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2013-01-24王敏华杜凤娟黄玉梅
王敏华 杜凤娟 黄玉梅 陈 超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800)
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王敏华 杜凤娟 黄玉梅 陈 超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800)
评估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做好心理分析与护理。方法通过术前出室访视,广泛了解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问题,对患者中同类性质或共同特征的心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变通融汇,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解除或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达到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积极作用。
手术;焦虑;心理护理
手术是外科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无论是切除病变组织,还是矫形修补,对躯体都是一种创伤性治疗,对接受手术的患者也是一种较严重的心理刺激。为解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我院手术室对508例患者实施了术前及术后心理护理,广泛了解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方面,以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来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收到满意的效果。随访结果显示:需要率100%,满意率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患者508例,腹部手术327例,骨科手术126例,五官科手术40例,胸科手术15例,男性患者271例,女性患者237例,年龄13~70岁。
1.2 方法
调查所有508例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对患者最担心、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同类性质或共同特性的心理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
1.3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
无论手术多么重要,也无论手术大小,对患者来说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常常被人们视为人生的不幸。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心理负担比其他治疗都显得较为严重,焦虑是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据调查发现,不同的患者表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少年儿童害怕手术引起的疼痛;青壮年对手术的安全性、疗效、并发症、术后康复等问题感到不安;妇女常担心术后内分泌紊乱影响夫妻关系;老年人多为手术的费用,担心子女、亲属能否承受这一挫折,自己患病会给他们增加许多负担等。
有研究报道,术前紧张、焦虑程度与手术的效果及预后康复都有密切关系。具有中等程度焦虑的患者,术后心理反应及预后效果最好。而严重焦虑和很少焦虑的患者,术后心理和预后都较差。这是因为前者由于过强不良情绪引起机体应激反应所致,后者则由于过分依赖医师或手术,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即使手术出现正常的疼痛和不适,均会对他们构成强烈、难以忍受的刺激。
1.4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①做好术前准备:由于患者年龄、性别、性格、经历、宗教信仰、病种等不同,手术室护士术前一天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了解其焦虑、恐惧的原因所在,区别患者的心理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开导。为了使患者获得安全感,护士应向患者适当地介绍有关手术的知识。如手术的目的、意义、安全程度、注意事项、麻醉方式及手术中可能感到的不适等,让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消除疑虑,从心理上做好迎接手术的准备。此外,还须介绍手术如何应对紧张,术后如何防止疼痛及并发症的方法。如做腹部手术的患者,应教导患者如何进行腹部肌肉放松,讲明放松训练能减轻精神和肌肉的紧张,转移注意力,提高痛阈,增强术中和术后对疼痛的耐受性。对一些较大的手术,术前应训练患者如何咳嗽,如何呼吸,避免术后因怕伤口疼痛而不敢咳嗽而导致肺部并发症发生。对术后需要放置的各种导管(引流管、鼻饲管、导尿管)的患者,术前应向患者说明,使其术后不至于增加心理负担。总之术前使患者了解正常及异常情况,能减少忧虑,增强治疗信心,加速机体恢复过程。②做好家属工作:家属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他们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患者情绪。特别是尚未向患者宣布,但家属已知道的疾病,我们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劝解他们克服悲观情绪,希望他们鼓励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家属的安慰和鼓励有时能起到护士难以起到的作用,有助于患者克服焦虑、不安。③认真准备,迎接手术: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清洁整齐,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手术室内严禁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撞击声,以免给患者产生不良的反应。术中一旦发生意外,要沉者冷静,不可惊惶失措,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惧和紧张。
1.5 手术后患者的心理
患者术后由于伤口疼痛,身体虚弱,疲惫不堪而引起情绪烦躁,心境不佳。因为手术的刺激,常常强化了“患者角色”,患者出现心理退化现象,表现为对疼痛反应极为强烈,他们不敢咳嗽和深呼吸,甚至不敢移动身体。表现沉默寡言、表情冷淡、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手术效果是影响术后患者心理的主要因素,当患者从麻醉中醒来,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手术是否成功。但也有少数患者把术后不适感作为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主观臆想标准。由于对术后一些正常感受和反应没有正确的认识,反倒认为手术失败,从而产生沮丧心理。一些特殊手术的患者,术后心理问题比较多。如中年男性前列腺手术后,有可能引起性功能障碍和性心理障碍;女性乳房根治术后常引起抑郁;截肢、整容术后也容易出现挫折心理;颈部手术后可能出现失音和语言障碍。这些患者除上述心理异常外,还常常忧虑以后如何适应生活、工作,如何处理家庭关系。这类患者心理极度痛苦,如长期不能摆脱,就会产生缺陷心理。
1.6 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①及时告知手术的效果:患者回到病房或从麻醉中醒来,我们应以和蔼、亲切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知手术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耐几天切口的疼痛就恢复健康了。此外,我们还应当重复术前训练的方法,并告知患者适当的活动,给患者鼓励和支持,以免患者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1-3]。②减轻疼痛:患者术后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使用的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一个人的疼痛经验有关。术后患者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减轻疼痛。护士应理解患者的心理,及时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不适。国外临床心理学家认为,术后6h止痛效果最好。因此,护士要及时按医嘱给药,同时也可采取暗示疗法减轻其疼痛。③帮助患者克服抑郁情绪:根据手术患者的年龄、性格、体质的差异以及术前该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应主动给予不同的心理援助,可以通过患者的语言,体察他们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及时给予满足。对他们提出的一些疑问,应给予科学又通俗的解释,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疑虑,坚定其康复信念。对术后形成躯体缺陷者,应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尽可能减轻其焦虑、悲观情绪,采取各种方法,缓解其心理冲突,争取社会、家庭的支持、安抚。做好上述工作对改善这类患者的心理有重要意义。④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术后患者非常重视维护自己已有的治疗效果,极力避免节外生枝出现新的意外。我们应该在各项工作中应认真、细致、周到,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满足患者需要安全的心理,使之以积极的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
2 掌握交流技巧
随访中要做到:仪表仪态端正,语气态度温和,视线角度合适,回答问题恰当,取得患者的信任。在最近进行的患者焦虑自评测试的单项分析中显示,患者术前1d与手术室护士交谈后,焦虑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术后随访不但能及时了解患者术后心理状况,而且通过语言的交流安抚,对术后的康复起到促进的作用。
3 结 果
通过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来解除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情绪,受到了满意的效果。随访结果显示:需要率100%,满意率100%。
4 讨 论
随着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患者看病、住院、手术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迫切需要解释指导和安慰。作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须改变护理模式,从单纯的手术室内工作扩展至术前访问、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方面,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患者,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其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促进术后康复,充分体现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通过近四年的护理实践,我们开展的整体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使整个护理队伍素质得到提高,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的到了贯通,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
[1]蔡雄鑫.护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224-246.
[2]卫生部护理中心部.心理学与护理[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 1988:169-204.
[3]梁宝勇,王凡,文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其时间特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2):77.
R473.6
:B
:1671-8194(2013)07-03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