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分析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5期
关键词:肾衰肌酐生存率

张 倩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肾病血液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

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分析

张 倩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肾病血液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

目的探讨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和提高生存率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临床资料和随访生存状况。结果透析后原发疾病好转;并发症:心力衰竭发生34.3%,低血压14.3%,感染25.7%,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48.6%;生存率:一年以上生存率68.6%,三年以上生存率37.1%。结论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疗效明显,透析中进行周密、细致的临床管理和营养支持,减少并发症发生,才是提高生存率之根本。

老年;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做血液透析的人数逐年增加。老年患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并发症多且复杂,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也较高[1]。我们临床医师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肾功能衰竭症状、减轻原发疾病,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而提高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能够基本达到以上要求。现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5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35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为63~75岁,平均68.7岁。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高血压肾病6例,糖尿病肾病4例,梗阻性肾病2例,多囊肾病1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肾病13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查血肌酐586~1563μmol/L,血液透析前曾发生过心力衰竭10例。

1.2 血液透析治疗

血透机用单人透析机DBB27型号机,采用常规碳酸氢盐透析,临时血管通路为右颈内静脉置管,长期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透析血流量150~250mL/min。治疗时间首次2~3h,以后每次3~4h,透析频率每周2~3次,透析至肾功能衰竭症状缓解时,也就是进入多尿期、血尿素氮与肌酐基本正常不再升高时停止,并且给予支持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积极治疗,必要时要立即停止血液透析。抗凝方法:无出血倾向者低分子肝素,对活动性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予以无肝素或小剂量肝素法。

2 结 果

2.1 原发病

本组35例患者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3年不等,通过数个疗程规范透析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食欲、睡眠、精神面貌好转,并发症明显减少:心绞痛和低血糖发作频率减少,未出现心包炎和重要器官出血。经过数次透析后,老年患者水肿症状全部纠正,血尿素氮与肌酐基本正常,高血压患者由19例降至5例,心律失常患者由7例将至2例,血糖高患者由4例将至1例。

2.2 并发症

①心力衰竭是最常见并发症,有7例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出现,发生率20%,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发生心衰12例,发生率34.3%,肾功能衰竭出现后应用血液透析时间越晚,肾功能衰竭越严重,心衰发生率越高。②透析中低血压发生5例,占14.3%。③感染发生9例,占25.7%,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对外界抵抗能力很弱,容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而且感染发生后很难控制;④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发生17例,占48.6%,与老年人抵抗能力差,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好有关。

2.3 生存率

35例患者生存1年以上24例(68.6%),生存3年以上13例(37.1%);死亡原因,一年以内死亡11例,主要因为心力衰竭和脑血管疾病,一年以上死亡者主要以多脏器衰竭、全身衰竭和营养不良、感染为主。但也有3例因为经济原因主动放弃治疗而导致死亡。

3 讨 论

研究证实,血液透析对老年肾功能衰竭治疗是行之有效的[2]。但由于老年人透析前存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硬化等原发和并发疾病,使得老年患者做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的变化,遇到情况及时处理。本组35例患者经透析治疗后水肿症状全部纠正,血尿素氮与肌酐基本正常,高血压患者由19例降至5例,心律失常患者由7例将至2例,血糖高患者由4例将至1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食欲、睡眠、精神面貌好转,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但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3年以上存活率只有37.1%,仍然很低,影响老年肾衰患者生存率低的因素主要有:①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血管疾病增多,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且血透时需要动静脉内瘘时的血液短路,心脏负荷加重对老年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大,是造成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②透析时发生低血压可减少心脏的血液灌流,进一步加重了心力衰竭的发生而导致死亡。③由于肾衰患者体内慢性炎性因子持续存在,随着血液透析病程延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而且感染发生后很难控制,从而导致患者死亡。④营养不良也是影响老年患者生存率低的重要因素,低蛋白血症导致抵抗能力下降,易发生全身器官衰竭而导致死亡。对老年患者的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总之,对于老年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疗效明显,能纠正肾衰的临床症状,改善原发疾病;同时透析中进行周密、细致的临床管理和营养支持,减少并发症发生,才是提高生存率之根本。

[1] 李振华,吴琼祝,王自毫.老年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8,14(1):80-83.

[2] 滕连生.老年慢性肾衰血透病人存活率及死亡原因的探讨[J].综合临床医学,1995,11(1):235-237.

R692.5

B

1671-8194(2013)15-0256-01

猜你喜欢

肾衰肌酐生存率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HER2 表达强度对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