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真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和监管

2013-01-23

中国动物检疫 2013年9期
关键词:检疫员类动物耳标

李 荣

(天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天水 741020 )

天水市属于回汉民族聚居区,张家川县是天水市的回族自治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羊等清真类动物产品的需求增大,控制牛、羊、禽等动物疫病的发生和蔓延、杜绝清真类病害动物产品上市销售,有利于保障天水市的畜产品安全及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结合多年的检疫工作,阐述关于清真类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和监管具体内容。

1 清真类动物的检疫现状分析

1.1 清真类动物的产地检疫

《动物防疫法》规定:屠宰、销售、或者运输动物之前,货主按照规定向当地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产地检疫申报点申报检疫。天水市在回族群众养殖密集区,合理设立乡村两级产地检疫申报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产地检疫申报点的检疫员在接到申报后到现场或者指定地点实施检疫,检疫过程中要查验强制免疫疾病免疫档案及耳标,了解当地疫情情况,在饲养地对动物进行全面临床检查,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测。鉴于当地的民族习俗,在回族群众养殖密集区的检疫员都是熟悉当地风俗习惯、能胜任动物检疫工作的回族同志。

1.2 清真类动物的屠宰及检疫

1.2.1 清真类动物的屠宰

清真类动物的屠宰检疫和常规的屠宰检疫最大的区别就是牛、羊、禽等动物必须由阿訇宰杀。天水市于2006年建立了怡通清真定点屠宰场,并且按照2013年的《甘肃省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资质作了详细的规定,如:企业法人或主要管理人员中要由穆斯林担任 ;采购、保管和主要制作人员也应是穆斯林;肉类生产加工企业的屠宰主刀人员必须是阿訇、满拉或经过专业培训的穆斯林;企业员工应有一定数量的穆斯林。屠宰技术条件应当符合GB/T17237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及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被屠宰的动物应当是穆斯林认为可作食用的动物;动物应当是活体或屠宰前认定是活体的,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要求;屠宰的环境应当清洁;屠宰时应当按照穆斯林屠宰的规范程序进行。

1.2.2 清真类动物的检疫

屠宰检疫的程序和非清真屠宰厂的程序相同,宰前检疫主要是查证验物,检查进场动物是否持有产地检疫证明,证物是否相符,检疫证明是否在有效期内,免疫耳标佩戴是否齐全,对证物相符,临床检查健康的准予进场待宰;对无检疫证明或证物不符,检疫证明不在有效期内的动物不准进场屠宰。此外,屠宰前对即将屠宰的牛羊按群体和个体的检查方法,再作一次临床健康检查,对于可疑病畜采集病料送往中心实验室进行诊断,不准将可疑病畜贩运或屠宰,要进行隔离待出具结果后再采取下一步措施。最后是根据复检结果,分别做出准宰、急宰、缓宰、禁宰的决定。宰后检疫按照肉品卫生检疫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对头部、皮肤、内脏、胴体进行认真检查,对检验合格的签发动物产品检验检疫证明,并在胴体上加盖验讫印章,对不合格的动物产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检疫员要做到驻场检疫、按程序检疫,并健全完善检疫档案。

2 清真类动物产品的检疫存在问题分析

2.1 养殖场(户)对产地检疫认识不足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动物、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前,供屠宰或育肥动物提前三天;乳用、种用或者役用动物提前十五天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但大部分养殖户没有认识到检疫的必要和重要性,有的则认为自己饲养的动物没有疾病,没必要检疫,不配合检疫工作,由此容易引发民族矛盾。

2.2无耳标屠宰现象屡禁不止

按规定,无耳标的牛羊禁止屠宰。由于监管不够,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阿訇屠宰无耳标牛羊的现象。在读取二维码耳标防疫信息较难的情况下,部分屠宰人员放弃对耳标信息的读取,只要看到佩戴耳标就准宰。

2.3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法律法规知识缺乏

屠宰管理和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过于注重经济利益,轻视屠宰动物质量安全,对检疫人员的监督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这既不利于清真类动物的安全生产,更不利于检疫员监督管理。

3 清真类动物的检疫监管改进措施

3.1 加强宣传,营造产地检疫的良好氛围

发挥民族地区乡镇政府的作用,让乡镇政府了解产地检疫的重要性,支持动物的产地检疫工作 ;政府发公告,召开动员会,出台相应的办法促进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同时对民族地区的养殖场(户)的负责人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结合农业部“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进场进户进行宣讲。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开展产地检疫。

3.2 定期考核清真屠宰企业,规范其生产行为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商务部门对天水市清真定点屠宰场每半年审核一次。分别从屠宰规模、选址、场区布局、设施结构、加工设备、仪器配备、照明光亮度、屠宰间距、加工环境温度、无害化处理设施、检疫操作空间、规范化制度、卫生要求、登记制度等几方面进行验收考核,对不能达标的向其提出整改意见,对基础条件差、设施设备落后、资金缺乏达不到验收标准的,不准继续开展屠宰加工。

3.3 加强对屠宰场从业人员的管理

屠宰管理人员、驻场检疫员,屠宰加工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操作。加强对门卫的管理,对进出场的牛羊查证验物,没有产地检疫证及耳标的牛羊不准入场屠宰,没有加盖检疫印章的肉品不准出厂。把好牛羊的“活检关”,屠宰户必须在屠宰前六个小时申报需屠宰的动物品种、数量,填写《检疫申报单》。严查无“牌”屠宰,经过宰前检疫的动物必须持有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和定点屠宰场所出具的“屠宰牌”。经阿訇确认,回收屠宰牌后,方可屠宰,若屠宰工擅自屠宰无证动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猜你喜欢

检疫员类动物耳标
藏羊佩戴不同材质和形状耳标的试验分析
首个基因修饰有袋类动物培育成功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向全省发放新版植物检疫员证
数字
为何有袋类动物多出现在澳洲
为何有袋类动物多出现在澳洲
浅谈如何做好一名称职的动物检疫员
鸟蛋与爬行动物的蛋有何不同?
羔羊佩戴耳标不当引起破伤风病
家畜耳标佩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