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施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86例临床观察
2013-01-25王惠
王 惠
(河北满城县医院,河北 保定 072150)
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头风”、“脑风”、“偏头风”等范畴,主要症状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发作,呈跳痛或胀痛,痛有定处,缠绵难愈等特点,多见于青壮年。笔者多年来采用针药并施的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总结两年来针药并施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86例,其中男10例,女76例,年龄30岁左右居多,病程以3~5年居多。脑电图检查的46例中,正常40例,其余未见明显异常或轻度异常。脑血流图检查40例均未见异常,并除外颅内炎症、占位病变和脑外伤引起的头痛。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头痛协会(HIS)关于偏头痛的诊断标准(2004)[1](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偏头痛):(1)反复发作性血管搏动剧烈头痛,间歇如常;(2)发作前可伴有或不伴有先兆症状,有先兆的可表现为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皮层功能障碍,先兆症状如眩晕、耳鸣、复视等;(3)部分病人伴恶心呕吐、闪光、暗点等视觉先兆;(4)除外脑血管病、脑外伤、癫痫等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疗法
主穴:风池穴,用指切进针法以28号2~3寸毫针缓进,向对侧眼角斜刺,得气后小幅度提插捻转泻法使针感传至同侧顶骨结节,可迅速止痛。配伍:足临泣,进针法同上,局部取穴,丝竹穴透率谷,太阳穴、头维穴,顺序要求不严,以上诸穴用快速进针,少捻转、多提插,中等刺激,针深 0.5~0.8寸,留针半小时。第1周每天1次,1周后以及第2疗程开始均为隔日针刺1次。
2.2 中药方剂
给予自拟祛风止痛汤治疗:川芎、白芍、藁本、葛根、白芷各 15g,牛膝 10g,细辛 3g,蜈蚣 2条(研冲),全虫3g(研冲),甘草6g。瘀血甚加桃仁12g、红花10g,呕吐加清半夏10g,挟痰加胆南星10g,风寒诱发加桂枝10g、葱白3段,失眠加夜交藤30g、琥珀1.5g(冲服),前额及眉棱骨痛加升麻12g,太阳穴痛加柴胡12g、黄芩10g,枕骨及顶部痛加羌活12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
2.2 治疗疗程
10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2]
痊愈:头痛等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观察半年无复发者;显效:头痛症状明显减轻,发作频率减少至发作前50%以上;有效:发作减少,发作频率减少至治疗前20% ~50%;无效:头痛症状无明显减轻。
3.2 效果
笔者共治疗86例,其中痊愈6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
4 讨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多属中医学“头痛”、“头风”、“偏正头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之气血清气都上汇于头。若外邪入侵,致气机阻滞,脑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清浊相干,发为头痛。从疼痛部位而论,多因头部两侧肝胆少阳经气不利而致。风池穴乃风邪蓄积之所,为治疗头痛尤其是少阳头痛的第一要穴。足临泣为胆经输穴,足少阳胆经主要穴位之一,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丝竹空属手少阳三焦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安神之功效。率古为足太阳、少阳之交会穴,主治偏头痛、目眩、耳鸣。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为治疗头痛、偏头痛等疾病的要穴。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为胃经提供头部气血上供的重要穴位。针刺诸穴具有较好的祛风止痛、疏通气血之功。中药汤剂中,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化瘀通络,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诸药直达病所;白芍缓解挛急,敛阴和营,养血祛风;葛根举清阳、润脑络;白芷祛风止痛,为治疗前额痛要药;藁本、细辛祛风散寒湿;牛膝降浊气;蜈蚣、全虫善搜风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针药合用共奏祛风、通络、止痛之功。
[1] Headache Classific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Headache Disorders(2nded)[J].Cephalalgia,2004,24(suppl 1):1.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