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3-03-03秦虹琴
秦虹琴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广西 容县 537500
脑卒中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秦虹琴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广西 容县 53750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外加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疗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43%,对照组有效率为79.4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能有效减少患者肢体瘫痪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临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这种疾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且发病率逐年增多,为很多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由于此病致残率较高,因此,如何有效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成为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而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神经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之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神经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8例,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8.5岁;病程5~6年;78例患者中,脑梗死47例,脑出血31例;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主要为偏瘫、神经功能缺损、失语等。
1.2 护理方法 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神经科疾病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2.1 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 减少脑卒中患者致残率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对其尽早实行功能康复训练,联合药物、针灸、理疗等方式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同时,不能忽视肢体锻炼的重要性,在肢体训练中,要保持患者肢体功能位置以及被动体位,并要按照关节活动的方向和范围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被动活动,适时按摩患者肢体,发病5天之后可开始行肢体训练,每日适当进行[1]。
1.2.2 生活护理 通常情况下,脑卒中患者发病之时都会伴有头晕、失语、意识模糊、偏瘫、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为患者提供舒适、柔和的休息环境,避免因光线刺激而加重病人头痛,对患者各项护理要轻柔,遵医嘱要给予止痛剂,并隔半小时观察病人情况;认真记录病人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轻重程度等;二是随时观察患者症状,如发现脑疝前驱症状要及时使用脱水剂,并快速输入,以达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三是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状况、必要时记录出入水量,采取平卧位,保证病人得到充分休息;此外,还要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时满足病人需求。
1.2.3 心理康复护理 脑卒中这种突发性疾病对病人及家属打击很大,很容易产生忧虑、压抑等悲观消极情绪。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为其进行疏导和沟通,主动与病人及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化解患者不良情绪,帮助其恢复自信心,讲解此种疾病注意事项,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3-4]。
1.3 疗效标准判定 根据卫生部病科质量控制标准分为: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度;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1~3度;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18%以内;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经过护理治疗4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其中①②③纳为有效,④⑤纳为无效[5]。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43%,恶化患者0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9.48%,恶化2例,无效6例,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 (例)
表2 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对比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专业有效的护理措施变得尤为重要,对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够调节患者神经功能,有助于减少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1]。
心理护理作为康复护理中的重要方面能够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脑卒中后,多数患者都会伴有痉挛姿势,这是由于脑部受损所致,而良好的肢体训练能够调节患者肢体功能,进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7]。本研究证实,在脑卒中患者发病之后对其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并发症、功能训练等方面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脑卒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增强肢体活动能力,对减少患者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杨志宏,王彦丽,刘海萍,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10):1594-1595.
[2]黄丽伟.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1(19):4038-4040.
[3]陈雪容,王永美,陈海英.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4):21-22.
[4]刘玉娥.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J].社区医学杂志,2010(05):56-57.
[5]王玉红,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J].吉林医学,2011(9):1834.
[6]刘军.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体会 [J].中国民康医学,2010(7):907.
[7]伊红琴.社区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现状调查 [J].当代医学,2010,16(14):118-119.
R473.5
A
1007-8517(2013)12-0171-01
201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