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从业人员职业病风险的构成因素分析
2013-01-24吴琪琪蔡福满冯棠棠林佳佳卓斐斐范巧云张婵琼
吴琪琪蔡福满冯棠棠林佳佳卓斐斐范巧云张婵琼
(1 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 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企业从业人员职业病风险的构成因素分析
吴琪琪1蔡福满1冯棠棠1林佳佳1卓斐斐1范巧云1张婵琼2
(1 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 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本文分析了企业从业人员职业病风险的高温、粉尘、噪声和生产场所设计等环境因素,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等个人因素,企业防护措施、企业自我管理和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等组织管理因素,以及化学性、生物性和物理性等职业自身因素,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企业;职业病;风险因素
根据“卫生部通报2010年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和2011年重点工作”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新发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23812例,急性职业中毒617例,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其他职业病1394例。上述数据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病风险仍然为当前影响我国部分劳动者健康并导致他们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素[1]。因此,如何做好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职工健康,是当前职业卫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就企业从业人员职业病风险的构成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环境因素
1.1 高温
目前在我国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和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等车间,以及火力发电厂和锅炉房等环境,气温高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而在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时,形成湿热环境。另外,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中,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虽然热辐射强度较低,但其作业的持续时间较长,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形成高温、高湿、热辐射的作业环境。上述环境长时间的工作史较容易导致从业人员出现中暑性职业损害[2]。
1.2 粉尘
我国煤炭、冶金、有色等矿山和建材、铸造、石粉加工、玻璃制造等工厂是容易产生粉尘的地方。尘肺是目前我国病例数最多、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病患者常常由于疾病因素导致劳动年限显著缩短,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身心健康严重受到损伤,甚至危及生命,从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损失[3]。
1.3 噪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工业类型的逐步转变,机械作业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机械噪声逐渐成为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较为突出的一种。职业噪声接触是目前我国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波及范围和接触人群广,其所导致的职业性听力损伤已成为继尘肺病之后的第二位职业病危害[4]。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可以使从业人员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进而使听力减弱,并最终发生职业性耳聋外,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而女性长期暴露者还会引起月经周期紊乱、卵巢功能失调等表现[5,6]。
1.4 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
一些企业没有按照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场所设计,比如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与毒性小的没有隔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没有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或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没有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机械通风装置的进风口位置,没有设于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没有合理布置,出现气流短路;热源位置没有布置在便于采用各种有效的隔热措施和降温措施地方。
2 个人因素
2.1 企业负责人责任意识不强
一些企业主把职业卫生方面的投入看作是没有效益、纯消耗性的投入,片面地把职业卫生投入和企业的效益对立起来。比如有的企业为了应付检查或满足国家法律的要求,在职业病防治的硬件上投入了相应的设备后,仅仅为了节省运转费用就把这些设备闲置。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得企业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入,极大地削弱了职业病防治工作力度,从而影响职业病防治效果[7]。
2.2 从业人员防范意识缺乏
近年来随着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许多企业一线从业人员大多来自这些农村劳动力。该人群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流动性大、自我保护意识亦相对较差,该人群为了迅速摆脱贫困,往往无暇顾及这些企业的环境质量、科技含量、职业病防治、劳动用工制度等情况,再加上缺乏职业培训经历及不了解生产中相应的防护知识,是职业病高发的人群[8]。
3 组织管理因素
3.1 企业防护措施缺乏或效果不佳
一些有毒有害作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比较缺乏或者已有的防护措施运行状况一般,未进行日常维护,如排风扇不运转或部分不运转等;虽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但一般均为棉线手套、普通耳塞、工作服和棉纱口罩等,不能有效防尘防毒;缺乏应有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洗眼器、喷淋设备、应急箱等。上述情况往往满足不了预防、控制和消灭职业病危害的需要[9]。
3.2 企业自我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企业尤其一些中小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方面相当薄弱,一些领导急功近利,组织管理混乱,短期行为严重,缺乏相应措施来加强安全管理。如没有设置组织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有害告知落实不到位,职业性健康体检率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没有建立,从而导致职业病成高发态势[10]。
3.3 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缺位
一些企业,尤其一些个体企业规模小、投资少、回报高,因此发展速度较快、分布也较广,且很多小企业地处偏僻角落,生产隐蔽,不易被发现,往往是职业卫生监管的薄弱环节。同时,由于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一些卫生监督机构未设立职业卫生监督科室和专职人员,再加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卫生监督经费和设备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取证工具和现场检测设备,影响了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导致职业卫生监管缺位现象较严重[11]。
4 职业自身因素
4.1 化学性因素
一些农药、塑料、印染、皮革、造纸等工业容易产生氯气、光气、二氧化硫、甲醛、氯化氢、氨等刺激性气体,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中一些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12]。部分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容易产生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甲烷等窒息性气体,这些化合物进入机体后,可使全身组织细胞缺氧,临床上出现神经系统受损为主合并多个系统受损的中毒表现。另外,冶炼、印染和皮革加工等行业中会有铅、汞等金属类毒物以及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毒物的产生。
4.2 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指容易对从业人员健康产生威胁的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因素。如引起皮革、畜产品加工等工人职业性炭疽的炭疽杆菌,引起森林工作者职业性森林脑炎的是由蜱传布的一种森林脑炎病毒,饲养猪、牛的农民容易感染的急性丹毒传染病则由丹毒杆菌而引起[13]。
4.3 物理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主要指振动、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等。比如循环压缩机转动,锻锤、风锤等风动工具等容易产生振动危害;高频热处理时的高频电磁场,电焊、氩弧焊、等离子焊时产生的紫外线,加热金属、玻璃时产生的红外线;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如料位计的γ射线等容易产生电离辐射危害等则属于非电离辐射危害[14]。
综上所述,企业从业人员职业病风险是涉及职业环境、个人因素、组织管理以及职业自身等在内的诸多因素的结果,而且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病新的风险因素将不断出现,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在制定从业人员职业病防治政策和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时,应多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蔡福满,姜丽萍,王世泽,等.某市私营企业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人群职业卫生知识和态度与行为的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27(3):160-162.
[2] 杨国瑾,秦宏.职业性重症中暑三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24(8):507-508.
[3] 杨汝艳,张士军,霍亚平,等.2010年某矿企业110名尘肺病患者的健康状况[J].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47-1448.
[4] 王晓莉,王彦萍,张婷婷.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2011,38(1):68-69.
[5] 梁红,朱林平,黄剑兰.某炼钢厂150名职业性噪声接触女工健康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2,28(14):1679-1680.
[6] 黎丹倩,朱林平.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职业与健康,2011,27(11):1301-1302.
[7] 魏伟奇,缪剑影,陈建龙,等.中小企业建立规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2):174-176.
[8] 蔡福满,陈晋,许芳芳,等.某私营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职业卫生知识和态度及行为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9(3):219-221.
[9] 顾永生,汪亮,周雪明,等.昆山市锦溪镇328家不同性质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1,27(7):739-741.
[10] 李盛,王金玉.兰州市中小企业职业卫生问题[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10):955-956.
[11] 许乐君.苏南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监管现状与对策探讨[J].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29-2030.
[12] 何雅晖.职业中毒事故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 24(8):511.
[13] 邴玉艳,安春丽.生物因素所致农民职业病[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13(2): 6-8.
[14] 郭荣华,康智忠,王诗斌,等.工业探伤室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2012,21(1):71-78.
;R135
A
1671-8194(2013)20-0373-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88002),温州医学院2012年学生科研重点资助项目(wyx201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