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3-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2期
关键词:换羽产蛋鸡产蛋率

李 艳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镇沅 666500)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李 艳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镇沅 666500)

饲养管理合理化在整个产蛋期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因一些因素的影响,使鸡的产蛋性能得不到发挥,造成鸡产蛋率下降。本文通过给产蛋鸡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日常管理和季节管理,可以提高鸡群的产蛋量及蛋的品质,降低料重比和死亡、淘汰率。

1 适时转群

采用阶段式饲养管理的鸡只都存在着育成鸡的转群问题,转群时期也直接影响到鸡只的终身产蛋量。生产上适宜转群期为开产前的2~3周,这样才有利于鸡只进入产蛋鸡舍后逐渐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以利产蛋。为减少应激,夏季转群时宜在天气凉爽的早晚进行;大鸡场可在抓鸡前于饮水中加入镇静剂,若抓鸡时鸡只极度紧张而出现“蓝冠”病,可采用抗生素治疗;转群时还要根据鸡只发育情况将发育早的、中等的、迟的进行分类集中饲养。在转群时还应淘汰跛脚、瘦弱的鸡只。

2 日常管理

2.1 日常观察

鸡群的吃食、饮水、精神状态、粪便的颜色和形状等。若采食少,饮水增加往往是发病的征兆,应及时隔离观察;鸡群剩料余水很可能是饲料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改善;若出现茶褐色的粘便一般是由盲肠排出并非疾病所致,绿色的痢粪是消化不良、中毒或新城疫所致,红色或肉色的粪便一般是蛔虫或绦虫所致,要寻找病因对症处理。

2.2 减少应激

维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尽量减少应激。要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每天的工作程序不要轻易变动。饲养员应穿固定工作服,闲杂人员不得进入鸡舍;进出鸡舍或运动场要注意关门,防止鸡只离圈或串群;夜间严禁用强光照射鸡群;堵塞鸡舍的鼠洞,定期灭鼠;严禁在鸡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鸡舍。

2.3 鸡舍环境温度湿度

产蛋鸡的最佳环境温度为13℃~20℃。其中,以13℃~16℃时产蛋率最高。实践证明,低温季节,舍温保持在5℃以上,并不明显影响产蛋率和蛋重;保持5℃~13℃的低舍温环境,不利于细菌繁殖,不易污染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但耗料稍微有所增加;相反,在24℃以上的高温环境中,蛋重开始下降,若高于27℃,产蛋量和蛋重均下降。鸡舍内的湿度以60%~70%为宜。另外,鸡舍通风要良好、空气要新鲜,其中氨气的浓度应在10 mg/kg以下,CO2不超过0.15%,硫化氢的浓度不超过10 mg/kg。通风时应防穿堂风的影响。

2.4 光照时间和强度

光照管理必须恪守只能增加光照而不能中途降低光照的基本原则。开产时,每日应起码有10~12 h的光照时间,以后逐渐增加,且最高只能达17 h。从光照强度来看,预产期应为每平方米2~3 W,产蛋高峰期应为每平方米3 W。产蛋高峰结束产蛋率滑到50%时,光照时间控制在17 h,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 W,一直维持到鸡群淘汰。

2.5 淘汰低产鸡,适时限制饲养,防止饲料浪费

在生产中要选择高产节粮的蛋鸡品系,及时淘汰低产鸡、病弱鸡、伤残鸡、恶癖鸡,可以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应使用全价饲料,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料槽结构合理,添喂量不可过多,一般为槽高的1/3,每只鸡应有10~15cm的采食槽位;当产蛋高峰过后2周,产蛋率明显下降后,应降低9%以下的饲料喂量。限饲要灵活掌握,根据产蛋标准曲线进行判别,如果限饲3~4 d后,产蛋率平稳下降,就可以继续使用下去;否则,就应及时恢复以前的饲料喂量,过一段时间后继续尝试。

2.6 注意补充钙质和沙砾,搞好卫生防疫

若饲料中的钙不足,蛋鸡就会利用骨骼、肌肉中的钙而发生疲劳综合症。因此,在开产前10 d,或发现第1枚鸡蛋时,应将饲料中的含钙量由1%提高到2%;当鸡群产蛋率达到5%时,饲料含钙量要提高到5%。补饲沙砾可以帮助鸡只磨碎食物,促进肌胃的消化机能,防止消化不良,笼养和网上养育的蛋鸡,一般从8周龄开始补饲沙砾,可采用直径3 mm以下的干净河沙,装在吊桶内任鸡自由采食;全垫料平养的蛋鸡,可在墙角堆积沙砾,任蛋鸡沙浴和采食。产蛋期蛋鸡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疾病,在生产中应提前搞好疫苗接种并加强消毒。墙壁消毒可使用2%~3%的烧碱水,地面消毒可使用2%~4%的来苏儿,用具消毒可使用0.1%的新洁尔灭,带鸡空气消毒可使用0.2%~0.5%的过氧乙酸、0.5%~1%的菌毒清、1%~3%的复合碘溶液等。

3 强制换羽

换羽是鸡只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缩短换羽时间,换羽后的产蛋也较整齐,蛋的质量也好。一般是在母鸡产蛋12~14月后,或当鸡的产蛋率下降到30%左右时开始进行。在生产实践中多采用断水断料的畜牧学方法,即只要断水1~2 d,断料3~4 d,光照时间由16h减至每日8h,使鸡只的生活条件突然改变,造成营养供应不济,就会引起换羽。实行强制换羽的鸡群必须健康,产蛋正常。开始强制换羽的前一周应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并淘汰过分瘦弱的鸡只。

4 季节管理要求

4.1 春季

由于气温升高、光照增长,是产蛋旺季,也是孵化季节。一定要保证各种营养物质充足,饲料、饮水充分,并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同时要勤捡蛋,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注意经常性的消毒防病工作。

4.2 夏季

要注意降温防暑。日粮中可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需要量加以提高,同时降低能量浓度。蛋白质含量比平常高1%~2%,即16%~18%以上;应减少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用量一般不超过50%~55%。可在日粮中加入新鲜青草或青菜,其用量不超过30%~50%,这样既可替代多种维生素,又可起到防暑祛病,增进食欲的作用。日粮中钙磷比例要适当,一般钙的含量应调整为3.8%。

4.3 秋季

若不强制换羽,在管理上应该尽量推迟其换羽期,日粮不能突然变化,光照也要持续16h,绝不能在此时缩短光照。要做好接种、驱虫以及各种预防消毒工作。

4.4 冬季

由于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鸡只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尽可能提供产蛋最佳温度,要使舍温不低于10℃,同时用人工光照补足到产蛋所需的光照时间。日粮中可增加能量浓度。

[1] 付兴周.产蛋鸡的管理技术要点[J].畜牧与兽医,2005,(7):10.

[2] 刘作福,王金英.产蛋鸡的饲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4):15.

猜你喜欢

换羽产蛋鸡产蛋率
傲娇“天鹅”换羽归来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及预防
产蛋鸡猝死症防治分析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
蛋鸡饲料添砂效果好
产蛋鸡猝死症发生原因和防治
换羽新生当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