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丹毒的体会

2013-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9期
关键词:丹毒火罐梅花针

张 展

(吉林省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吉林 辽源 136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丹毒的体会

张 展

(吉林省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观察42例丹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自愿分为两组,两组均配合青霉素治疗7d,观察组分组21例配合应用梅花针叩刺加火罐,治疗组分组21例用原方法鱼石脂膏外敷。结果 观察组1周痊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1年后复发率14%。对照组1周痊愈9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1年后复发率33%,观察组效果优于治疗组。结论 丹毒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单独应用青霉素和鱼石脂软膏外敷效果不明显,我科在青霉素治疗的同时联合梅花针加火罐效果明显。

丹毒;梅花针;拔火罐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黏膜内的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感染,一般的抗菌消炎治疗短期内不易治愈,且临床观察治疗后还易经常反复发作,复发率较高。多发于成年人,以炎夏暑湿季节为多见,为解决丹毒治疗和预防复发的难题,我科在原有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根据该病的发病部位与解剖特点,创立了梅花针针刺配合拔火罐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丹毒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21~76岁;年龄21~30岁8例,31~40岁9例,41~50岁11例,51~60岁10例,60岁以上4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4年,急性丹毒11例,亚急性12例,慢性丹毒急性发作19例,发生部位:躯干5例,上肢11例,下肢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丹毒的分型是根据发病部位而确立辨证,胸部、腰背的为内丹毒,属肝火毒蕴和肝脾湿火,发于下肢者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发病的特点:病起突然、恶寒发热,皮肤突然鲜红一片,红肿胀迅速蔓延,《外科大成》中说:“丹毒者,为肌表忽然变赤,如丹涂之状也”。好发于炎夏暑湿季节,如经常复发,可引起淋巴管阻塞水肿,形成象皮腿。中药治疗丹毒已有多年历史,用清热解毒,疏散风邪,清肝泄火,通脉利湿的治疗原则有很好的疗效。

两组患者局部均有红肿热痛,体温增高,血象白细胞计数异常,淋巴结肿大,给予患者青霉素试敏,阴性者静滴青霉素800万u,每天1次,7d为1个疗程,阳性者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治疗,对照组局部外擦3%碘,并用20%鱼石脂软膏外敷。

治疗组:嘱咐患者将患处衣物脱去,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屏风遮挡、保暖等,常规消毒皮肤红肿明显处,用消毒好的针具备用,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配合治疗工作,医师根据患处皮肤厚薄用已经消毒的梅花针先从病损的边缘开始,适度点状刺激,直至出血,以渗血如珠为度,根据叩刺面积大小选用不同型号火罐进行闪火拔罐法拔罐,每次拔罐时间约15min,将会拔出部分淋巴液和血液,起罐后,再用消毒棉球擦净,1个疗程后症状未消失者继续治疗。

1.3 疗效观察

评定标准[1]:经7d治疗后判定疗效。痊愈:皮肤红肿、皮损消退,肤色恢复正常,无自觉症状,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退,体温、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好转:患处红肿减轻,体温下降接近正常,皮肤局部温度稍高,患处附近淋巴结压痛减轻。无效:皮肤红肿、皮损如前或加重,体温及血白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患处及附近淋巴结肿痛。

2 结 果

本次统计中观察组1周痊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患者进行随访,1年后复发率14%。本组有1例男患者,年龄21岁,职业:养殖者。来院就诊主诉2d前劳动回来右侧下肢疼痛,畏寒、全身不适、高热,今早疼痛加剧并灼热感强烈来院就诊。查体:右侧下肢前部有6cm×5.5cm、4cm×3.5cm大小2块云片状红斑,肿痛,按之退色,边界清楚,并伴发热,体温38.2℃,血常规检查WBC 1.6×109/L,并有口渴,苔黄腻,脉濡数,辨为湿热下注证,临床诊断为下肢丹毒,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1次,局部出现黄豆大水疱,肿痛已减轻,热退身凉,疼痛减轻,继续治疗3d,停止梅花针与拔火罐,局部水疱3d后消失,皮肤无症状,患者经3次梅花针与拔火罐加青霉素静滴6d治疗痊愈。

另对照组在1周痊愈9例,治疗好转7例,无效6例,其中1例坏疽性丹毒症状如烫伤,大疱破后,流淌黏液,疼痛难忍,用大量青霉素均未收到效果,鱼石脂膏外敷,全身和局部症状未能控制,出现“陷症”,判定治疗无效[2],转入观察组治疗后好转,本组患者满疗程后观察总有效率71%,患者进行随访,1年后复发率33%,观察组效果优于治疗组,两组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分析有意义。

3 讨 论

祖国医药有“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的记载,热为火之轻,火为热之重,热属六淫之邪,丹毒为由于火邪侵犯血分,外伤邪毒乘隙而入致肌肤经络阻滞不通而发,西医认为是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毛细淋巴管的炎症,血象化验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白细胞增高,常规的静脉抗生素治疗给药不易到达局部皮肤,淋巴系统与血循环系统为相对独立的系统,抗生素治疗给药因淋巴液循环缓慢,使该病恢复的较慢,炎症细胞及细菌不易被及时清除,炎症残留小部分,造成丹毒复发率高。

我科利用中医梅花针叩刺病变部位,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在红肿病变明显区刺破皮肤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血分向外开放,并利用火罐的负压将其内弥漫着以炎症细胞为主的淋巴液与血液排出体外[3],火热毒邪随淤血排出体外,清除并消灭该部细菌,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具有清泻血分郁热、活血化瘀消肿之作用。

从两组统计结果可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较好,但本组发病主要在下肢和躯干及上肢的患者,有报道头、面部发生的患者,我们没有理论尝试论证,无经验报道。在预防丹毒的复发问题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患有各型的足癣,以浸渍型为多,皮肤长年破损,各种细菌的入侵生长繁殖,久则营气不从,气血运行不畅,淋巴液回流受阻,郁而化热,引起皮肤红、热、肿胀、水疱等一系列症状,细菌邪毒乘虚而入,正不胜邪导致丹毒反复发作,湿热毒邪稽留肌肤,水湿外透,出现水疱甚至热甚肉腐,皮肉为之坏死,西医认为长期局部发生坏死,可能由链球菌直接损害筋膜的血管结构所致[4]。因此,在预防丹毒的复发问题应从根源做起,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控制细菌感染,促进气血运行,增加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尽快促进疾病的恢复,使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丹毒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在治疗过程中,单独应用青霉素和鱼石脂软膏外敷效果不明显,我科在清除丹毒间的细菌同时,合理、有效的应用抗生素及梅花针针刺和火罐是很重要的,调节气血,清热解毒,疏散风邪,保持疮面干燥,促使淋巴液回流无阻是治疗、防止丹毒反复发作的有效办法。

[1] 梁勇柱.实用皮肤病诊疗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417.

[2] 王永炎.今日中医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3.

[3] 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4.

[4]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310.

R753.5

B

1671-8194(2013)29-0176-02

猜你喜欢

丹毒火罐梅花针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玻璃火罐沥干存储箱的设计与应用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夏季小心染“毒”上身: 请做好丹毒防治措施
夏季脚底生“泡”,警惕是“丹毒”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两火罐搞定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