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与双螺旋CT在鼻骨骨折中的误诊和漏诊对比分析
2013-01-23陈柏灵梁伟强冯伟龙刘北利
陈柏灵 梁伟强 冯伟龙 刘北利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中医院放射科,广东 江门 529100)
DR与双螺旋CT在鼻骨骨折中的误诊和漏诊对比分析
陈柏灵 梁伟强 冯伟龙 刘北利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中医院放射科,广东 江门 529100)
目的 通过DR双侧位片和双螺旋CT横轴位、冠位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对比,分析鼻骨骨折的误诊和漏诊原因。方法 50例鼻部外伤患者均行DR双侧位片和双螺旋CT横轴位、冠状位扫描及三维重组检查。结果 DR双侧位检查,误诊和漏诊22例。双螺旋CT横轴位检查,误诊和漏诊9例;再行冠状位检查及三维重建后,诊断准确率100%,无1例误诊和漏诊。结论 对于面部外伤疑鼻部骨折患者,DR双侧位片只应作简单快捷的初步检查,CT横轴位、冠位检查是鼻骨骨折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同时进行三维重组图像处理,多断面、全方面立体观察鼻部骨结构,可避免误诊和漏诊。
鼻骨骨折;DR;双螺旋CT;误诊;漏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放射科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明确鼻面部外伤患者,共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7~62岁(平均23岁);病种以拳击伤及车祸伤为主。临床表现为眼眶、颌面部肿胀,鼻出血,鼻部变形,鼻腔堵塞,眼部表现为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皮下瘀血,头痛等;部分病例触诊有骨擦音,鼻部塌陷变形。
1.2 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YSIO型DR(Digital radiography,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及美国通用公司HISPEED型双螺旋CT(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 technique,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分别鼻部DR采取俯卧头部标准双侧位像再进行影像后处理及CT横断位扫描:患者仰卧,以听眶下线为基线扫描,层厚、层距2mm。冠状位:患者头部后仰,中心线与鼻骨走向平行,扫描范围从鼻尖至上颌窦后缘,层厚、层距2mm。对复杂的鼻骨骨折还进行三维重建。
2 结 果
DR双侧位检查,把不伴移位的线型骨折的3例,误诊为无骨折;把伴有移位的线型骨折的6例,判断为可疑粉碎骨折与粉碎骨折各3例;把粉碎型骨折的10例,误诊为线型移位骨折5例,其中另5例为复合骨折不能判断;把无骨折的1例,误诊为线型骨折;鼻额部骨折漏诊,没有发现的有2例。(DR误诊15例,误诊率30%;漏诊7例,漏诊率14%;误漏诊共22例,误漏诊率44%)。双螺旋CT横轴位检查,把鼻骨孔与鼻颌缝误诊为骨折各5处;把鼻中缝误诊为骨折2处,把鼻骨发育异常误诊骨折1处,鼻骨单侧无移位横行骨折漏诊1例。(CT误诊8例,误诊率16%;漏诊1例,漏诊率2%;误漏诊共9例,误漏诊率18%)。双螺旋CT再行冠状位检查及三维重建后,诊断准确率100%,无1例误诊和漏诊。
3 讨 论
3.1 鼻骨为成对的不规则形骨板,位于两侧上颌骨额突之间,上缘与额骨鼻突相连形成鼻额缝,下缘游离,左右两侧鼻骨间相连,形成鼻骨间缝,外缘与上颌骨额突相连,形成鼻上颌缝。鼻骨上厚下薄,上窄下宽,骨折多发生于下1/3的部分。鼻骨的中下部有一小孔,为鼻骨孔,内有动、静脉与神经通过,鼻骨孔影像出现率为70%,CT横断扫描表现为纵行线样骨质不连续[1]。鼻区骨结构复杂且骨质较薄,外伤后容易骨折,鼻区骨折占外伤后面部骨折的59.3%[2]。
