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心理学对情感过程的认识*

2013-01-24邵祺腾张振华王克勤杨秋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七情五脏情志

邵祺腾,王 昊,张振华,李 黎,王克勤,杨秋莉△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 150036)

情感过程是人们对客观现实表达自己态度的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过程反映了人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包括情绪和情感。二者有多种表现形式,中医心理学将其统称为“七情”、“五志”,简称为“情志”[1]。情志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认知过程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医心理学将这个过程称之为情志活动,认为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乃至全部认识活动都是在心神主导之下进行的,所以人的情志活动自然也是在心神主导之下,并与五脏密切相关。五脏与情志的这种关系,不仅能解释产生情志的生理基础,也为情志致病的理论提供了依据,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预防及日常保健养生均具有重要意义。正因如此,中医心理学归纳这一情感过程为在心神主导之下的“五脏情志论”。

1 情志的产生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心身变化。我国古代先贤对此早有深刻的认识,如唐·韩愈就曾明确指出:“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昌黎先生集·原性》)。”在此之前,《礼记·乐记》很早就提出情是“感于物而后动”的结果。这种“动”既是内心的体验,又有外部的表现,即所谓“动于中而形于外”。《淮南子》进一步认为,情是个体对外物有感而自然发生的,若无体验和感受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故曰:“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夫有孰推之者!”明·王廷相在《雅述·上》说:“憎爱哀乐,外感之迹”,“喜怒者,由外触者也”,认为情感过程是由外物引起的,所以将其称为“外感之迹”或“外触者也”。但“外感”、“外触”还可能仅是认知过程,只有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了某种主观上的体验,才是情感。因此又说:“喜怒哀乐,其理在物;所以喜怒哀乐,其情在我,合内外而一之道也。”强调情感是“其理在物”、“其情在我”。张光霁通过对文字学的考察与历代文献注疏的整理,得出七情概念发生中“物”的存在与引发和“心神”的感应也是情志发生的必要条件[2]。

此外现代心理学认为,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对刺激情景的认知决定情绪、情感的性质,因此是情绪、情感产生的直接原因。我国古代思想家也将情与性、欲结合起来,以阐述情志产生的基础和性质,即“性生情”、“欲生情”的“性情说”和“情欲说”。

2 五脏气化论

“五脏气化论”是《黄帝内经》对情志产生的独特理论,不仅笼统的指出“五脏化生五志”,而且还进一步阐述了五志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成为中医学情志学说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医心理学“五脏情志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2.1 情志乃五脏气化而生

《素问·天元纪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明确提出情志乃五脏气化而生。《内经》认为,人的情志变化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气化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脏腑气血的生理基础。五脏藏精化气生神,神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各种功能活动,神动于内,情表现于外,这便是五脏主五神产生情志活动的全过程。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中对此阐发尤佳,并明确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认为情志活动乃人之常情,当人体受到外部情景触动时,内在脏腑气机首先发生变动,然后才产生相应的情志变化,并通过各种表情动作外显出来。这也可以理解为七情是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作为内心的感受,是脏腑机能活动产生的主观体验而指向外界的表达,这与现代的心理应激理论在认识上有相似之处。

通过长期的实际观察和临床实践,《内经》亦总结出五志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根据《素问·天元纪大论》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五运行大论》记载,这种对应关系是“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忧),肾在志为恐”。当然这种对应关系是在心神主导之下得以实现的。

2.2 情志与内外环境的关系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指脏腑气血的机能状态。情乃“感于物而动”,具体是指五脏气机发生变动而产生情志,所以只有在五脏气化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的情志活动才能正常,才能表现出正常的情绪和情感。若五脏虚实变化、机能失调,则可引起异常的情志变动。如《灵枢·本神》所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等。这是因为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的病理变化时,往往对外界的某种刺激变得极为敏感,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脏腑活动,产生不正常的变化,极易发生相应的情绪波动,即外因在情志致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扳机”作用,内因才是影响病变的基础和主体,情志致病往往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如当肝气盛、肝阳上亢时最容易发怒,常常有一点不顺心便大发雷霆;当肺气虚时,机体对不良精神刺激的耐受性降低,最容易引起悲忧的情绪变化。日常生活中可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当一些人患病之后,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轻微刺激往往能引起其强烈的情绪反应,性情变得异常焦虑烦躁,常常大发脾气。这种从脏腑气血生理病理变化去探讨情志变化的认识方法,正是中医心理学的特色。

此外,五脏虚实变化有时也可使其对相应的刺激变得迟钝起来,甚至因五脏“虚而相并”表现出它脏的情志变动。如肝气虚时对引发怒气的刺激迟钝而怒不起来,反因木不疏土,脾土偏并于肾而表现为肾志之恐;心气虚时因对喜的刺激迟钝,不仅高兴不起来,因肺金反侮心火而现肺志之悲。正如《素问集注》所说:“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故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金气反胜而为悲”、“肝志怒,肾志恐,故血有余则肝气盛而主怒……木不足则土气盛,土气盛则并于所胜之肾脏而为恐”。这样一来,就使得情志变化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必须要在中医阴阳五行、藏象理论的指导下来认识,绝不能将五脏与五志简单的对号入座。

3 情志的作用及对脏腑的影响

情志是人感受外部客观事物后的态度体验,是以五脏气化活动为生理基础的一种机体反映。这种反映虽然是由机体产生的,但反过来对机体还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对于人来说,这种作用可一分为二,既具有积极意义的“增力作用”,又具有消极意义的“减力作用”。

