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融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2013-01-24孔玉英
孔玉英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长期困扰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年来,医学上运用针灸、推拿、按摩、静点脱水和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治疗时间长,治愈不彻底。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脊柱不稳定,术后可能并发粘连、瘢痕等所致的神经性疼痛,患者不易接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一种新型非血管介入技术、国内新展开的一项微创手术——臭氧消融术,已悄然兴起,它的优点是创伤小、出血量极少、无明显副作用、痛苦小,具安全、经济、疗效显著等特点。近年来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有较多报道,并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应用臭氧消融术后病人康复期如何护理方面报道较少。我科通过3000多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消融治疗,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患者的康复护理方面也总结出不少临床经验和护理成果。笔者认为,臭氧消融术后病人的康复是临床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病人从治疗到痊愈的全过程。若康复护理得当,就能大大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使患者早日康复。下面介绍一下护理体会。
一般根据术后时间将臭氧消融术后护理分为三期,即初期、恢复期、康复期。
1.初期:即软组织愈合期(1~7d)。由于穿刺、药物和臭氧的注射所产生轻度的软组织损伤,在1周内即可恢复。此期病人多数可有腰部、臀部肌肉的酸痛不适,部分患者可感觉类似术前的腰腿疼痛和麻木。术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4h。可以根据患者的感觉选择合适的卧床姿势(仰卧或俯卧),使腰部得到充分的休息。除必要的日常生活外,尽量减少活动。坐立或直立行走时,腰部应佩戴好腰围,固定腰部。为防止可能出现的感染,遵医嘱常规静脉输入广谱抗生素,做好三查七对,观察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腰腿疼痛难忍时,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对于有神经根水肿的患者,应用脱水药(甘露醇或β-七叶皂苷钠)和营养神经药(胞二磷胆碱),特别注意脱水药不能渗透血管外,防止组织坏死,保证药液规定时间(30min),使其充分发挥药效。
2.术后恢复期(8~30d):此期被氧化的髓核组织开始萎缩,神经根炎症逐渐消退,但突出物尚未完全回缩,患者感觉症状好转或仅有轻度的腰部酸胀和麻木。往往误认为疾病已经痊愈,日常生活和工作进入正常状态。其实此期任何增加腰椎间盘负荷的因素都有可能诱发临床症状,甚至导致症状较术前加重。此期临床药物用量逐渐减少并可停止。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宣教和指导,给病人讲解腰椎椎体与间盘的结构,休息时最好卧硬板床,起床时应佩戴好腰围固定腰部,腰部活动幅度不可过大,避免腰部过伸或过屈,避免长时间的行走或坐立,绝对不可以久蹲、背负或搬运重物。指导患者打喷嚏或咳嗽时用两手护住腰部,身体稍前倾,这样可使腹压减轻,减少对腰椎间盘的压力。此期由于治疗时突出物的部位和性状或穿刺位置欠佳,导致髓核氧化不全、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时,可考虑进行第二次臭氧消融治疗,病情重者可治疗3~5次。
3.术后康复期(30d以后):此期髓核组织开始降解,降解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氧化的范围和程度。氧化彻底的髓核在术后3个月可以达到完全降解,否则降解时间延长。部分患者髓核降解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影像学上观察到的间盘还纳时间更长,一般在1年内可以有明显变化。症状改善显著的患者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腰背肌锻炼,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步行和游泳锻炼,并可以恢复轻体力工作。
臭氧髓核消融为目前国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先进医疗技术,护理工作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有新的知识认知和提高。康复医学在我国已经有20年的历史,而康复护理学则刚刚起步,康复护理既要懂得护理学又要掌握康复学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时代护理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医疗服务、为患者服务。通过臭氧消融术后病人康复期的护理工作,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了患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让社会重新认识了护士的形象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