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癌14例临床分析
2013-01-24臧运平
臧运平
(诸城市辛兴卫生院,山东 诸城 26221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癌14例临床分析
臧运平
(诸城市辛兴卫生院,山东 诸城 2622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本院 2006 年 9 月至 2011 年 9 月 14 例均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甲亢并发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本组甲亢并发甲状腺癌 14 例(13.33%),其中为乳头状腺癌 13 例(12.38%),滤泡状腺癌 1 例(0.95%)。术前 B 超检查有结节的 11 例患者与术中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 2 例。癌灶左侧 6 例,右侧 8 例,无双侧癌;12 例癌灶直径< 1cm,2 例患者癌灶直径>1cm,均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随访均无死亡与复发患者。结论 原发性甲亢并发甲状腺癌术前不易确诊,大部分经过病理检查确诊,根据患者病情状况给予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均会取得良好的预后。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症;甲状腺癌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以往人们认为甲亢并发甲状腺癌发生率与普通人群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基本相同[1]。普通人群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约为0.6%~1.6%,但近些年,经过临床统计,接受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并发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已为2.6%~9.8%,且发生率呈逐年上涨趋势[2]。由于甲亢患者大部分采取非手术法进行治疗,所以,全面了解甲亢并发甲状腺癌相关内容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对本院14例均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甲亢并发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甲亢患者10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原发性甲亢,均出现怕热、多汗、多食、心悸、消瘦及心烦等临床症状,TT4>155nmol/L,TT3>3.2nmol/L,TSH≤3.5Mu/L。其中14例合并甲状腺癌,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22~63岁,平均(45.2±3.8)岁。其中合并乳头状癌13例(12.38%),滤泡状癌1例(0.95%)。双侧甲状腺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肿大,Ⅱ度肿大8例,Ⅲ度肿大6例。术前B超检查显示均为“火海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11例患者显示均有<1.5cm的结节。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使用碘剂5~15d,平均(8.2±0.6)d。并口服甲硫咪唑及普萘洛尔或氨酰心安。做好术前准备,症状得到控制后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结节患者1例与术前B超检查有结节的11例患者均进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结果证实均为甲状腺癌,均采用患侧腺叶全切术、峡部切除术、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及患侧颈深淋巴结与颈前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证实另外2例为甲状腺癌,1例在术后2周进行再次手术治疗。14例患者术后均终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605),并定期监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2 结 果
2.1 发病率
2.2 病理结果
本组105例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甲亢患者,合并甲状腺癌14例,发病率为13.33%,其中为乳头状腺癌13例(12.38%),滤泡状腺癌1例(0.95%)。
随访6个月~5年,平均(2.9±0.7)年。14例甲亢并发甲状腺癌患者均无死亡,无复发。
第一阶段,人与兽鸟合体形象。这在中国的神话中有许多记载,比如《列子·黄帝》云:“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首人身,牛首虎鼻。”第二阶段,人兽分离,人是人,兽是兽。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兽虽分却相关、相连,另一种人兽彻底分离,不相关不相连。良渚的“神人兽面纹”显然属于第二阶段中的第一种情况。这幅图案中,人的形象是独立的,完整的,兽与鸟并不构成人体中的一部分,只是兽首为人手所执,鸟背为人所骑,因此而显示人与兽鸟相关、相连。
2.3 随访情况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的病变而造成的甲状腺毒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女性发病率较高,约为男性发病率4~8倍[3]。其主要病因为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4]。
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甲亢,术前B超检查有结节的11例患者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1例,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2例。报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合并甲状腺癌14例,癌灶为左侧6例,右侧8例,无双侧癌;12例癌灶直径<1cm,2例患者癌灶直径>1cm,均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2例再次手术治疗患者的病理结果均未发现癌灶。
3 讨 论
编码驱动的英汉学习型词典名词条目深度描写研究 ……………………………………………… 乔丽婷(5.28)
以往一直认为甲亢患者不易发生甲状腺癌,两者相互排斥。但近些年临床实践中发现甲亢患者并发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促甲状腺激素(TSH),已知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内存在TSH受体,但是人类发生甲状腺癌和TSH过度刺激有无相关性尚不能确定,也是当今存在争议的观点之一,相关资料显示,3468例甲亢患者分别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31I放射治疗、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结果显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甲亢患者发生恶性病变机率明显高于其他治疗,认为TSH水平上高是其主要发生原因[5]。而部分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甲亢患者TSH水平较低,使用TSH进行解释不合理,TSH水平增高可能与甲亢并发的甲状腺癌相关[6]。
利用GRNN网络进行的瓦斯涌出预测结果接近实际值,最大误差仅有8%左右,可以用于瓦斯涌出量预测的实际生产中去[6]。在整个网络的训练中,GRNN网络需要调整的参数只有一个光滑因子,因而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可以更快地训练出合适的网络。在调用GRNN网络时,需要输入的设计参数只有一个扩展常数,使得网络的形成受到的人为主观影响较小,使得在预测中有更大的优势。
并发甲状腺癌患者的若具有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经B超、CT、MRI检查易诊断,但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甲亢的症状可能将甲状腺癌症状覆盖,实验室检查也不易确诊。相关报告显示,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FNAB)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的重要方法之一[7]。FNAB可使原发性甲亢并发甲状腺瘤的诊断率提升,但FNAB不能维持较高的准确性,且需要临床与病理学医师密切配合,甲亢初期可能未出现结节,本组术前B超检查仅显示11例有结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切片需准确分清左右侧,便于术后证实为并发甲状腺癌的处理。
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T、APTT水平较对照组高,FIB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手术治疗均为甲亢与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但两者在治疗上存在原则性的差别。原发性甲亢常规手术治疗常常采取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为了避免复发,术后应依据患者血清T3、T4水平,适当给予甲状腺素。甲状腺癌常常采取根治术治疗,术后给予大剂量的甲状腺素。由于术前与术中不能对甲亢并发甲状腺癌确诊,只能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术,若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对残余的甲状腺组织是否进行二次手术切除,也是当今较有争议的话题之一。李小兰等文献显示,甲亢合并甲状腺癌大部分为高分化型癌,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不需进行再次切除术。病理检查证实,癌灶直径<1cm、单发、腺内型患者不需及时进行再次切除术,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密切观察,如果发生复发,应进行根治性切除术。本组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证实有2例为甲状腺癌,1例在术后2周进行再次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其以反馈性地抑制腺体增生,避免复发,所以,笔者认为对残余的甲状腺组织是否进行二次手术切除,既要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又要坚持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抑制药物治疗,定期进行颈部彩超复查。随访显示,本组14例患者均未发生甲亢、甲状腺癌复发现象,甲状腺癌无转移,原发性甲亢并发甲状腺癌与单纯甲状腺癌的预后相比较,前者预后较优,可能由于原发性甲亢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为T淋巴细胞浸润,而T细胞对免疫原性肿瘤细胞生长可有效控制。
[1]王俊峰.甲状腺微小癌26例诊治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 (7):27-28.
[2]李定文.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探讨[J].当代医学,2010,8(21):53-54.
[3]赵章树.甲状腺癌214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2, 24(4):69-70.
[4]王吉好,王晓东,孙丽军.甲状腺癌10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0,16(7):100.
[5]钱丽萍.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11例误诊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5):114-115.
[6]孙利.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9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78-479 .
[7]赵瑛,王金锐,王建华.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诊断现状[J].医学综述,2010,16(6):41-43.
R736.1
:B
:1671-8194(2013)04-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