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3-01-24王淑懿
王淑懿
早产儿又称为未成熟儿, 指胎龄小于37周, 多数体重<2500 g, 身长<47 cm[1]。其特点是身高、体重、神经系统都比同龄儿落后, 这就使得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河南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针对6个月~1岁半第一次来康复孩子家长的问卷调查, 总结原因, 制定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自2012年1~6月期间本院康复科的早产儿家属40名, 患儿的年龄为6个月~1岁半, 平均年龄为1岁。男女比例2∶1, 家长年龄为22岁~3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29岁, 其中男性为20名, 女性为20名, 与患儿的关系分别为;爸爸和妈妈, 文化程度:初中~大学。
1. 2 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早产儿的认识:包括病因, 出生时发育情况, 第二部分:对早期干预的认识。
1. 3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由护士与患儿家属面对面完成问卷调查。不理解的予以讲解, 选择和用笔描述自己真实的想法。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采用百分率进行描述。
2 结果
发放问卷40份, 回收问卷40份, 有效回收率100%。
患儿家属早期主动干预依从性差的原因为:①盲目乐观:认为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就小, 所以落后予同龄儿是正常的。②缺少专业知识指导, 出院时医生嘱托满月后来康复, 家长忘记嘱托。③医护人员指导错误, 在传统的医疗教程对康复讲的很少, 导致医生对康复不接受。④经济问题由于监护室花费比较高, 有些家庭承担不起。⑤其他的因素家长放弃。
3 护理措施
早产儿已成为新生儿临床的重要问题, 我国新生儿发生率约8%, 发达国家为10%~12%, 早产儿各脏器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完善, 易发生一系列的问题, 早产儿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2], 因此医院社会应加大力度提高早产儿家长早期主动干预的依从性, 其措施如下:①医护人员要与时俱进, 学习更新新知识, 对早产儿的生理发育特点熟练掌握, 如早产儿生后4~6周复查眼底, 满月后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或部分中度患儿, 均应在2~3个月时来医院复查, 发现异常神经症状需继续住院治疗, 此时脑的可塑性较大, 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大, 药物治疗容易见效;6个月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低, 永久性脑病基本已形成, 药物治疗恐难以见效, 此时治疗手段将以早期干预和功能训练为主[3], 只有足够的理论知识, 丰富的经验才能提高患儿家属就医的依从性。②医护人员要随时做好早产儿家属早期干预的健康教育, 医院要在新生儿室谈话间设置展板, 应用生动的文字, 配合图片, 向家属展示孩子发育的标志性动作,在出院时要给早期干预复诊卡显示复诊的时间, 让家属交予孩子的妈妈, 妈妈最能细心的发现孩子的异常。③医院应该定期对早产儿进行电话随访, 随访人员与患儿家属交谈中突出孩子当前的发育水平, 给予肯定后指出孩子的落后在那里, 让家长通俗易懂的明白发育迟缓在那里, 增加了对医院康复的信任。④社会应该统筹一下早产儿早期干预的费用。一个早产儿在监护室的花费足把家庭的钱花的差不多了, 家长看着孩子能吃能喝, 眼神又机灵, 逗着知道笑, 觉得没必要再去医院花钱了, 等一岁多时看着自己的孩子走路那么软或者是脚尖走路害怕了, 到医院看时, 只有后悔, 早期干预地投入远比孩子确定脑瘫治疗后所花的费用少, 而效果强几百倍。⑤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 只要还有希望就要给孩子治疗, 不要轻易的放弃, 如果治疗了还有后遗症, 最起码不后悔。
4 讨论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证, 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早产是目前发现脑瘫的最主要因素之一[4]。早产儿治疗的关健时期是0~6月, 而家长由于存在以上的心理, 使得早期干预的依从性差, 导致脑瘫的发生率高,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提高, 致残率提高了, 做为医护工作应该尽到自己的能力提高早期干预的依从性, 让家长知道脑瘫的患儿主要影响运动发育落后, 可伴随或不伴随语言,听力障碍,智力损伤, 纠正他们错误的观点。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家庭的希望, 做为医护工作者对早产儿脑损伤应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而家长也应该尽自己的能力让孩子早期康复, 健康成长, 让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祖国强壮起来。
[1] 洪庆成,王薇.实用儿科新诊疗.第2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17.
[2] 王卫平.儿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79.
[3] 韩玉昆,杨于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04.
[4]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