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的防制
2013-01-25曹玉杰
王 宁 曹玉杰
(辽宁省建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平 122400)
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的防制
王 宁 曹玉杰
(辽宁省建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平 122400)
近年来,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严重制约着规模猪场的健康发展。该类疫病主要表现为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干尸化、产仔少、产弱仔、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相关的传染病包括了猪瘟、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布鲁氏杆菌病、衣原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
1 繁殖障碍性传染病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该病又称猪蓝耳病,1月龄内仔猪和母猪最易感。症状:怀孕母猪表现为嗜睡、厌食、发热,皮肤斑状发红、发绀,多在妊娠后期(105~112 d)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体温升高至40 ℃~41℃,食欲减退或拒食,耳根、耳尖发绀呈蓝紫色,腹泻,后肢麻痹,眼睑肿胀,脱水,消瘦。患猪后期出现神经症状,衰竭死亡。仔猪呼吸困难,耳尖、耳根发绀,呈蓝紫色,体温升高、腹泻、消瘦。
1.2 猪伪狂犬病
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呈地方流行。特征为仔猪出现发热和神经症状,死亡率高。母猪隐性感染,发病早期多以怀孕母猪流产、死胎为先兆,母猪表现打喷嚏、咳嗽、厌食、便秘、惊厥、呕吐、流涎,母猪可产下弱仔,但多数短期内死亡。接着2周龄以内仔猪大量发病和死亡,呈现脑脊髓炎和败血症。哺乳仔猪和断乳仔猪症状严重,病初体温升高至41 ℃~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呕吐、腹泻。后期可见神经症状,如兴奋不安、肌肉震颤、痉挛、麻痹、卧地四肢呈游泳状,最后衰竭死亡,死亡率高达100%。
1.3 猪细小病毒病
本病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主要危害初产母猪,但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经产母猪感染后通常不出现繁殖障碍,孕猪在怀孕前期被感染(妊娠70 d以内)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木乃伊或胎儿被吸收。母猪在怀孕后期(妊娠70 d后)被感染时,大多数胎儿能存活,且外观正常,但仔猪可长期带毒和排毒。本病还可引起发情不正常,久配不孕,对公猪的受精率和性欲没有明显影响。
1.4 猪瘟
孕猪表现嗜睡、厌食、发热、结膜炎、呕吐、呼吸困难、红斑、发绀、腹泻、共济失调、抽搐。部分仔猪表现呼吸迫促、震颤、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流产的胎儿水肿、腹水、体表有小出血点、小脑发育不全。病死仔猪可见脾脏出血性梗死,有时淋巴结周边出血,肾脏表面和膀胱粘膜有出血点。
1.5 日本乙型脑炎
本病以蚊子为传播媒介,有明显的季节性,以7~9月份多发,6月龄猪多发,感染率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本病的特征为:仔猪脑炎,怀孕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公猪睾丸肿大、发炎。病猪体温升高至40 ℃~41℃,精神沉郁,眼结膜潮红,食欲减退,渴欲增加,嗜睡,粪便干燥,尿液深黄。有的病猪有磨牙、抽搐、盲目冲撞、关节肿痛、跛行、后肢麻痹等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患病临床无症状,只表现流产、死胎、木乃伊,有的仔猪出生后数天痉挛死亡,母猪流产后对继续繁殖无影响。
2 防制措施
2.1 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只能依靠检疫、隔离、封锁、消毒等综合性预防措施。引进的猪只应隔离检疫8周,确定无病方可混群。改进猪舍环境,保证通风良好,光照、温度适宜,保持猪舍、饲养用具的清洁卫生,降低饲养密度。消灭猪场内的鼠类和防止野鸟入内。
2.2 猪伪狂犬病
坚持自繁自养,对引进猪必须检疫、隔离和观察,对感染猪场应采取净化措施,全群淘汰或淘汰阳性猪。猪场严格灭鼠,控制鸟类、犬猫等动物进入。搞好卫生消毒工作,猪粪尿发酵处理。免疫接种用伪狂犬病活疫苗,妊娠母猪分娩前3~4周注苗,无母源抗体的仔猪在生后1周注苗,断乳后再注苗。
2.3 猪细小病毒病
种猪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准许引进,本病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免疫接种,在母猪配种前2个月左右注射灭活疫苗。
2.4 猪瘟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圈的卫生环境,定期消毒,坚持“自繁自养”,加强检疫。
2.5 日本乙型脑炎
坚持防蚊灭蚊和免疫接种,另外还应消灭蝙蝠或控制其进入猪舍。在本病流行地区,在蚊子开始活动的前1个月对4月龄至2岁的公、母猪注射乙型脑炎弱毒疫苗,第1年以两周的间隔注射2次,以后每年注射1次。
总之,为预防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要搞好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加强检疫、坚持防蚊灭鼠等工作;并及时进行免疫接种,才能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