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特欣联合子宫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2013-01-23胡红梅张苏英
胡红梅 张苏英
孕妇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中85%发生在产妇产后,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1]。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也较高,而剖宫产产后出血缺乏预判,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上常规处理疗效不佳后,近年来我们采用通过巧特欣联合子宫B-lynch缝合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本院就诊行剖宫产的78例产妇,所有产妇均存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具体高危因素如下:巨大儿、先兆子痫、多胎妊娠史、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及羊水过多等。78例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7.8±4.2)岁,体重质量指数(24.16±2.5)kg/m2,平均身高(163.5±5.2)cm,孕36~41周。
1.2 病例分组和治疗方法 上述入选待产妇,按随即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待产妇40例,年龄22~34岁,平均(28.5±4.1)岁,体重质量指数(25.11±2.2)kg/m2,平均身高(164.5±4.1)cm,孕36~41周。应用巧特欣联合子宫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其中手术时使用1号可吸收线,进针部位选于患者子宫前壁距子宫下段切口下缘2~3 cm,右侧缘3 cm处,经患者子宫腔自切口的上缘2~3 cm处出针,于患者子宫体的表面将肠线拉紧。自患者子宫底部绕到子宫后壁,取与患者子宫前壁出针处相似的位置进针到官腔内出针;再自患者右侧与左侧相同水平部位向患者子宫后壁穿出。肠线紧贴患者子宫体的表面绕过字宫底部至子宫前壁下段切口处上方2~3 cm处进针,通过患者的子宫腔在切口的右侧与下段的进针部位相同的水平处出针。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层后,静脉注射巧特欣100 μg。对照组:与观察组同样采用子宫B-lynch缝合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确定疗效评价标准[2],其中显效:阴道流血量在25 ml/h及以下,子宫质地硬且收缩好,出血减少或停止,尿量恢复正常者;有效:阴道流血量在26~50 ml/h,子宫质地硬且收缩良好,出血减少,尿量基本恢复正常者;无效:阴道流血量在50 ml/h以上,子宫质地软且收缩力差,或出现顽固性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控制无效,尿量不足30 ml/h或无尿者。血液收集及计算方法可采用容积法、计量法及称重法,术中尽量吸净羊水后,记录术中出血量,用体积法和面积法计算出血量。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B-lynch缝合术治疗后,宫缩现象均好转,出血量均逐渐降低最终停止;其中观察组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出血量平均(812±153)ml,对照组为(972±137)ml,两组患者平均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也提示,巧特欣联合子宫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未用药者。
3 讨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B-lynch缝合术)是处理产后出血的一种术式,该手术方法适用于往往常规处理方法无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尽可能避免子宫切除,从而保存生育能力;该术式原理是通过向子宫平滑肌施加机械性纵向挤压力使子宫壁的弓状血管在压力下减少血流,引发子宫收缩后导致压迫血窦,血窦受压后将关闭而达到止血目的[3]。
巧特欣是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该药物止血机理是通过与子宫平滑肌的缩宫索受体结合,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内的血管而止血;产妇静脉注射巧特欣子宫可收缩,在2 min内达到一个明确强度,在收缩频率与幅度方面都较常用的缩宫素长,且巧特欣的半衰期较缩宫素长4~10倍[4];本临床观察提示,巧特欣配合B-lynch缝合术能加强子宫收缩作用而达到减少产后出血效果,在止血和总体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也提示,在选择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同时给予巧特欣药物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就其对不同时间点出血量影响、产后恢复时间等角度时候具有明确疗效,有待今后进一步观察。
[1] 乐杰.妇产科学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8.
[2] 杨碧湘.B-L y n c 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6 8例临床研究.医学信息,2012,25(5):75-76.
[3] 张敏,于爱萍.改良B-L y n c h缝合法在控制剖官产术中官缩乏力性出血的应用.临床医药实践,2011,12(17):570-571.
[4] 严瑞珍.改良B-L y n c 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处理中的临床应用.河北医药,2012,34(16):2455-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