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情致因素及相关治疗

2013-01-24李晨钰指导戴雁彦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情志原发性

李晨钰 指导:戴雁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认识

原发性高血压病(以下简称“高血压”)属于西医学名词,中医历代古籍文献中无“高血压”病名,对其诊断目前大多依据主要临床表现,如头晕、头胀痛、耳鸣等症状,将其纳入“眩晕”、“头痛”、“风眩”等相关疾病范畴。有关眩晕的记载历朝历代有很多,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五邪》曰:“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汉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对眩晕的认识,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眩”、“目眩”、“冒眩”、“头眩”、“身为振振摇”、“振振欲擗地”等描述,而“头眩”即头晕目眩,是眩晕的最早名称。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最早提出了“眩晕”的名称,并有病症“晕眩”的记载;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则最早把“眩晕”作为本病正名记载,并对其概念予以明确的论述:“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等等[1]。这些论述都为高血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

情志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病关系密切

高血压的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饮食、运动等,高血压的发病与情志因素亦密切相关。中医学将情志归纳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变化。传统医学理论认为七情过激,或长期不得缓解,会造成脏腑阴阳平衡失调。七情所感,脏气内伤,生涎结饮,随气上逆,可令人眩晕[2]。如宋·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七·眩晕证治》中曰:“喜怒忧思,致脏气不行,郁而生涎,涎结为饮,随气上厥,伏留阳经,亦令人眩晕呕吐,眉目疼痛,眼不得开。”长期而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体气机失调,代谢功能紊乱,甚至直接伤及内脏。《内经》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如思虑过度,伤及脾胃,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能化生,以致心失所养,出现神志异常的表现。恼怒伤肝,肝失疏泄,血随气逆而引起头痛、眩晕,甚则中风。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火热上扰清窍,致使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3]。西医学研究表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4]。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可导致机体反复出现应激状态,长此以往,机体对应激状态反应增强,大脑皮质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平衡失调[5],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其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增多[6],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多,引起血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相关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中A型行为者占79.5%,而健康对照组仅占42.2%。并且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受损程度比非A型者要严重[7]。所谓A型行为者,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有过分的抱负、快节奏、好争辩、好冲动、固执、急躁等,与中医学“阳亢体质”者有类似之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A型行为者多见,而矫正与否可对降压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8]。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高血压的发病与情志有关。杨庆辉等人在一项以降压药物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实验中发现,实验组血压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证明精神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9]。

针对情志因素导致的高血压可采取的相关中医药治疗

1.从肝论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厥阴风木之脏,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有调理气机、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不良精神刺激均可使肝失条达,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气郁血逆可使血压陡升。肝气郁滞,横克脾土,脾虚聚湿生痰,肝气夹痰上冲,痰气交,气血逆乱亦可导致血压升高。肝气郁滞,郁久化热,肝火亢盛,可使肝阴暗耗。由于肝肾同源,肝阴耗损后致肝肾阴虚,相火用事,亦可鼓动血脉见血压升高。蔡光先等人认为,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的证候[10]。由此可见,在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上当首先考虑从肝论治。其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疏肝理气法:症见心烦,失眠,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头痛,眩晕,两胁胀痛,善太息,嗳气频频,耳鸣,口苦。舌苔薄腻,脉弦数有力。证属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气郁血逆。方用柴胡疏肝汤(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加减治疗。胁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血压高头痛甚者加代赭石、珍珠母、生龙齿、生龙骨、生牡蛎;兼热证者加黄芩、苦丁茶;恶心者加半夏、竹茹。临床中朱钦[11]等人以疏肝和血为原则组成基本方,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3例,显效51例,有效6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5.7%。王彩路[12]等人采用疏肝解郁法,以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原发性高血压36例,总有效率77.78%。廖展梅[13]等人以疏肝活血法治疗中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66例,总有效率86.36%。

