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3-01-24李红艳
李红艳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防保科,河北 唐山 063300
浅谈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李红艳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防保科,河北 唐山 063300
老年患者的护理是一项艰苦而繁忙的工作。只有实施完善的心理护理,才能减轻并消除其负面情绪。为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能起到药物达不到的作用,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口增加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与要求日趋显著。医学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的心与身、精神与躯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统一体[1]。提高老年患者的住院效果,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对促进患者康复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
1.1 紧张、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常表现为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不清楚,导致心神不宁,坐立不安,身体倦怠,精神恍惚,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
1.2 孤独寂寞 老年患者因高龄、病情重,希望有更多的亲人陪伴在身边,有的家庭因患者与子女分开居住,身边缺少亲人的照顾,在心理上易产生老而无用的失落孤独感。处处力不从心,深感给家人和社会带来麻烦,自认为被社会抛弃,被子女冷落,体力精力明显衰退,做事常心有余力不足,甚至做错事,却不服老,不被他人理解,严重危害了自尊心,心中空虚,需要精神寄托。
1.3 疑病 在老年病中较为常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谨慎小心,表现为整天愁眉不展,无精打采,唉声叹气,认为自己病情严重,敏感多疑,怀疑猜测医生,护士及家人隐瞒自己的病情。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
1.4 悲观,绝望 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心理承受力下降,不愿与人交流沟通,有的甚至有自杀倾向。
1.5 依赖心理 老年住院病人不同程度存在这一心理,但以依赖性较强和长期有亲人陪护的病人明显。表现为对药物、家属、医务人员依赖。这些老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愈来愈差,耐受力下降,完全适应了别人的照料,对康复极为不利。
2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等影响患者的心理,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2]。老年人对环境的变化和疾病的发生极其敏感,需要医护人员予心理、精神上的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评估其心理状况,针对其心理特点,制定系统的、有效的干预措施。
2.1 热情接待患者,协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室及医院环境。护理人员为患者创造安静、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床单干燥。帮助其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根据病情轻重,安排老年人住在同一病房,通过病友间的交流及医护人员适度的诱导帮助,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熟练的技术操作等会给患者一个 “放心”的态度,使他们产生一种信任感,治疗前做好每次操作的解释工作,提出疑问时要耐心热情地给予解答,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可以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等,减轻患者的孤独寂寞。
2.2 善于运用美好的语言,加强护患沟通,稳定患者情绪,避免不良刺激。面带微笑是进行沟通的第一步。护士与老年患者交谈时,吐字要清楚,注意力集中在患者身上。交流中力求亲切大方,以友善的目光注视患者,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要用建议和商量的语气,不要用命令和强迫的语气。在回答与患者有关的问题时,在影响保护性医疗的情况下,适当给予通俗的解释,使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护士用真诚的行动与细致周到的护理去取得病人的信任,消除老年患者焦虑,疑病等不良情绪。
2.3 向患者讲解适当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 “无用”的压力,使老人出院回归社会后仍能获得连续的自我护理。经过自我照顾而满足自身生活需求,减轻依赖性,有助于老年人生活,心理及社会的健康。
3 小结
老年患者的护理是一项艰苦而繁忙的工作。只有实施完善的心理护理,才能减轻并消除其负面情绪。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运用完善的语言技巧,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为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能起到药物达不到的作用,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
[1]袁耿清.医用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16.
[2]侯吴斌.老年脑血管疾病伴情感障碍心理护理 [J].护理实施与研究,2005,2(5):11.
R471
A
1007-8517(2013)12-0170-01
2013.04.08)
李红艳(1973-),女,主管护师,从事护理工作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