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式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2013-01-24文艳林易海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3期
关键词:针尖止血带输液

文艳林 易海莲

(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广西 桂林 541001)

安全式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文艳林 易海莲

(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广西 桂林 541001)

目的探讨安全式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0例急诊患者进行安全式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效果。结果安全式静脉留置针为救治急诊患者赢得时间,提高输液安全性,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零。结论应用安全式静脉留置针,能减少重复穿刺,保护静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针刺伤,提高护理职业的安全性。

安全式静脉留置针;院前急救;临床应用;体会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非常重要,严重创伤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在最初30 min。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是保证急诊患者快速用药和输液的首要措施[1]。急诊患者的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病种多且病因复杂,急诊护士每天要面对病情复杂多变需要迅速处理的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的条件又没有院内完善。应用静脉留置针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是抢救成功的有效保障。我科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安全式留置针救治患者360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将安全式静脉留置针应用于360例急诊患者,其中男198例,女162例,最小1岁5个月,最大98岁,心跳呼吸骤停15例,宫外孕患者56例,前置胎盘患者16例,高热抽搐102例,溺水患者9例,车祸、刀伤33例,心肌梗死38例,脑血管意外68例,其他23例。

1.2 操作方法

1.2.1 选择穿刺部位

遵循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的原则,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瘢痕硬结、不完整的皮肤上穿刺,尽量选择前臂掌侧中间部位。

1.2.2 准备物品

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公司生产的20、22、24等型号安全式型留置针及透明敷料,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长度最短的导管[2],一般成人选择20GA和22GA、小儿选择24GA。其他物品同一般头皮钢针静脉输液法。

1.2.3 穿刺方法

患者取舒适卧位,在穿刺点的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8cmx8cm。应先旋转针芯,以避免无法将针芯抽出,用溶液将导管内空气驱出,去除针套,检视导管完整性。右手持针柄,使其针尖斜面朝上,并检视斜面及针尖至软管的部分,开始执行静脉穿刺技术,见到回血后,将导管送入静脉中,固定针柄,并轻压延长管之前端,轻巧地将针芯一次抽出,不可用力,具有保护的安全装置保护套自动锁住针尖,将取出之针芯丢入尖锐物品收集器中,连接输液管,检查输液情况,滴入顺畅无渗漏用3M透明敷料固定,按需调节滴速,注明穿刺时间,操作者姓名[3]。

2 结 果

360例急诊患者,应用安全式留置针穿刺成功率98.6%,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为零,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其中入院时有明显休克症状的124例患者,均在5min内建立静脉通道,迅速有效补充血容量和使用各种抢救药物,及时纠正休克,为进一步治疗和手术赢得时间。

3 体 会

3.1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关键。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内径较大,滴速可大于30mL/min,能能及时、准确、快速地按需给药。由于静脉留置针的可保留性及随时可使用状态,便于随时抢救和治疗,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使护理人员能利用时间做其他抢救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劳动负荷,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3.2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可有效提高输液安全性

急诊患者常躁动不安,院前急救上、下救护车及转运途中极易引起针头外脱,刺破静脉,液体外渗、堵管,导致输液不能顺利进行,甚至因此导致皮肤组织坏死。安全式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韧性大,无论患者怎样躁动,均不易刺破血管壁或滑出血管外,保证用药的顺利进行,保证输液的安全性。

3.3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可有效保障护理职业安全

随着国家卫生部对医疗质量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职业损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日益受到重视。院前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在为急危重患者静脉注射时,时间紧、工作量大,在患者不配合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针刺伤及直接遭受血液污染。使用带有针头保护系统的安全式静脉留置针,拔出时安全夹立即锁闭针尖,并无法复原,表面不留残血,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血液接触,同时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保障了护理职业的安全性。

3.4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应严格操作规程

牢固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情况[2]。在创伤、失血、疼痛、个体循环不良等造成的外周血管充盈不佳的情况下,可采用穿刺前扎止血带,用手轻轻摩擦皮肤,放松止血带片刻再扎止血带,使充盈不佳血管局部恢复充盈,送管后再松止血带,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和渗漏情况,如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应拔除留置针,并酌情处理;导管阻塞时,应拔管,不得用注射器推注或挤捏输液器,以免将凝固的血液推进血管内,防止阻塞。在进行封管时要采取正压封管手法,正确使用封管液的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封管液一般为10~100U/mL浓度的肝素稀释液,每次2~5mL;有出血倾向者,封管可用0.9%氯化钠溶液,每次5~10mL[4]。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d,最好少于或等于7d。每次接补液时观察留置针处皮肤有无红肿、条索状;通管不畅时,观察有无小血栓阻塞,或有无脱管、折叠;观察固定的胶带、3M贴膜有无浮起、卷边、松脱,夹板四周皮肤有无破损或压疮,如有异常及时处置;视透明敷贴的污染情况(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空气等情况)随时更换[5]。

3.5 应用安全式留置针要加强心理护理

置管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和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告诉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

总之:急诊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大多病情危急较重,现使用安全型留置针便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患者在躁动时及转运途中针头不易脱出,便于肢体活动,减少头皮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有利于顺利抢救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

[1] 陈桂莲.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07-108.

[2] 米莉,刘凤英.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28(8)∶114.

[3] 于书卷,王书会,邓钰,等.BD静脉留置针在呼吸科的应用及相关护理问题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8)∶1022.

[4] 古满平,赵庆华.2018例安全留置针应用的临床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18-2419.

[5] 应菊素,徐国英,王晶,等.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整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4-205.

R47

B

1671-8194(2013)13-0113-02

猜你喜欢

针尖止血带输液
战场上的第一救生器材:止血带
适用于针尖增强拉曼的银针尖物理制备方法研究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纳米级针尖制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一次性TPE止血带
针尖和笔尖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针尖遇到麦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