(2)清肝泻火法:患者多为青壮年,急躁易怒,头痛如裂,怒则加重,面目红赤,口干口苦,喜冷饮,溲黄便秘。舌绛红,苔薄黄,脉弦有力。证属肝郁化火、上扰清窍。方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加生石决明、牛膝、菊花、夏枯草、鲜芦荟、熟大黄清肝泻火、釜底抽薪。血压回降后加用滋肾凉肝之品可收全功。若肝火郁久,肝气太过,致使肝风内动,症见烦躁易怒,血压骤升,肢体颤动,搏动性头痛,视物模糊,心悸,口干,夜寐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可使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加减。李运伦[14]认为,高血压患者脏腑功能失调、心肝火旺、热毒内生是其基本病机,故在临床中应该使用清肝泻火之法。临床研究表明,使用清肝火、泄心火的方药治疗高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如赵秀琴[15]等人用清肝泻火法治疗高血压64例,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再如戴勤芳[16]等人研究清肝降压胶囊的临床疗效时结果显示,使用清肝降压胶囊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5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0%。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宏献[17]研究认为,天麻钩藤饮在治疗肝阳上亢证型的高血压中有着很好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76.7%。

2.从脾论治。

情志因素对脾胃的影响不可忽视,脾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喜燥而恶湿,主四肢肌肉,若思虑伤脾,或因怒肝气太过,横逆犯脾,导致脾胃运化无力,水谷不化,酿生痰湿,痰湿随气机上逆,扰乱清窍,引起血压升高,故可见眩晕等症;若痰湿阻碍经络,血脉不通,气血运行失常,痰气交杂,同样可以使血压升高。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脾论治高血压,主要以健脾祛痰法为主。

患者多见头晕头胀,甚至头重如裹,腹胀,伴有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或黏滞不爽,乏力,困倦,舌淡胖,苔腻,脉滑。证属脾虚痰阻,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生姜、大枣等)加菖蒲等药物健脾化痰祛湿。王锁欣[18]研究认为,本方在缓解血压、改善症状和稳定疗效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在西药降压药的平均用量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宁廷伟[19]临床研究显示,归脾汤在更年期高血压的治疗中疗效明显,在使用归脾汤治疗的102例更年期高血压人中,痊愈(症状改善,血压正常)56例,好转(症状部分改善,血压正常)23例,显效(部分症状改善,血压仍高,需配合降压药血压方可下降)19例;无效4例(症状改善不明显,血压仍需降压药维持,服药10余剂后即停止中药治疗),有效率为96%。

3.从心论治。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情志不调,首先侵犯心脏,心气亏虚,血脉推动无力,前期气滞血瘀;后期瘀而化热,热邪伤阴,又可致阴虚血阻,晚期气阴两虚,气不帅血致气虚血瘀,阳虚血凝等。病情发展始终贯穿着产生血瘀的因素。因此说心主血脉异常为高血压的病理病机之一。可见,高血压的治疗也当注重从心论治,治以活血化瘀。

患者多可见头晕头痛,多为刺痛,伴有心悸,胸闷、胸痛、失眠多梦、健忘、肢体麻木,舌暗红,有瘀斑,脉涩。证属血瘀。可用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熟地黄、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加减,可酌情使用丹参、三七、鬼箭羽等。临床上,郭维琴[20]认为高血压病情发展中始终贯穿着产生瘀血的因素,故在治疗中适当加入活血化瘀对治疗是有益的。王保星[21]等人研究显示,在给治疗组常规控制血压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的冠心Ⅱ号方(北京西苑医院验方,处方:红花、赤芍、丹参、川芎各15g,降香12g)后,总有效率达到57%。

4.从肾论治。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百病由生。若情志内伤,惊恐伤肾,或七情伤肝,肝失条达,因肝肾同源,也可导致肾气不足。肾虚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阳上亢,上犯清窍,则致眩晕、头痛,血压升高。肾气亏虚也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面,清气不升发为眩晕。肾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心肾不交,致使心气亏虚,心气虚血脉推动无力,血行迟缓则生瘀血,瘀血内阻,气血不畅,清窍失养便发眩晕头痛。故高血压也可从肾论治。

