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78例疗效分析
2013-01-25邢天柱
严 林 邢天柱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78例疗效分析
严 林 邢天柱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总结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经验。方法:我院骨科自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以来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患者78例。结果:78例患者均在8~10周内愈合,无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及功能障碍。结论: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髌骨骨折;手术治疗;克氏针张力带钢丝
髌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治疗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手术治疗方法众多,尤以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应用广泛。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以来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患者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男性59例,女性19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9岁,均为横形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36例,开放性骨折8例。
1.2 手术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仰卧位,取髌前正中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充分显露骨折块,直视下彻底清除清理骨折端及关节腔血块及碎骨块,并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将翻入的骨膜及髌前组织复回髌骨表面,在屈膝10°位下,对横行骨折,自远折端骨折面,逆行穿出两根直径1.5mm的克氏针,正位上两针各在髌骨中外1/3与中内1/3交界处,在侧位,针穿过髌骨前后面中点,针自髌腱两侧穿出,至针尾与骨折面相平时,将髌骨骨折复位,用两把特制的大巾钳(或用巾钳)在髌骨两侧上、下夹持,暂时固定。手指通过扩张部裂隙,伸入关节腔内,触摸髌骨关节面平整后,把克氏针穿入近折端,自股四头肌腱穿出。剪断针尾,使针在髌骨上下极各露出0.5cm,于上极将针端折弯成90°,然后将弯针自前向后转180°,靠近髌骨上极骨皮质,以防针向下滑出。用18号钢丝自克氏针一端后面,绕过髌骨前面,再经同一针的另一端后面,绕至髌前拉紧,在髌上极扭紧打结。另一针用同样方法固定。缝合髌前组织及扩张部,在手术台上屈膝90°,检查固定效果。对粉碎性骨折,不切开股四头肌腱在髌骨表面的延续部,以免骨折块分离。将粉碎骨折块复位用克氏针临时贯穿固定,使粉碎性骨折变成为上、下两大块,再同上述横行骨折一样,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此时可拔除临时固定针,如估计拔针后碎块不稳定,也可保留该针,同时加钢丝固定。如系左右的粉碎性骨折或改良张力带钢丝固定后,左右方向仍有不稳定者,根据骨折情况,可于内或外,或内外同时斜行打入克氏针固定,也可于两纵行克氏针尾间加横绕钢丝固定,缝合切口,包扎。
1.3 术后处理 术后当天即可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2~3天后膝关节适当做屈伸锻炼,1周左右应用CPM锻炼,开始角度不宜过大,可从30°开始,以后逐渐增大,2~3周后可扶拐下床活动,6~12个月后再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
2 结果
78例均获6~12个月随访,无伤口感染、骨折端再移位、疼痛及断丝等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70例,良8例;优良率达100%。
3 讨论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1.65%[1]。近年髌骨骨折内固定的方法较多,如贯穿固定法、髌骨周缘环形缝扎、拉力螺丝钉和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法、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等,但这些方法对保持骨折块的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应用更加广泛,尤其适用于横断形髌骨骨折、部分粉碎性骨折及膝关节前方软组织闭合性损伤较轻者。严重粉碎骨折、髌骨前方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瘀血重者需直视下缝合修复髌腱者不适应本法。我们认为采用改良张力带固定具有以下优点:①可以免除髌骨切除,保留完整的髌股关节;如果髌骨切除后就缩短了股四头肌力臂,伸膝关节障碍,同时也会损伤关节和韧带。②能使骨折块向中心聚集复位,同时也能使骨折块克服股四头肌收缩或屈膝的分离力,内固定牢固,可以防止髌骨再移位,这是单纯髌骨环扎或以往张力带固定所不能达到的效果。③该方法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从而有效地避免股四头肌萎缩和膝关节僵直,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髌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复位的良好与否关系到手术后的功能恢复,同时由于骨折的不规则,增加了复位的困难。要想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牢固的内固定和正确的早期功能锻炼缺一不可[2]。
总之,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法对于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显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实用性强,费用低廉,可早期功能锻炼,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辅助等优点,确实是治疗髌骨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48
[2]张东连,刘延友.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82例体会.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5):553。
R683.42
A
1007-8517(2013)03-0070-01
201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