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3-01-23高玲
高 玲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高 玲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探讨综合全面的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93例患者,两组均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护理组给予全面综合护理,对照组未给予护理支持,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面综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合理膳食对高血压的控制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稳定血压及及预后有良好的作用。
高血压;老年人;综合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正在逐年加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膳食结构都都在变化,我国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也逐年升高。我国老年高血压病普遍存在,“三高、三低”特点。即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残疾率,控制率低、治疗率低、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低。高血压病因非常复杂,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个人体质因素、生活方式等原因都有关系。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有时很难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同时,给予全面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疗效,已经成为医学界公认的观点[1]。笔者近年来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除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1月间就诊我院并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186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85例,年龄在60~76岁,平均年龄为66.8岁。病程3~24年,其中高血压病1级的患者有37例,2级患者93例,3级56例。入选患者的诊断符合2005卫生部刊发《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即2005年修订版)中的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93例。二组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质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
1.2 护理方法
对入选病例全部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患者未给予护理。护理组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包括如下:①血压的监测:老年高血压多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差增大,主要由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所致。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波动大,与气候、情绪变化及体力负荷强弱的改变等因素都有关系,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及时给予患者测量血压,培养患者自己关注及测量血压的习惯。②心理护理:有些老年患者的血压容易受到情绪变化的影响,指导患者对待周围事情有平和的心态,需要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讲解情绪变化与高血压的关系,疏导患者的苦闷心理,劝导患者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积极的心态,注意控制自己不愉快的情绪,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避免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③饮食指导:对于患有高血压的病人督促及指导患者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膳食比例要合理,坚持长期低脂、低胆固醇、高质量蛋白质饮食,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高纤维素食物的摄入量。防止便秘,用力排便可以使血压升高。日常生活中避免过饱。必须严格执行每日食盐的摄入量<5g,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够增加利尿剂的降压效果以及减少利尿剂所导致的低钾反应。限制酒制品的摄入量,多量饮酒可以诱发高血压升高及增加脑血管意外发病的危险。④运动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要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心功能情况及个人爱好等指导患者灵活多样的锻炼,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嘱咐患者运动要循序渐进。科学的运动可以使大脑皮质功能的活跃,增强患者对战胜疾病及对生活的信心,还可以消除交感神经紧张性,利于稳定及降低血压。老年患者要以舒缓的运动为主,避免短时间剧烈运动。
1.3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应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若P<0.05,则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护理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随访1年,护理组血压改善情况,控制在理想范围内158例、较前明显改善但未达到正常范围内15例,血压改善不理想的患者13例,前二者的例数计入总有效率统计,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患者相应例数分别为95例、24例、67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总有效率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无论从基数还是增长速度上看都属世界之首。老年人动脉硬化,血管壁的弹性较年轻时大大降低,导致血管阻力增高,引起了高血压。高血压病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及带来的危害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2]。导致高血压的因素非常多,包括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高血压的危害在于靶器官的损伤,靶器官损伤后可以并发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诸多疾患[3]。治疗高血压病是一个长期过程,治疗药物再好,如果不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合理膳食,好的疗效也难以为继。本研究中,护理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3.0%,而对照组为64.0%,护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体会患者对于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依存度方面,护理组患者对服药的依存度非常好,对照组患者服药依存度不理想。与综合护理后,患者本身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了,知晓了高血压病是一种终身服药的疾病,通过改善膳食、控制体质量,加强锻炼,规律服药,定期就医,完全可以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有关。笔者认为,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细致、耐心的繁琐工作,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预后及出院后的治疗效果,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对每一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更要随访督促。也希望通过更多学者研究更大样本的群体,制定出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护理方法。
高血压病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但只要规律服药,严格执行医护人员制定的方案治疗,完全可以控制。需要医护工作者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减轻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降低高血压病的致残率,节约社会医疗资源,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命。
[1] 李三英.老年高血压110例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196-197.
[2] 宋春丽.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8):67-68.
[3] 韩永兰.7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336-337.
R473.5
B
1671-8194(2013)15-0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