3.1 情志的动力功能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各种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4],而情绪和情感是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主观体验,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因此具有动力功能。

3.1.1 情志的动力功能在行为方面的作用情志的动力功能多表现在行为方面,对行为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干扰作用。现代心理学认为,适当的情绪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但是情绪和情感有时也有干扰作用,当人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消极情绪时,会干扰有序的动机性行为,妨碍活动的进程,降低活动的效率。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这便是情志的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情感能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体力和精力,则会影响工作效率,体现的是情志的减力作用。我国古代先贤很早就认识了这种作用,如老子所言“慈故能勇”(《老子·六十七章》),即指出人的情感是能激发、影响其意志、性格的。

3.1.2 情志的动力功能在认知方面的作用情志的动力功能除了表现在行为方面,也表现在认知方面。《荀子·正名》:“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认为“心忧恐”这种心境妨碍着对当前事物的正确认知,可视为情志的减力作用。“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局室、芦帘、藁蓐、尚(敝)机筵而可以养形。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埶列位而可以养名。”这就是说,“心平愉”这种心境能在认知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可认为是情志的增力作用。《吕氏春秋·去尤》记载的故事:某人无意中丢了斧头,怀疑是邻居偷了,这一心态让其觉得邻居的一言一行都像是偷斧头的人。后来斧头找到了,再看邻居的一言一行就没有一点像偷斧头的了。这并不是邻居的言行前后有什么变化,而是丢斧头人的情绪前后发生了变化,这也说明了情志对认知所产生的减力作用。

3.2 情志对脏腑的反作用

《内经》关于情志产生的“五脏气化论”,明确指出五脏气化活动是情志产生的生理基础,但《内经》同时也强调了情志对脏腑的反作用,这又成为“五脏情志论”的另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

3.2.1 七情的常与变对脏腑的影响 七情之“常”,是指生理状态下的情志活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七情”可看成是人体在心神主导之下对情感刺激的一种“应答性反应”,是五脏六腑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相应活动。这种活动若是适度而有节制,则对五脏气血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适当的怒可加强肝的条达疏泄功能,有助于郁滞之气的疏散。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5,6]”

然而,过激的情志活动也会为脏腑气血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这样的情志活动就是七情之“变”,因七情之“变”而致病的病例也散在各中医书籍中,如《金匮要略》记载“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当代学者也就情志致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试图解释情志致病的机制。如严灿等[7]采用人工钳夹鼠尾的方法激惹大鼠,使大鼠处于激怒刺激的应激状态下,使其符合中医“怒伤肝”的病因。该实验显示,应激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H2O2能力明显下降,血浆皮质酮含量升高。因此,合理控制情绪情感,或正确疏导过激的负面情绪,对维持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有重要意义。

3.2.2 七情太过内伤脏腑的规律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明确区分了七情致病与外感“六淫”,如“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七情为内伤病因,这也是当今心身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灵枢·寿夭刚柔》又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情志的产生是脏腑活动的结果,情绪的活跃或抑郁,总伴随着五脏气机的活跃或抑郁进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即所谓“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因此,各种不正常的情志活动皆可造成脏腑的气机紊乱,导致脏腑病变并诱发或加重病情。

五脏化五气,所生五志与五脏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反过来五志对五脏的影响同样也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内经》将其总结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这一规律在古今医案中均得到验证,不少书籍中也对相关病例进行了记载,如《古今医案按》、《医部全录》、《儒门事亲》等。民间耳闻能详的典故,如“范进中举”、“黛玉葬花”等,也反映了这一规律。

然而情志致病也不局限于上述的对应关系。由于心神的主导作用,情志致病往往并发心神的损伤。如张介宾说:“情志之伤……无不从心而发”等。肝脏的疏泄气机的作用对情志致病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情志致病均伴随气机紊乱,如《寿世保元》云:“若七情过极,则气机紊乱,致使津液凝滞而为痰,血行不利而成瘀。”故疏肝理气也常见于情志病的治疗之中;同时“七情”也可伤及多脏,如“夫怒伤肝,肝属木,怒则气并于肝而脾土受邪,木太过则肝亦自病”(《儒门事亲》)。因此临床诊疗时,还应综合考虑,辨证周全。

4 结语

中医心理学的情志学说,是以《内经》情志论为基础,运用中医理论阐释人的情感过程,结合历代先贤有关情志的论述形成的,它根植于中医学的情志理论,同时又充实、发展了中医学的情志理论。这些情志理论与现代心理学有很多暗合之处,且有些观点是现代情志理论尚未论及或很少论及的,对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充实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中医学情志学说具有深厚的中医临床基础,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也成为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的重要支撑。而中医心理学的“五脏情志论”,对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及中医情志疾病的临床诊治更是意义深远,这也是与现代医学有别的中医特色的体现。

[1]王克勤.再论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7):498.

[2]张光霁,张燕.七情中性、情、欲概念的发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4):493-497.

[3]滕晶,齐向华.中医情志致病学说浅谈[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3):301.

[4]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

[5]王克勤.五脏情志论(上)[J].家庭中医药,2010,17(1):59.

[6]王克勤.五脏情志论(下)[J].家庭中医药,2010,17(2):58.

[7]严灿,潘毅,邓中炎,等.中医情志致病机理的研究[J].中医杂志,1997,38(4):236.

猜你喜欢

七情五脏情志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论七情致病与七情治病
北海之殇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漫画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