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锡纯治疗消渴的理论特色
2013-01-24谷绍飞杨叔禹
● 谷绍飞 杨叔禹
张锡纯是清末民初中西医结合大家,在其总结毕生学习和临床经验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较早提出“消渴,即西医所谓糖尿病”,对消渴的病机、治疗等提出了很多创新和有效的观点[1],并沿用至今。笔者将张氏《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治消渴的特色进行总结归纳,现试析如下。
1 “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理念
张氏从《圣济总录》[2]中看到“渴而饮水多,小便中有脂,似麸而甘”,结合长期临床经验,从而认为其证起于中焦。根据《难经》[3]中谓“脾有散膏半斤”,结合西医解剖认为,所谓膵脏即中医的“散膏”。这一观点与同时期的张山雷观点相近[4],并得到后世名医任继学的认同[5]。
张氏经过长期考证、推敲,创新性地提出小便有糖质的原因是因为膵脏发酵,酝酿甜味,再由水道下陷,从小便而出。同时又深入分析认为中焦膵病,累及于脾,脾气不能散精于肺而口渴,肺病则不能调节水道,所以小便没有节制。由此提出“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的理念,更是强调了膵脏及脾脏所在的中焦是消渴发病的根本位置。
张氏承先人之经验,认为消渴在强调中焦的基础上应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消,并详细分析了三消的临床表现及病机。上消是因为心热移于肺,或肺体本热不能生津,所以表现为口干舌燥,饮水后不能缓解。张氏从《灵枢·大惑论》“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中认识到中消多因为胃火炽盛,脾阴不足,运化失职,表现为多食犹饥。下消多是肾阴亏损,虚火内生,失于濡养,开阖固摄失权,肾关不固,或真火衰微,脾胃湿寒,表现为饮一斗溲亦一斗。
2 “升大气、助元气”理念
张氏忠于《黄帝内经》等经典,根据《灵枢·邪客篇》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结合其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大气理论”,认为中气随大气下陷、中焦气化不足、气不生津,是导致消渴病发生的病因之一,从而产生“咽干作渴”、“食后易饥”的表现。对此观点,后世医家多有推崇,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同时其认为元气不升也是导致消渴的病因,元气不升则肾中水气不能腾达于肺,影响肺脏的宣发、肃降功能,元气不升则不能封固肾关,膀胱水气外泻而无所节制,从而出现“饮一斗溲亦一斗”。故张氏在治疗中特别强调升大气、助元气的治疗理念。
3 “药食兼用,不拘一格”理念
张氏在中医界首先提出了针对消渴“忌食甜物”的饮食疗法,并在“治消渴方”篇首便提出该论点,足见其对控制饮食在消渴中作用的重视。张氏在药物治疗消渴时强调气的不足,消渴名方“玉液汤”、“滋膵饮”,皆重用黄芪。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张氏又能辨证论治,攻补兼施。上消多用人参白虎汤,若肺体有热,当用清热润肺的药;若因心火移肺,当用清心的药。如果肺体非热,因气化不升,轻气不能上达于肺,不能在肺中与吸入的清气相合生水,就当用升补的药,如玉液汤,方中黄芪益脾补气,配葛根可升元气;山药、知母、天花粉补阴生津,鸡内金健脾强胃,助化糖质;用具有酸收之性的五味子,固肾封关,诸药共取补阴化气,导元气上升以达止渴之功。中消多用调胃承气汤,但临床应用时用法苛刻,需在“右部脉滑且实”时方可用,书中更是立言“误用承气下之则危不旋踵”。若患者虽有多食易饥的表现,但一时不食便出现心中怔仲,脉象微弱,此时多因胸中大气下陷,导致中气下陷,故应多用升补气分的药,辅以收涩与健补脾胃的药,如“升陷汤”。有湿热郁于中焦而有口渴的患者,可用苍柏二妙散或丹溪越鞠丸。下消多用八味肾气丸,张氏考证《金匮要略》中治男子消渴“饮一斗溲亦一斗”后,发挥八味丸为汤剂,遵临症之凉热虚实,改地黄或为熟地或为生地,桂或为肉桂或为桂枝,药量随症加减,治疗女子消渴,效果显著。认为对于真火衰微、脾胃湿寒导致的消渴应重用桂附。
张氏又立“滋膵饮”一方治疗消渴,其方取诸家之长。以黄芪为主药,助脾气上升,散精气于肺;取肾气丸的精髓,以地黄济肾中真阴,又能上润肺燥,搭配萸肉共取酸收固肾的作用;取玉液汤的大意,以山药补脾固肾,治小便数,再取其白入肺,可润肺生水而止渴;《黄帝内经》载“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送服猪胰子,取其属血肉有情之品加以以物补物的思想,补人之膵脏(胰腺)之不足。张氏看到诸多医家有对鸡内金治疗消渴的理论记载,临床应用后提出鸡内金为化食的物品,有治消渴功效。
纵观“治消渴方”全篇,处处体现着张氏“临症加减变化、不拘一格”的用药思想,取古今医家之长,用药时按病人的虚实寒热随症变化。其发扬前人之先见,提高临床疗效,创新性地将八味肾气丸用于治疗女子消渴,并用猪胰子治疗消渴。
张氏记载的方药多是毕生所悟,用之多验。现举一案:李某某,女,62岁。糖尿病病史8年余,口服西药治疗6年,胰岛素治疗2年,血糖波动较大。现见口干,多饮,多尿,易疲劳,精神倦怠,饮食、睡眠、大便尚可,舌质红,舌苔薄黄,脉细数。诊断:消渴,气阴亏虚、肺脏燥热。治宜益气养阴,消热润肺。予加减玉液汤:黄芪 30g,山药 20g,葛根 10g,五味子 15g,天花粉 20g,知母10g,鸡内金 15g,黄芩 10g。每日1剂,并嘱患者注意饮食、运动。服药7天后,欣然来报,上述症状明显好转。后原方加减20余剂,上述症状消失,血糖平稳。
4 总结
张氏深入发掘中医基础理论宝库,“治消渴”篇中多处体现了张氏对《黄帝内经》的内容及精髓的继承与发扬。其衷中参西,通过自身学习及临床体会,努力寻求中西医结合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最终目标,开辟了中西医结合的先河,提出的消渴与糖尿病的关系,对后世学者更是裨益无穷。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156-159.
[2]赵 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5.
[3]扁 鹊.难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4.
[4]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207.
[5]任继学.任继学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