,L5—S1有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反复发作。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术前多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原理、大致过程、效果及安全性。作为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让患者了解该治疗的优越性:整个治疗过程不用局麻药、镇痛药,不注射激素和抗生素,只是一个物理过程,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在CT指引下准确定位;阻抗测定,精确的分辨出针尖位置是什么组织,能精确的分辨出髓核、纤维环、骨性组织、神经、血管组织等;温度可任意调节。通过以上详细的介绍,减轻或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解除焦虑、恐惧、抑郁情绪,由被动变为主动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术前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尿常规、心电图。清洁备皮区域皮肤及健侧下肢小腿皮肤,便于粘贴电极板。过度紧张者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拉0.1g以达到镇静目的。
2.1.3 排便指导 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治疗后卧床的需要。多食高纤维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以免便秘引起椎管内压力增高,下床大便时,应戴腰围,以卧床休息为主。
2.2 术中护理
2.2.1 患者进入CT室后给予安慰、关心,消除紧张情绪,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心电监护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腰部垫软枕,四肢处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好卧位,按常规消毒、铺巾,确保手术在严密的无菌操作下进行,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配合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MRI及CT等影像学资料在CT准确定位下,准备无菌物品,射频包、10cm射频针,常规消毒,从小关节内侧缘穿刺到侧隐窝,靠近神经根椎间盘压迫点0.5cm以内最好,判断不在蛛网膜下腔,并告知患者术中有麻、触电感应告诉医生。医生穿刺成功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避免损伤神经。测试完毕后根据医嘱进行连续射频热凝,温度从60℃开始一分钟,70℃一分钟,80℃一分钟,90℃3到5分钟,神经根不会产生不可逆损伤,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及肌力情况,术毕按压针眼3~5min,敷帖覆盖针眼。
2.3 术后护理
2.3.1 患者术毕回房的护理 患者虽然是局部麻醉,但治疗时穿刺针多穿过硬脊膜,应嘱绝对卧床休息6h,以减少脑脊液外漏,避免头痛、头晕的发生。并嘱患者术后尽量卧床休息3天,笫3天戴腰围下床活动。
2.3.2 穿刺部位的护理 术后用无菌敷料包扎穿刺点,一周内尽量不要洗澡,防止针眼处感染;观察敷料有无渗湿,局部穿刺点及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局部炎症反应;注意观察下肢活动情况、腰痛程度及生命体征,如有异常予及时处理。2~3天后撤去敷料即可。
2.3.3 饮食护理 术后饮食无特殊禁忌,术后即可进食,多食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3.4 微创治疗后配合理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局部水肿消退,解善神经供血,松弛肌肉痉挛,解除疼痛。2.3.5 并发症的预防 椎间盘炎:一般认为术后椎间盘炎的发生有3种学说: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及自身免疫激活。治疗以应用抗生素、激素、制动为主。脑脊液外漏引发的头痛:去枕平卧,可头高脚低位,以减少脑脊液对局部产生的压力;局部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也可弹力腰围局部加压固定;可使用在脑脊液中浓度分布较高的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适当的营养支持,病程较长者要注意电解质紊乱的预防。
3 健康指导
3.1 功能锻炼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患者认识到好的疗效不仅来自手术,术后的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指导如何功能锻炼。①直腿抬高:术后第1天即开始,患者仰卧,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下肢交替直腿抬高,由30度开始,逐日加大至90度,各重复10次。可以主动、被动交替进行。主要防止神经根粘连;②抬下肢:俯卧,身体自然放松,两下肢伸直,先抬健侧下肢3~5s,再抬患侧下肢3~5s,重复5次,此为适当的腰背肌功能训练,锻炼的动作幅度、力度、次数、时间应根绝患者的年龄、体力的不同而不同。
3.2 康复计划 1~3天,睡硬板床;绝对卧床休息6h,选择适当的卧床姿势,使腰部充分休息;尽量减少活动范围;坐立行走时加用腰围。4天~2周,避免长时间坐立,一次坐立时间在15分钟之内;可进行轻微腰部伸展运动;严禁提举物品;部分患者2周后恢复轻体力工作。3~4周,腰背部及腹肌锻炼(飞燕点水、仰卧架桥、交替腿屈伸);步行锻炼,可根据情况爬一定坡度;游泳锻炼(每周三次,15~30分钟。)多数患者可恢复轻体力工作。6~12周,经循序渐进的腰背肌锻炼,部分患者可恢复重体力劳动。
4 体会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目前很多,大致有保守、微创以及手术等多种方法。微创介入治疗具有损伤小、安全以及费用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医生的重视和接受,神经系统专用射频所独具的神经系统的精确鉴别和刺激功能,能测到治疗范围1cm内的神经,并精确到分辨出运动神经还是感觉神经,其准确度可想而知。本设备所独具有的阻抗显示功能,能分辨出髓核纤维环、钙化点,骨质和血管,并用音调和数字准确显示,确保了治疗的准确和安全。射频仪可任意调节温度,误差在2摄氏度以下,确保了治疗前后的安全,不感染,不存在热损伤,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将射频电流直接作用于突出部位,消融部分髓核组织,而达到对椎间盘周围组织神经根、动脉、脊髓等的减压目的,以消除和缓解临床症状。微创手术后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否到位,特别是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将直接关系到病员康复。通过术后制定正确有效的康复锻炼计划并指导督促患者认真执行是术后护理的重点,而向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术后必不可少的。通过切实有效的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全面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R473.6
A
1007-8517(2013)03-0133-02
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