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应”中医学的宇宙整体观*
2013-01-24张振华邵祺腾王克勤杨秋莉
张振华,杜 渐,王 昊,邵祺腾,李 黎,王克勤,杨秋莉△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3.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 150036)
1 概述
中医学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医学之一,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根植于传统的中华文化,着眼于人类生命的奥秘,因此它既是一门与文化、人文密切相关的学科,又是一门与人的健康、疾病密切相关的学科。自《黄帝内经》伊始,它就具有完善、独特的理论体系,继承了中华文化之中的混沌思想,十分注重人的整体性即形神合一,同时中医学认为人与其赖以生存的宇宙亦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古人认为:“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宙就是时间,宇就是空间;现代科学认为,宇宙是时间、空间、物质与能量的综合体。宇宙是无限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周易·系辞下》[1]),因此对人来说天地即宇宙。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天人相应”,生命与天地息息相关,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天人相应”的思想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里已经被明确记载下来。《灵枢·本神》[2]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素问·宝命全形论》[3]也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自然的阴阳变化,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同时也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故《内经》强调“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灵枢·经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善言天者,必应于人”(《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咳论》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参”,《灵枢·邪客》则称谓“人与天地相应者也”。正是基于对中医学经典古籍的研读与认识,近年来薛崇成[4]与杨秋莉提出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即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这实际上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一个总的概括,是中医学注重整体观的体现。因此,健康的概念也可以扩展为是一个气血和、心身和、天人和的状态,其中“天人相应”所指即人与宇宙为一个整体。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对人与大自然空间与时间相联系的整体认识,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而基于中医理论的中医心理学所指的“天人相应”,不仅强调生理活动与天地自然环境(包括时间、空间、气候、地域、日月星辰等)的关系,更强调心理活动与其的关系。可以认为,“天人相应”就是中医心理学的宇宙整体观,是从宇宙这一超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的整体观。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人体虽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但对其所生存的环境来说,只不过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5]。生存环境不但直接影响着人的生理活动,也同样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进而影响着人的健康(下文将展开详细论述)。
2 天人相应:天道阴阳变化对人的心理之影响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易传·说卦》)。天道阴阳变化,主要表现在星移斗转而形成的昼夜短长、月之盈亏、四时变迁、五运六气等方面。人的生理活动随着天道阴阳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以生理为基础的心理活动也必然随之相应变化。对生理病理的影响,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已有详细论述,对心理的影响表现最明显的是在睡眠、情绪等方面。
2.1 睡眠与天道阴阳变化
睡眠是人的重要生理心理现象,正常睡眠与昼夜的阴阳变化密切相关,入夜则寐、日出则寤,这是人类生命活动中最基本的日节律,故自古以来即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说。睡眠也受到四时阴阳变化的一些影响,故有“春困秋乏夏打盹”的现象。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是,春夏阳长阴消,秋冬阴长阳消。受此影响,与之相对应的睡眠起居也应有相应的调整。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指,睡眠养生应做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2.2 情绪与天道阴阳变化
人的情绪变化是对客观现实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态度体验,但这种体验还受到天道阴阳变化的影响。月之盈亏、四时更迭、五运阴阳、六气胜负等,都可影响情绪的变化。
2.2.1 情绪与月之盈亏 《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具。”这是我国古代有关月之盈亏对人身血气盛衰周期变化影响的精辟论述。月圆之夜时人体血气盛、情绪易于激动往往难以控制,可能出现一些行为失常。上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阿诺德·利伯尔在其所著《月球的影响——生物潮与人的情绪》一书中也认为,人体大约有80%是液体,月球的引力能像引起潮汐那样对人体中的液体发生作用,引起“生物潮”,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导致地轴位置发生微小的改变,从而使地球的磁场改变作用于人体的器官和组织细胞,致使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人的情绪发生某些变化。这种现象的机理至今未有定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2.2.2 情绪与四时更迭 精神情绪除受到月之盈亏影响外,还受到四时更迭阴阳变化的影响,对此《内经》早就有明确的认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就此提出了顺应四时的调养精神情绪的原则和方法[6]。一般来说,当人们度过严寒的冬季,迎来冰雪消融、草木萌生的春天,心情也会随之变得欢快起来;当到了盛夏季节,人们的情绪虽然高涨,但精神会显得疲惫;秋风萧瑟、草木枯黄之时,人们又会变得多愁善感;一到冰天雪地、昼短夜长的冬天,人们的精神情绪则显得比较内敛、低沉。这种精神情绪的变化,是因五脏气血随着四时阴阳变化而变化在心理上的反映。故秋冬季节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春夏,春夏季节的焦虑症发病率增高,这是因“春夏阳气所动,扰肝胆动心气,人易烦动而不安,多生躁证”(《古今医案》),这些变化都是“天人相应”的表现,亦说明了人的心理健康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2.3 情绪与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是以一甲子60年为周期的天道阴阳变化,与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变化一样,也通过对人体生理的影响而影响着心理过程。“五运更治,上应天朞,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素问·气交变大论》)。五运的太过、不及,皆可影响人的精神情绪变化,甚则出现精神症状。如“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民病……善怒”。《素问·五常政大论》也有“委和之纪,其发惊骇;发生之纪,其病怒”等记载。三阴三阳六气变化亦复如是,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载“少阴所至为惊惑恶寒战栗谵妄”、“为悲妄”、“为语笑”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还记载有六气胜负变化的影响,如“少阴之胜”可见躁烦,“少阳之胜”可见烦心、善惊谵妄;“少阴之复”可见烦躁、郁冒不知人、谵妄,“少阳之复”可见心热烦躁,“阳明之复”可见烦心、惊骇,“太阳之复”可见善悲时眩仆,甚则入心善忘善悲等。
