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探析

2013-01-23伊正君付玉荣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医学生导向毕业生

伊正君, 付玉荣

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是医学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直接体现[1]。实践表明,在医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提高综合素质是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就业岗位胜任力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选择。以就业为导向是有效引导医学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医学人才和实现医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关键。

1 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就业的关系

1.1 综合素质培养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和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现代医学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要实现医学生将来成功就业,高等医学教育必须要开阔教育境界和提升教育内涵,把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放到医学教育的首要位置[2]。

当今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已从单一的专业技能提升到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个人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能力的兑现情况,即整体素质的综合运用问题。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医学人才激烈竞争的现状,医学毕业生必须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

1.2 以就业为导向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意义

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一个人无论多优秀都没有价值。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医学教育的要求,将有效指导医学院校积极主动与市场对接,推动高校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对医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有效地培养并及时给予引导,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2 医学院校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2.1 不断探索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模式

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为标准,不断探索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需要的医学教育体系和模式[3]。以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依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教学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全面推进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医学生将来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医疗状况、从事各方面的相关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密切参照社会需求和医药就业领域导向,基于培养医学生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的整合、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渗透的理念,改革传统医学教学课程设置面窄、局限性大和适应差的情况,建立涉及多层次、多方向的适应性强的综合网络课程群,使学生的学习由完全灌输变成自主知识选择,不断加强对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甚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4]。

2.3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实践成为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和找到理想工作的铺路石。学校要积极鼓励医学生深入基层、农村、贫困地区,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和民情、感受社会需求;同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检验所学知识的科学性,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

2.4 高度重视临床实习与就业培训,为毕业生搭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桥梁

临床实习与就业培训能大大提高医学生与各级医疗用人单位的契合度,是医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职业岗位过渡的关键阶段。通过这些举措,一是能增强学生与医疗用人单位的沟通和相互了解,引导学生正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二是能让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己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为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和临床岗位胜任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对医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5]。学校应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走出校门,走访用人单位,及时了解单位的用人需求和毕业生质量的反馈情况,密切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衔接。

3 医学生自身提高综合素质的策略

造成当前医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外因包括国家、社会及学校的因素等;内因是毕业生自身竞争力弱、综合素质不高。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自身发展寻找原因是帮助医学生实现个人发展和成功就业的最直接动力。

3.1 适应社会需求,树立人文道德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并重的理念

综合素质是人文道德素质与医学专业素质的统一,医学生只有拥有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6]。调查发现,很多医学生将大部分兴趣集中在专业领域而人文知识相对缺乏,导致一些医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迷失。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医学生应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文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耐挫心理,不断完善提升自身人文修养与道德修养水平[7]。

3.2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技能

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多样性和实用性也有越来越强的要求。要具备就业竞争的优势,医学生就必须加强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学习思想,拓展学习空间和视野,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调查发现,一些医学生一方面忽视基础知识学习,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另一方面缺乏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和系统性的把握。医学生应以就业为导向,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既要有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又要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和增强知识适用性的技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需要,不断增强自己未来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3.3 增强社会参与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临床实习

调查发现,一些医学生对社会实践和临床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身缺乏主动实践的意识。社会实践和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了解民情、国情和社会需求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提升医学生个人素质和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作为医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对专业知识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优化知识结构,锻炼自己临床思维能力,密切社会需求和自身专业技能发展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全方位锻炼自己,主动适应社会,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目标,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逐步实现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从学校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变。

医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影响高等医学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努力,还需要国家、社会等共同参与,使医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1] 彭省临,湛毅青,周鹤林,等.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08,(1):80-85.

[2] 张近东.多种手段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1,(13):7-7.

[3] 叶蕾,王国祥,殷彦君.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科学时代,2011,(9):285-286.

[4] 张光玉,郭鄂平,金志雄.优化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内容,构建专业平台课程体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226-227.

[5] 王大成,张娴初.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123-125.

[6] 李瑛,袁伟,陈俊国.医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4):238-240.

[7] 何彩云,何柳云,左小航,等.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1):45-46.

猜你喜欢

医学生导向毕业生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偏向”不是好导向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