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3-01-24胡立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7期
关键词:脑缺氧氧分压脑水肿

胡立峰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34000)

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

胡立峰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34000)

目的 探讨研究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26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愈 68 例(53.9%),显效 34 例(26.9%),有效 24 例(19.1%)。结论 高压氧是目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减轻伤残率,促进脑复苏,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临床研究

高压氧在临床的应用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662年文献上已有这方面的记载。国内应用高压氧治疗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通过近20年来不断实践和临床研究,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逐渐增多,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例患者中,男78例,女48例;年龄2~78岁,平均40岁;其中交通事故75例,高处坠落16例,摔伤14例,打击伤21例。入院时GCS 3~5分6例,6~8分94例,9~12分26例。

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患者均头部CT扫描。单纯硬膜外血肿18例,脑挫裂伤37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3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1例,弥漫性脑肿胀16例,颅骨凹陷性骨折8例。

1.3 临床表现

1周内昏迷患者42例,2周内昏迷患者26例,偏瘫35例,失语18例,记忆力减退83例,面瘫14例,认知障碍38例,性格改变14例,情感障碍12例。

1.4 治疗方法

入院后有颅内血肿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脑水肿、脑肿胀严重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同时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药物、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等治疗。病情稳定后行高压氧治疗。临床治疗一般应用202.65~303.98kPa(2~3ATA)面罩间歇吸氧,即呼吸纯氧20~40min,换吸空气5~10min,反复交换数次,总共吸氧80min,气管切开者同面罩吸氧,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3~4周。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反应,个体差异随时调整高压氧治疗方案。

2 结 果

患者出院时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价,植物状态有意识反应6例(4.8%),重残18例(14.3%),轻残34例(26.9%),恢复良好68例(53.9%)。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为脑挫裂伤,轴索损伤,并发颅内血肿,使局部脑组织受压,导致颅内压升高,继发脑缺血、缺氧、水肿、炎症介质释放、酸中毒、血管内皮损伤以及微循环障碍,血脑屏障机能障碍,脑细胞代谢障碍,大量自由基产生,神经细胞钙超载。而脑组织缺氧是中心环节[1]。缺氧会加速神经细胞的凋亡,脑功能严重受损,长期昏迷,神经功能缺失,使患者病死率、伤残率增高。高压氧能够有效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神经细胞得到有效恢复[2]。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超过101.32kPa(1个大气压)环境下的给氧治疗。可以提高血氧含量,增加血氧弥散和组织内的氧含量,迅速改善和纠正组织缺氧,防止或减轻缺氧性损害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高压氧对神经系统的作用:①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②增加脑组织、脑脊液的氧含量和储氧量。脑为机体代谢最旺盛器官之一,脑的耗氧量较高,相当于机体总耗氧量的20%,而灰质的耗氧量更比白质高5倍[3]。一旦发生氧供应障碍,在常压下脑缺氧往往不易纠正。但在高压氧下由于脑组织氧分压和储氧量明显增高,可迅速改善或防止脑缺氧的发生和发展,纠正脑缺血、缺氧性损害;③提高血氧弥散和增加有效弥散距离。气体的弥散总是从高分压移向低分压,不断趋向平衡,压差愈大,弥散愈甚。当脑缺氧、脑水肿致脑毛细血管与神经细胞间距增加引起血氧移动障碍时,常压下弥散到组织的氧可大大降低,但在高压氧下仍可充分供氧;④对脑血流、脑氧消耗、脑代谢变化的影响。现在证明,高压氧能增强脑缺血的代偿反应,在脑缺血、缺氧时,在高压氧下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仍保持在高水平,脑中谷氨酰胺酶的活性降低,而神经细胞线粒体和原浆微粒中的DNA和RNA含量不下降。故Leonov认为高压氧可作为脑缺氧时生物能、生物合成和解毒反应的合适调节剂。故在高压氧下主要通过提高氧分压,降低脑血流,增强脑的氧化代谢等综合作用,以改善脑缺氧所致的脑功能障碍,促进脑功能的恢复;⑤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目前认为高压氧主要是通过脑血管收缩降低颅内压,在高压氧下既可提高血、脑组织、脑脊液的氧分压,又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双重作用,从而打断脑缺血、缺氧的恶性循环,促进脑功能恢复。故高压氧对防治各种脑缺氧、脑水肿有独特的效果。近年来尚有报道高压氧下可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促使药物进入脑部,增强疗效;⑥对氧自由基的影响。颅脑损伤后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呼吸链功能失调,加快自由基的生成和释放,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脂质过氧化物。在高压氧作用下,改善脑及全身缺氧状态的同时并未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相反减少了其产生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水肿和脑肿胀,从而对恢复脑细胞有氧代谢及生理功能有积极的作用;⑦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脑组织缺血缺氧后,继发再灌注损伤、凝血酶释放,炎性细胞浸润及兴奋性氨基酸产生诱导神经细胞凋亡。高压氧可抑制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⑧改善脑电活动,促进觉醒状态。通过皮质脑电图实验观察,高压氧可延长脑电活动时间约65%,说明高压氧对脑缺氧时的脑电活动有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由于在高压氧下椎动脉血流增加,网状激活系统和脑干处氧分压相对增加,故有利于改善醒觉状态和生命机能活动,促使昏迷者苏醒;⑨对脊髓的保护作用。根据实验观察,脊髓损伤后,损伤区局部氧分压下降 至“0”或近于“0”。由于在高压氧下脊髓的氧分压明显增高,有利于防治外伤或局部循环障碍等所致的脊髓损害;⑩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当组织损伤时常出现一定程度的低氧状态,使细胞活动受限。在高压氧下,组织液内氧含量增高,有利于利用氧以增加其游走性活动。实验证明,在高压氧下,不但神经再生速度加快,且轴突再生量增多,加速神经功能恢复;11其他。高压氧还具有免疫的抑制作用,抑菌作用。

高压氧治疗的禁忌证有: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慢性鼻窦炎,中耳炎或咽鼓管不通畅。②肺部感染、肺气肿、血气胸未治愈。③颅内有活动性出血。④脑脊液漏,开放性颅脑损伤或脑室引流不畅。⑤颅内压明显增高。⑥血压过高或窦性心动过缓。⑦高温未得到控制。⑧孕妇和月经期。⑨有氧中毒或对高压氧耐受较差者。高压氧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为:①气压伤;②氧中毒;③减压病。

此外,高压氧还对急性脑缺氧、脑血管疾病、脑炎或中毒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症、脊髓病变、颅神经和周围神经疾病、肌病、老年性智能衰退、偏头痛、放射性脑病、褥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总之,高压氧是目前用于长期昏迷患者催醒,神经功能障碍恢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旦伤情平稳,应该尽早接受高压氧治疗。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催醒药物、针灸、康复锻炼、营养支持、预防合并症等治疗,能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4-57.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140-1151.

[3]江基尧,朱诚,罗其中.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出版社,2003:220.

R651.1+5

:B

:1671-8194(2013)07-0133-02

猜你喜欢

脑缺氧氧分压脑水肿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45例肺动静脉畸形的特点及病灶分布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
静脉血中氧分压的调节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京剧大师梅葆玖病逝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多舱段载人航天器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臭氧抗脑缺氧作用的研究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自由基的变化
温和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与穴区局部氧分压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