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2013-01-23韦兴华
韦兴华
(广西宾阳县人民医院,广西 宾阳 530400)
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韦兴华
(广西宾阳县人民医院,广西 宾阳 530400)
目的 研究分析在骨关节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治中,螺旋CT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方式和使用价值,为其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用患者均采用MPR、MIP、SSD、CT等方式进行重建,探究骨关节外伤患者采用螺旋CT重建技术的临床意义。结果 入选本组研究的98例患者经重建显示出14例颌面部损伤、6例颅底损伤、34例骶椎、胸椎、颈椎、腰椎损伤、6例肩胛骨损伤、16例髋关节损伤、22例膝关节损伤。经各种重建技术比较发现,SSD技术在碎骨片移位的显示方面优于MPR和MIP,能够更加立体、直观、清晰的将患者的骨关节损伤情况显示出来;然而MIP技术能够比较细致的显示患者的骨折部位,特别是可有效观察外伤颅窝中关于神经孔等方面的损伤。结论 将螺旋CT的MIP、MRP和SSD技术进行综合应用,能够有效的将复杂的关节损伤和骨折情况反映出来,临床意义重大,值得在各个阶层医院中广泛推广使用。
螺旋CT;多功能重建技术;骨关节外伤;临床价值;CT检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螺旋CT多功能重建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作用逐渐凸显出来,能够对患者的复杂骨折部位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三围重建,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检查和诊断效率,对患者后期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有效的基础。当前,如何做好螺旋CT的三围重建技术始终是医院影像工作者和骨科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组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将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在13~58岁,年龄中位数为(26.14±4.12)岁;患者选取的影像检查部位表现为:14例颌面部损伤、6例颅底损伤、34例骶椎、胸椎、颈椎、腰椎损伤、6例肩胛骨损伤、16例髋关节损伤、22例膝关节损伤。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Hispeed NX/I型双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螺距为0.75:1,扫描层厚度为1mm至3mm,重建间隔为1~3mm,骨组织重建算法采用抑制噪声或去除骨伪影方式进行[1]。三维重建前,先选取兴趣区,再进行数据采集,间隔1mm,使用相应的滤波,采用锐利或平滑模式进行再次处理,最后将二次处理后的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重建[2]。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研究中98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为颅底损伤,经MIP、SSD重建,仰视、俯视图像等,可清晰显示患者前颅窝、中颅窝、后颅窝结构及颅底结构,能够将卵圆孔、圆孔、棘孔等部位的影像清晰的显示出来。14例颌面部骨折患者,6例下颌骨体部骨折患者,眼眶骨折和上颌骨骨折各4例。在MIP、SSD检查下可见患者的关节脱位、移位、对骨折等显示良好,但是必须在与MPR相结合的情况下可明显的显示出细节骨折情况。胸椎、颈椎、骶椎、腰椎等骨折患者共34例,经3D重建可显示出患者的骨折椎体外形和移位骨折关系,将不便于在图像中观察到的椎体滑脱病症等显示出来。
3 讨 论
MIP可以取出每一个像素的最大CT结果进行投影,进而反应出组织之间的对比高度和密度差异,在SSD的基础上工作,具有较强的层次感。SSD可根据表面输血模式处理,将超过预设部位的CT阈值相连重建组成图像,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和清晰的解剖关系。而MPR对重建平面和方向具有较大的选择性,经常采用矢状面和冠状面进行,可依据不同的要求和部位进行再处理[3]。
CT影像检查在骨外伤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轴位图像有效的避免了前后之间的重叠和干扰,能够将很多X线影像检查中不能发现的组织掩盖病变显示出来,但是,其显示的图像仅为二维图像,平面扫描可能会使解剖关系缺失立体感、整体感,或遗漏现象。经螺旋CT的容积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可以通过MPR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检查,能够将患者具体的骨折程度、形态、范围、关节腔和关节囊等出血情况等全面的显示出来,但是其显示的解剖情况立体感较之3D效果次之,而SSD在细线状骨折[4]等细节方面的显示方面不如MPR。在骨折有明显移位的情况下采用SSD检查,当骨折发生于较高密度区域时,使用MPR或MIP的效果更好。可见,不同重建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2D效果可以清晰的观察具体的解剖情况和进行正确的诊断。
综上所述,MIP、MPR、SSD等重建技术,在其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不同的外伤部位进行灵活的选用,根据病情科学的结合使用能够更加准确、全面的反应病情。
[1] 胡小新,陈时洪.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18(7):109-110.
[2] 何卫,向子云,罗良平,等.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13(4):198-199.
[3] 周志强,叶崇云,鲁开文.螺旋CT三维重建解体膝关节保留胫骨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5(14):106-107.
[4] 顾莹.颌面部个性化虚拟三维表皮表面及骨组织表面轮廓重建及其在颌面外科领域中应用的基础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 20(17):120-121.
R684
B
1671-8194(2013)24-0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