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膦酸二钠联合陀螺刀放疗对脊柱骨转移癌疼痛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3-01-23李配德蔡海波邹红芬柴樱丹
李配德 蔡海波* 邹红芬 柴樱丹
(宣威云峰医院,云南 宣威 655426)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陀螺刀放疗对脊柱骨转移癌疼痛治疗的疗效分析
李配德 蔡海波* 邹红芬 柴樱丹
(宣威云峰医院,云南 宣威 655426)
目的 探讨帕米膦酸二钠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对脊柱溶骨性骨转移癌所致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均给予使用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60 mg,加入500 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4h。每4周给药1次,共3次。第一次使用帕米膦酸二钠后1周,给予陀螺刀放疗,总剂量50~55GY,3.5~4.5GY/次,8~12次。结果 有效率为84%,疼痛缓解时间显效快,毒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陀螺刀放疗治疗脊柱溶骨性骨转移疼痛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帕米膦酸二钠;陀螺刀放疗;脊柱骨转移;疼痛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5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病程中发生,最常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肾癌等,脊柱是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1]。由此带来的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和骨髓抑制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可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核素治疗、双膦酸盐类及三阶梯止痛药物等治疗疼痛,以期减轻骨骼受累,改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CT、MRI、核素骨扫描等检查之一提示有脊柱溶骨性骨转移,并同时伴有相应部位中度或以上骨痛;血清钙值不低于正常值下限;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无明显异常;KPS评分≥70。
1.2 对象:25例患者,其中15男例,女10例,中位年龄52岁。肺癌16例,结直肠癌7例,乳腺癌2例。
1.3 治疗方法: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60 mg,加入500 mL生理盐水内,静脉滴注4h。每4周给药1次,共3次。第一次使用帕米膦酸二钠后1周,给予陀螺刀放疗,总剂量50~55GY,3~3.5GY/次,10~12次。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查电解质、血常规、肝肾功能和血糖等。
1.4 疗效及不良反应:判断标准按WHO癌痛分级:0级为无痛;I级为轻度疼痛,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Ⅱ级为中度持续性疼痛,生活和睡眠受干扰,需用镇痛药;Ⅲ级为重度疼痛,强烈持续性剧痛,生活和睡眠受严重干扰,需用镇痛药治疗。显效:疼痛程度减轻≥2级差;有效:疼痛程度减轻≥1级差;无效:疼痛程度减轻<1级差或不变或加重。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按WHO标准评价。
2 结 果
2.1 疗效: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治疗后止痛起效时间5~8d,中位止痛起效时间6d。
2.2 不良反应:毒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主要表现为发恶心等,经对症处理能缓解。
3 讨 论
骨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为脊柱,其次是骨盆、肋骨、颅骨及长骨。其病理多可变现为成骨性和溶骨性,成骨性骨强度降低少,疼痛不明显,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概率低[2];溶骨性改变因正常骨结构破坏从而引起疼痛、病理性骨折、肢体功能丧失、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和骨髓抑制等骨相关事件,造成患者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的目的是疼痛的足够控制、预防或减轻脊髓压迫、预防病理性骨折,维持神经功能。
有报道显示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与肿瘤部位有关,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生存期长于肺癌,治疗应依据原发病变、转移病变的范围等制定[1]。
手术、化疗和放疗是目前治疗脊柱骨转移癌的三种主要手段,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决定患者的治疗方式,如何选择?原则是最优的疗效、最小的不良反应。手术内固定治疗骨折以及骨折高危者,缓解疼痛、保持功能有效,但疗效是暂时的。
临床上普遍采用二膦酸盐如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其与骨有高度亲和力,能优先被转运到骨形成或吸收加速的部位,其上的R1基团与骨吸收活跃处的骨矿化基质结合,随后通过细胞吞引作用被具有破骨作用的破骨细胞选择性吸收,并选择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转移,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骨吸收;该类药也可产生ATP类似物,直接引起细胞的凋亡[3],从而治疗骨破坏,延缓病理性骨折的发生;配合局部的放疗,可较长期缓解疼痛。其主要毒副反应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多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能很快缓解。
放疗是大多数脊柱转移患者的首选,通过直接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增加胶原蛋白合成,生成大量血管纤维基质,成骨细胞活性增加形成新骨,达到根治的目的;同时可以减轻局部水肿、充血等非细菌性炎性反应,改善疼痛及压迫症状。。多项对照射剂量及剂量分割的研究表明对于化疗敏感的患者应给予更高的剂量,可获得更高的局部控制率,但是对增加了脊髓和马尾功能的放疗损伤风险[1,4]。放射治疗的原则是既消灭病灶,又保护正常组织少受损伤,随着立体定向放疗技术的出现,能够给予传统外放疗技术无法实现的肿瘤高剂量照射。
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简称“陀螺刀”,通过几何聚焦将钴-60发射的能量较低的众多伽玛射线,引导、准直、限束,形成治疗剂量的剂量场(焦点),把病变组织在定位系统的引导下置于该处,毁损病灶,焦点以外的正常组受到的照射少或仅为瞬间照射,具有剂量分布集中、靶区周边剂量梯度变化大、靶区周边正常组织剂量较小的优势,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依从性好,对于脊柱骨转移癌可作为首选放疗方式。因治疗病例尚少,剂量的给予如何才最优?需要更多病例及研究总结。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陀螺刀局部放疗,治疗脊柱骨转移癌的疼痛的疗效好,预防骨骼病症,改善或维持神经功能、恢复脊柱结构完整性,并可有效保护对射线敏感的脊髓及邻近组织或器官,损伤小,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好,依从性高。
[1] 谷铣之,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191.
[2] 孙燕.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27.
[3]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治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96.
[4] 孙燕,赵平,吴孟超,等.临床肿瘤学进展[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053.
R969
B
1671-8194(2013)22-0155-02
*通讯作者:E-mail: XP85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