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探讨

2013-01-23杨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期
关键词:异位症妇产科内膜

杨秀丽

(郸城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周口 477150)

9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探讨

杨秀丽

(郸城县妇幼保健院,河南 周口 477150)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包括其特点、治疗、预防措施等。方法 对9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次性病灶切除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I期愈合切口,对其进行术后检查可知,患者出现子宫内膜间质以及腺体异位,组织发生纤维化,腺体分化良好,患者病灶发生周期性出血,所有患者均经过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进行一年随访,无复发以及无恶变情况。结论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是治愈的关键,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讨

子宫内膜异位指的是子宫体腔内壁外出现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从而引起相关疾病,而患者子宫内膜自行移植至患者身体出现的妇产科手术切口处称为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且易形成结节,此病生育期妇女较为常见,其临床症状为不易进行根治,易反复

发作,患者常伴有月经失调、慢性盆腔痛、痛经、性交痛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不孕[1]。本组9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前来我院就诊的9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患者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5±1.3)岁,病程为11~63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36.4±2.7)个月。9例患者中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例(22.2%),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77.8%)。病灶的大小在1~7cm,平均病灶大小为(3.4±0.3)cm,其中病灶在5cm以上的有1例(11.1%)。所有患者经检测均为单发病灶且均排除患者患有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血管以及代谢方面疾病、心力衰竭等情况。患者均为哺乳期外或非孕妇。

1.2 诊断方法:

1.2.1 病史

所有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具有妇产科相关手术治疗史,其中2例患者进行阴道自然分娩时行侧切术,1例患者由腹部实施剔除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经腹行子宫肌瘤的剥除术有2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有4例。

1.2.2 临床表现

9例患者均于月经期出现手术切口处结节明显增大,并伴有胀痛感,无明显出血,表面颜色无异常,月经结束后结节略有缩小。7例患者疼痛感未达到额外进行止痛治疗的程度,2例患者于会阴切口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伴有明显坠胀及疼痛感,对患者正常排便、性生活等产生影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妇科手术切口处可触及明显结节,且结节边界清晰。

1.2.3 辅助检查

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结果可知所有患者均出现囊实性或囊性不规则回声[2]。

1.2.4 术后病检

手术后将切除病灶组织送病检,可见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有子宫内膜的间质及腺体。综合上述症状及检查结果,9例患者皆确诊为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3 处理方法

2例在会阴切口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5cm;6例在腹壁切口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5cm,上述患者术前均给予三烯高诺酮(法国Roussel-Uclaf公司合成,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和北京第三制药厂联合研究生产)治疗,剂量为每天2.5mg,用法为每周给药2次,并指导其连续口服3个月。在患者药物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指导其进行有效避孕,药物治疗3个月结束后,给予手术治疗切除病灶。对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5cm)的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切口缘距离肿块发生2cm处切除病灶[3]。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为I期愈合切口,对其进行术后检查可知,患者出现子宫内膜间质以及腺体异位,组织发生纤维化,腺体分化良好,患者病灶发生周期性出血,所有患者均经过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进行1年随访,无复发及恶变情况。

3 讨 论

3.1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分析

临床上尚未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一般从病理学角度认为,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组织异位与患者体内纤维素与出血、子宫内膜间质、子宫内膜腺体有关。引起患者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可能为移殖、经血倒流或淋巴播散等。患者进行宫腔内各种有创操作均会引起子宫内膜的自行移殖,从而移植于手术切口处,以及患者正在发生撕裂的伤口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现象。综上所述,患者发生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宫腔内膜自行移殖的出现密切相关。研究显示[4],患者在进行分娩时,易使软阴道裂伤,是患者日后发生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诱因,发生此病的其他诱因还包括剖宫产手术、会阴侧切等妇产科手术。本文研究选取的9例患者中,2例患者于阴道自然分娩时采用侧切术,1例患者于腹部进行剔除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2例患者于腹部剥除子宫肌瘤手术,4例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切口位于子宫下段,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同。9例患者年龄大于30岁的为7例,由此可见患者体内发生子宫内膜移植疾病与患者自身激素分泌水平有关,此结论表现在患者高发率年龄段出现差异。

3.2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分析

临床上进行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时,可与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辅助性检查结果相关联。一般认为,患者符合下列两项或两项以上情况并联合术后病检即可确诊:①患者曾有妇产科相关手术史;②患者月经期妇产科手术切口处结节发生明显增大,且同时伴有胀痛感,无明显出血现象,患者月经结束后结节略有缩小。

3.3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分析

临床上,常应用药物与手术方法治疗妇产科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药物治疗包括假孕疗法以及假绝经疗法,对患者体内病灶<5cm的患者应首先进行连续3个月药物治疗,目的是使患者体内病灶尽量缩小,从而减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所带来的各种损伤以及同时降低手术风险。应于患者药物治疗完成后行手术治疗。患者体内病灶>5cm时,可直接进行手术治疗,切除患者体内病灶。在患者进行手术时,操作人员在进行手术中应对患者病灶切除的同时将周围纤维组织一并切除,以免残留病灶引起患者病情复发。患者出院后应给予随访,并及时记录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病情复发情况,从而达到复发以及病变情况的早期发现与治疗等目的。

3.4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分析

①临床医生应对剖宫产指征严格把握,在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时,操作人员应对患者盆腔切口尽量采取保护措施,采用甲硝唑药物对子宫和腹壁的切缘进行冲洗完全,之后进行切口缝合,从而防止子宫内膜移植的发生;②对需要剔除子宫肌瘤的患者,应在进行手术时保护内膜层,避免将其刺破,从而防止日后发生子宫内膜移植现象,若在进行肌瘤剔除时,必须将内膜切口,应对患者盆腔切口进行良好保护;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常见的情况是卵巢巧克力囊肿,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手术中,操作人员应注意对负压吸引器的充分利用,从而避免对囊肿进行剥离过程中,致使患者体内囊壁破裂引起种植,应先对其进行穿刺,之后吸净体内分泌出的囊液,再进行囊壁的完整剥离,防止患者出现复发情况;④产妇进行阴道自然分娩时,应注意对产妇会阴部位的保护,减少产妇发生会阴侧切及软阴道裂伤情况,若患者出现软阴道裂伤或在分娩过程中必须进行阴道侧切,操作人员应给予甲硝唑冲洗伤口后,再按照解剖结构依次对伤口进行缝合,从而减少患者日后发生异位的概率。

综上所述,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手段主要是结合临床表现、病史、辅助检查及术后病检,早期诊断是治愈的关键,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减少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叶小姣.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6,26(12):76-78.

[2] 郁红梅,刘澜.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40-442.

[3] 李楚兰.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21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11(9):45-47.

[4] 崔丽杰.妇产科手术切 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11(10):34-35.

R711.71

B

1671-8194(2013)01-0196-03

猜你喜欢

异位症妇产科内膜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