患者一般除了有头晕目眩以外,也可伴有耳鸣、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形寒肢冷、舌质淡、脉细无力等症状,证属肾气不足。可用金匮肾气丸(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或杞菊地黄丸(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化裁,可加用龙骨、牡蛎、磁石等重镇之品安神定惊。丁碧云[22]认为治疗应当重视肾脏在高血压中的重要影响,高血压当重视补肾。门靖涫[23]等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补肾的方法治疗肾虚型高血压,显效(血压达正常血压范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半年内不用任何降压药而血压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37例,有效(血压达正常偏高标准或血压水平下降2级,临床症状部分改善)12例,无效(血压仍高,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达98%。

5.非药物中医疗法。

针对情志致病所致的高血压,除了必要的心理疏导、体育锻炼以及相关药物治疗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中医药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非药物治疗方面的优势,比如耳穴压豆、按摩推拿、穴位贴敷[24]等。徐晓春[25]等人在使用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其观察组和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和各因子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观察组在总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和躯体性焦虑因子分方面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些现代研究也表明[26],某些耳穴具有调节血压、纠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

情志因素作为中医学重要的致病病因,其失调可以引起全身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常,从而导致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各种疾病的发生,也可以使已有的疾病加重。中医学经过上千年的实践摸索,针对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总结出了一套循之有据、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当今世界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一步步加快,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人们不免要出现焦虑、抑郁乃至狂躁等情绪,这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但同时也给中医学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取长补短,将中医学的精髓不断发扬光大。

[1]陈娟.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18-21.

[2]韩学杰,朱妍,李成卫.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病因理论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8):6.

[3]项成刚,张艳,礼海.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4):356-357.

[4]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2-256.

[5]段书,肖晶,赵水平,等.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2):1065-1067.

[6]Goldstein DS,Lake CR.plasma norepinephrine and epinephrine level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Fed Proc,1984,43(1):57-62.

[7]杨菊贤.A型行为与冠心病高血压防治密切相关[J].中国临床医生,1999,27(11):13-14.

[8]李令华.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11-512.

[9]杨庆辉,温亮,刘倩倩,等.抗焦虑抑郁药物对高血压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3):234-237.

[10]蔡光先,朱克俭.高血压病证候及其转化规律研究[J].中医杂志,1999,8:492.

[11]朱钦,章建华,李新钟,等.疏肝和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3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7):32.

[12]王彩路,张焕鹏.舒肝解郁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7):419.

[13]廖展梅,黎裕朝.舒肝活血法治疗中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66例[J].江西中医药,2005,36(4):28-29.

[14]李运伦.清肝宁心泻火解毒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1):20-21.

[15]赵秀琴,赵惠君,孙毅.泻青丸加减治疗高血压病64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1996,1:15-16.

[16]戴勤芳,马丽红.清肝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3410-3414.

[17]王宏献.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38-340).

[18]王锁欣 .高血压病从脾论治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5,23(11):2100.

[19]宁廷伟 .归脾汤治疗更年期高血压102例[J].河南中医,2003,23(10):70-71.

[20]王亚红,王刚,肖文君.郭维琴教授从心论治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7):1487-1488.

[21]王保星.高血压从心论治12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126-127.

[22]丁碧云.从肾论治老年高血压病[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4):374-375.

[23]门靖涫,祁芳珍.高血压从肾论治50例[J].四川中医,2005,23(11):40-41.

[24]马春.中药贴敷穴位防治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154-155.

[25]徐晓春,郑求姣,高美娟,等.中医耳穴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焦虑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996-998.

[26]袁霞,邱春复.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J].江西中医药,2004,35(12):57.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情志原发性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我国高血压病的空间分布研究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