2.3 天道阴阳异常变动对心理的影响
天道阴阳的异常变动,可发生风雨雷电、雨雪冰雹等异常天气变化,由此给人们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这是造成心理创伤的重要事件。经历灾害的恐惧、失去亲人的悲痛,以致造成灾后抑郁的持续,对此不容忽视,应在救灾的同时启动心理救助。
3 天人相应:地道阴阳变化对人的心理之影响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易传·说卦》)。地道的阴阳变化,主要体现在水土的柔与刚,这与地域方位、地势高下以及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水土柔刚不同,人的体质禀赋有所差异,其气质和性格也会各具不同特点。
3.1 情绪与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的优劣对人的精神情绪影响较大,碧海蓝天、椰风沙滩的滨海环境,可使人心旷神怡;名山大川、奇石幽谷的山野环境,可让人解郁除烦;来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大草原,即使沉闷的人也会胸怀宽广豪放起来。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景色,对人的心理作用也不同,临水使人开朗,游山使人幽静,因此不同的山水自然风景可调节不同的情绪和心境,有益身心健康。
在当今的竞争社会,人们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去游览名山大川,便会顿感心旷神怡[7]。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游览时曾说道:“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描述的就是这种忘情忘我、人与自然相融为一体的境界。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色对人的心理作用不同,所以可针对旅游者所带有的不同情绪和各异心境,有目的的选择不同景点。有人按五行五志分类方法,将旅游分为怒游、喜游、思游、悲游、险游五类,运用“情志相胜法”分别调节不同的情志失调。还有根据阴阳动静的原则,将旅游分为动游和静游,以供不同年龄和不同体质的人选择。
3.2 气质与地域方位
气质是构成人格结构中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的较稳定的部分,因此与祖辈长期居住的地域方位有着密切关系。我国早就有以淮河和秦岭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地块的地域划分法,由于地理与气候的不同造就了南、北方人的气质差异,在性格、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上均有所不同。战国时晏子就曾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为喻,巧辩齐楚人品之不同。鲁迅在《北人与南人》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在愚,机灵之弊在狡。”王国雄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也指出:“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
《素问·异法方宜论》将当时中华大地划分为东南中西北五方,讨论地域方位与体质及发病特点,指出由于五方水土刚柔燥湿不同,寒热阴阳盛衰有别,所以其民体质不同,其发病特点各异,治法也随之相应变化。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所阐述的木、火、土、金、水五形之人,具有不同的气质禀赋、体质差异,这些都与地域方位相关。《素问·五常政大论》用阴阳理论总括我国的地理形势是“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因而“东南方阳也,西北方阴也”。因此,久居西方、北方之民,在水土刚燥的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偏于阳刚的体质和气质,以适应“西北方阴也”的地形;而久居东南沿海之民,在水土湿柔的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偏于阴柔的体质和气质,以适应“东南方阳也”的地形。事实正是如此,西北之民身材魁梧多彪型大汉,气质偏阳刚,性格多豪放粗犷;相比之下东南之民则身材多柔弱,气质偏阴柔,性格多委婉细腻,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3.3 气质与地势高下
《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还记载了地势高下的阴阳变化:“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说的是尽管居于同一地区,但高原山地阴寒盛而水土刚燥,地卑之处阳热盛而水土湿柔,其人体质寿夭不同,气质、性格也当有别。一般来说,同一地域的山民较之长期居于平地者,其性格显得更为粗犷、豪放。
3.4 地道阴阳异常变动对心理的影响
地道阴阳的异常变动可引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早在《国语》中就记载有西周末年“伯阳父论地震”一事,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阴阳失调而引发地震。《汉书·五行志》载:“地动,阴有余。”唐·李淳风释之曰:“阳伏不能出,阴迫不能入,阴阳相薄故地震。”地质灾害也是造成心理创伤的重要生活事件,尤其是强烈的大地震破坏性大,波及面广,对人的不良心理影响不容忽视。心理工作者已深刻认识到,地质灾害是人类所面临的刺激强度最大的应激源之一,对受灾者的心理可造成极大的危害,于是近年来随着抗震救灾而及时地对受灾者进行了心理救助。
综上所述,天道、地道的阴阳变化对人的生理,也对人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中医心理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注重这个整体中的部分,即人与天地的相互影响,尤其是人的心理与天地的相互关系。人们遵循“人与天地相应”之理,根据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来很好地调适自己的心理,成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的“平人”,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状态。
[1]朱熹.周易本义[M].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
[2]王洪图.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王洪图.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薛崇成,杨秋莉.中医的医学模式与中医心理学[J].亚太传统医药,2006(1):31-33.
[5]王克勤.再论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7):497.
[6]王克勤.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浅谈(十)三才整体论(上)[J].家庭中医药,2010(7):58-60.
[7]王克勤.心理养生杂谈(十六)休闲养生的心理效应[J].家庭中医药,200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