3.2 鼻区的外伤疑骨折者过去多采用鼻骨侧位片,近年来,随着DR的临床应用,照片的密度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窗技术,可以显示不同密度范围的组织,但是仍然为一左右重叠的复合平面图像。本组病例采用DR进行鼻骨双侧位照片,在诊断分析过程中,仍有较多误诊与漏诊;造成DR平片误诊、漏诊的技术因素、人为因素较多,主要的有以下:①外伤患者鼻区软组织裂伤、出血、肿胀及鼻腔内填塞物与外包扎物,造成重叠致图像显示不清;②重伤患者不能配合检查造成投照体位不正,鼻骨与附近面部颅骨相重;③鼻缝DR表现为线形低密度影,当发育异常或投照体位不正时难与骨折鉴别;④鼻骨内面有纵行与斜行的筛前神经和血管压迹,DR侧位片表现为条纹状羽毛状及蜂窝状影,误为骨折[3];⑤由于图像重叠,对于鼻骨骨折是单侧还是双侧,单发还是多发难以定性;⑥由于不能空间定位,对于骨折移位程度,粉碎性骨折片数不能定量分析;⑦对于鼻骨骨折是否合并有鼻中隔,上颌骨鼻突及眶内侧壁等复合类型骨折不能确定。
3.3 双螺旋CT检查应用到鼻部外伤后,由于其密度分辨率的提高与解决了图像重叠显示的问题,使得对鼻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单纯CT轴位、冠状位,有时仍可能产生误诊、漏诊。单纯CT轴位可以清晰显示鼻颌缝、鼻间缝以及鼻骨、上颌骨额突之横截面,有利于骨折的类型及程度诊断。但对横行骨折线显示不佳易漏诊,但在鼻骨冠状位扫描得到满意显示。单纯CT冠状位可以清晰显示鼻额缝、鼻间缝,由于鼻颌缝同基线夹角小,在分辨鼻骨及上颌窦突上不如轴位,尤其鼻骨近段。鼻骨近端窄小,远端逐渐变宽,呈类三角形,冠状位扫描时鼻颌缝不能同时显示,或不能同时跨越,因此在冠状位扫描时鼻颌缝出现在连续层面上,由近至远,骨缝的近侧为上颌骨额突,远侧为鼻骨[4]。在判断骨折时,一定要注意鼻颌缝的位置,否则难以区分鼻骨或上颌骨额突骨折或联合骨折。对于鼻骨近端,在鼻颌缝近乎与定位线平行,必须依赖于轴位的显示。对复杂的鼻区骨折辅以3D重建可立体显示病变部位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并起到指导作用。
总之,鼻区结构细微而稍复杂,放射科医师一定要对其解剖结构熟练掌握,以减少误诊和漏诊;鼻骨孔、鼻上颌缝,鼻额缝、血管沟等细小骨缝结构可根据对称性分布、周围有骨皮质等特点确定。鼻骨骨折DR双侧位片只应作为简单快捷的初步检查方法,CT轴位、冠位检查是鼻骨骨折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同时进行三维重组图像处理,多断面、全方面立体观察鼻部骨结构,能为鼻骨骨折及合并复合骨折提供正确的诊断,并更能提供全面的影像资料,为治疗及其治疗后效果提供全面的帮助,为防误诊和漏诊,应当将CT列为其必备的检查项目。DR片、CT扫描两种检查互相补充对诊断鼻骨骨折有很大的价值。
[1] 张琳,张瑞禄,孙东辉,等.鼻骨孔的解剖基础及HR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2):175-176.
[2] Muraoka M,Nakai Y,Shinada K,et al. Ten-year statistics and observation of facial bone fracture [J]. Acta Otolayngol,1991,486 (2):217-223.
[3] 王锡增,肖德贵,宿透峰,等.钼靶X线放大摄影诊断鼻骨骨折[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10):221-222.
[4] 张英.鼻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5(1):51-53.
R782.4
B
1671-8194(2013)22-0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