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留置肛管的护理
2013-01-23李银玲
李银玲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广东广州 510800
大便失禁留置肛管的护理
李银玲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广东广州 510800
目的 观察留置气囊肛管在大便失禁护理中的运用。方法 将86例大便失禁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留置气囊肛管,持续肛管引流;对照组采用留置普通肛管,持续低负压引流。观察两组引流效果、肛门周围皮肤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引流有效率为67.4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留置气囊肛管能更有效地保护腹泻、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的皮肤,也解决了危重患者腹泻、大便失禁护理的难题。
腹泻;大便失禁;留置肛管;护理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常因重症中毒、昏迷、颅脑外伤及脊髓损伤等,导致支配肛门括约肌控制功能发生障碍,肛门括约肌松弛,胃肠道功能紊乱,或消化道大出血,或由于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胃肠道内菌群失调而引起大便失禁,造成水样或糊状便、血便流出,使肛周长时间受理化因素刺激,引起红肿、湿疹、皮肤溃烂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增加患者感染概率,也增加护理工作量和护理并发症,使护理满意率下降[1-3]。本科采用26号气囊肛管用于腹泻、大便失禁呈水样或糊状危重患者的肛管引流,并与普通肛管引流为对照,现将应用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ICU病房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大便失禁患者共计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 25~76 岁,平均(43.23±7.44)岁。留管时间 1~11 d,平均(4.02±0.76)d;对照组男 23 例,女 20 例。年龄 26~75 岁,平均(44.38±6.65)岁。留管时间 2~11 d,平均(4.62±0.76)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 选用广州维力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6号双腔气囊导尿管作为留置肛管。广东清远悬城医用橡胶制品厂生产的普通肛管;广州番禺医疗用品厂生产的一次性负压引流瓶,手套、石蜡油等。
1.2.2 操作步骤 观察组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向患者解释说明以取得合作,温水洗净肛周并擦干。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臀下垫橡胶单及中单。护士戴手套,先用注射器向导管气囊内注入15~20 mL空气,检查导管气囊有无漏气破损后放气;暴露肛门,将导管前端涂润滑油,插入肛门内15~20cm,在气囊管注入30~35 mL注射用水,然后再将肛管主体轻轻往外拉,使膨胀的水囊完全卡在肛门括约肌的上方,确定肛管未脱出后,在肛管末端接上一次性引留袋来引流稀便;如果患者大便比较粘稠,引流不畅,将肛管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相连接可快速有效地吸出肠内稀便。对照组使用普通肛管,用胶布交叉将肛管固定于骶尾部,在肛管末端均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瓶,处理方式同观察组。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其留置肛管前后进行相关护理,具体如下:
1.3.1 患者留置肛管前的评估 腹泻、大便失禁成水样便或糊状便时方可使用;大便有渣及硬结因容易堵管,故不宜使用。对清醒的患者在留置肛管前告知留置肛管的目的,解除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1.3.2 患者留置肛管后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注意肛管安置后,大便有无从肛管以外的地方溢出或发生侧漏。如发生侧漏,应及时清理,并分析其原因。通常侧漏的原因可能与肛管堵塞、水囊注水量不够、患者肛门括约肌过于松弛等有关。如有堵塞,重新更管;如为肛门括约肌过于松弛引起,可考虑在水囊管再加注入5~10 mL注射用水,将肛管主体轻轻往外拉,让水囊更紧密地卡在肛门括约肌的上方,填塞松弛的肛门,可有效地控制大便自肛门外溢,防止或减少侧漏;另外水囊注水量不够也可以发生侧漏,因此留置肛管前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做好水囊注水量的评估,如个体瘦小者注水量以30 mL为宜,如个体比较大而肥胖者注水量以35~40 mL左右为宜;将引流管妥善固定,避免牵拉滑脱。保持引流管通;定时离心挤压引流管,防止堵塞。每4~6小时 放水囊水1次,每次15~30 min,防止因水囊压迫时间过长而损伤肠壁。当患者的大便质地变硬,很难引流出时再拔除肛管可以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皮肤。
1.4 临床观察指标
(1)引流效果:引流是否顺畅、大便有无溢出、导管有无滑脱。(2)肛门周围皮肤反应情况:皮肤潮湿红肿、湿疹、皮肤溃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引流效果比
观察组引流有效率86.05%,对照组引流有效率67.44%,观察组引流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引流效果比较(n)
2.2 两组肛门周围皮肤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肛门周围皮肤反应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肛门周围皮肤反应情况比较(n)
3 讨论
对腹泻、大便失禁成水样或糊状便危重患者,传统的护理措施主要是便后及时清洗肛周及会阴部,及时更换床单,由于清洗的次数多,患者较为痛苦,且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近10多年来,不少护理人员为了解决这个护理难题,不断探索,从最初的自制气囊肛管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护理[4],到气管插管作留置肛管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护理[5],再到一次性气囊导管在大便失禁患者的临床应用[1],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几年来笔者通过借鉴和临床实践,选择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作为留置肛管。它的优点是肛管为无菌医用一次性硅胶管,肛管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质地光滑柔软,水囊弹性好,对肠管压迫少,对肛门和直肠壁的机械刺激小[6],肛管的气囊充液后,恰好卡在肛门括约肌的上方,更能有效地贴附于肠道,延长肛管留置时间,保证肛管的留置效果;另外,水囊对肠道具亲和性,对肠道的压力平均,不会因为局部的压力太大而造成肠壁的损伤;有效避免了粪便的流出和肛管滑脱;拔除肛管后,肛门括约肌恢复良好[7]。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43例大便失禁危重患者患者留置气囊肛管前后进行相关护理,其引流疗效和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明,表明其能有效引流稀便,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了因粪便对患者肛周皮肤理化因素刺激而引起的红肿、湿疹、皮肤溃烂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减少患者感染概率,亦解决了大便失禁护理的难题[8]。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1]王明明,黄敏容.一次性气囊导管在大便失禁病人的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6):35-36.
[2]杨春玲,赵玉敏.ICU患者腹泻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868-869.
[3]胡晓燕,谢正秀.大便失禁的研究概况与护理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2):555-558.
[4]王珏.自制气囊肛管在大便失禁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护理杂志,1999,13(1):44.
[5]史甜,柏基香,谢金兰,等.气管插管作留置肛管与普通肛管效果对比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2):43-44.
[6]罗伟香,陈晓莉.带气囊肛管的滴液式灌肠器应用于肝性脑病保留灌肠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52-2155.
[7]毛秀莲,王翠琴,胡梅荣,等.气囊导管对大便失禁危重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6):655-656.
[8]黄海华.气管导管持续引流用于腹泻患者的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1(8):34-35.
Nursing research of indwelling anal canal on fecal incontinence
LI Yinling
Intensive Care Unit,Gua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8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nursing research of indwelling anal canal on fecal incontinence.MethodsEighty-six cases of fecal incontinenc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balloon anal canal,continuing anal canal drainage;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emaining common anal,continuing low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The effect of drainage and anal surrounding skin re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drainag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05%,the control group was 67.44%,th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perianal skin injury incidenc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balloon anal canal could more effectively protect diarrhea fecal incontinence patient perianal skin,which also solve the nursing problem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 diarrhea and fecal incontinence.
Diarrhea;Fecal incontinence;Indwelling anal;Nursing
R47
B
1674-4721(2013)04(b)-0114-02
2013-01-30 本文编辑:袁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