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20临床治疗分析
2013-01-24孙艳雷
孙艳雷
(南京市秦淮医院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6)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20临床治疗分析
孙艳雷
(南京市秦淮医院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6)
目的 探索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归性分析 120 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控制血糖及抗感染治疗其他方法控制血糖及抗感染治疗对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120 例患者中 43 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及抗感染治疗,治愈 40 例,好转 2 例,无效 1 例,治愈率 93%,好转率 5%,有效率 98%。77 例采用其他方法控制血糖及抗感染治疗,治愈 54,好转 19 例,无效 4 例,治愈率 70%,好转率 25%,有效率 9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及抗感染治疗,更有助于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治疗。
糖尿病;尿路感染;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越来越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是发生该病的主要病因,研究显示,糖尿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是发病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因此临床上糖尿病并发感染的症状十分常见[1,2]。
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很多其中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药物,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血脂,还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比格列酮也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是一种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在胰岛素存在时,其可减少外周组织或肝脏对胰岛素的抵抗,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选择性的激动过氧化物酶小体生长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1],PPAR-γ的活化,调控胰岛素相关基因的转录[3,4]。本研究回归性分析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总结了该病的治疗规律及最佳疗法,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一般资料患者为2010年至2012年在我院诊断为糖尿病并接受治疗的患者,从中选出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120例,病程2个月~11年,其中男41例,女79例,平均年龄36~71岁,所有患者均无泌尿系统梗阻及畸形。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质量等物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采用中华医学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参考文献[4]方法作为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1.2.2 治疗方法
控制血糖: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采取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物进行降糖治疗。抗感染治疗: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选择肾毒性小且在泌尿系统血药浓度高的药物治疗,有针对性治疗,保持合理的饮食。将120例患者,根据控制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控制血糖及抗感染治疗,B组为采用其他方法控制血糖及抗感染治疗;平均疗程为10~15d,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测定血糖值,尿常规及体温值。
2 结 果
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糖控制在6.0mmol/L以下,体温恢复正常尿常规正常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血糖血糖控制在6.0~10.0mmol/L,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尿常规有所好转视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各指标无改善为无效,120例患者中A组43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控制血糖及抗感染治疗,治愈40例,好转3例,治愈率93%,好转率5%,总有效率98%。B组77例采用采用其他方法控制血糖及抗感染治疗,治愈54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治愈率70%,好转率25%,总有效率95%。
3 讨 论
糖尿病可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系统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免疫系统损伤,泌尿系统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多种因素均可诱发2型糖尿病,其主要病因为胰岛素B细胞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临床上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十分常见,造成该病的原因很多,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①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高血糖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导致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杀伤能力下降,机体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有利于病原菌可生长繁殖;②自主神经病变,糖尿导致的自主神经病变,影响膀胱的反射功能,使尿排空难以完成,尿潴留、反流增大了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5,6]。
临床资料分析表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具有以下特点:①性别差异明显,该病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这与女性的生殖特点有关,另外,女性绝经期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原因可是尿道粘膜出现退行性病变,且自身免疫力下降,对外界细菌的感染抵抗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高糖尿液是细菌天然的培养基,有利于细菌的大量迅速繁殖。②年龄差异明显,年龄越大概率越大,随年龄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自身免疫力下降,细菌容易入侵,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越多,导致尿排空困难,也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之一。③与发病时间关系密切,糖尿病史越长并发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越大,自身免疫力越低且用药时间过长可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在总结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时发现,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更有利于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血糖及感染症状的控制,自身免疫力低下是糖尿病尿路感染发病的因素之一,针对该病因,可通过采取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方法降低该病的发生率,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和比格列酮合用有助于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提高,两药合用治疗糖尿病可显著升高患者的CD3、CD4/CD8及LgM水平,显著降低患者的CD8水平,表明二甲双胍和比格列酮合用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状态。
针对糖尿病治疗周期长,病情易反复,对身体危害较大,建议糖尿病患者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并服用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食品,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1]MBöni S,Ehses JA.Insulitis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2008, 10(4):201-204.
[2]毛焕东.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 型糖尿病免疫损伤的临床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527-529.
[3]Punclio F,Rabllazza AM.Metabolic factors that affect betacell funetion and survival[J].Diabet Nutr Metab,2010,13(1):84.
[4]Pratley RE,Weyer C.The role of impaired early insulin secre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ologia, 2011,44(6):929.
[5]陈荣月.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885.
[6]刘华楠.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药,2012, 33(2):328-329.
Analysis of 120 Clinical Diabetic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SUN Yan-lei
(Department of Medical, Qinhuai Hospital of Nanjing, Nanjing 210006,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MethodsRegression analysis of 120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as used to compare than pioglitazone,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other methods to control blood sugar and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to control blood sugar and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of diabete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reatment effect.Results43 cases of 120 patients with pioglitazone, metformin combined ratio and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40 cases were cured, improved in 2 cases and 1 case, the cure rate was 93%,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5%, 98% efficiency. 95% of the 77 cases of other methods to control blood sugar and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cure 54, improved in 19 cases, 4 cases, 70% cure rate, improvement rate was 25% efficient.ConclusionPioglitazone, metformin combined ratio and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Diabete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linical analysis
R587.1
:B
:1671-8194(2013)07-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