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病与感冒之异同
2013-01-23容小翔
容小翔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痧病,又名痧症、贫麻、贫痧等。痧病是以壮医为主的南方少数民族医学的一种病症名称。该病以全身胀累、头晕脑胀、胸腹闷胀、肢倦无力、胸背部透发痧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以刮痧和内服解痧毒药为主[1]。
临床上,痧病与感冒(指中医的外感)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混淆,甚至有些人将二者之间划等号。事实上,痧病与感冒二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兹将痧病与感冒之异同,做一下探讨,供同道参考。
1 病名定义
1.1 痧病:又名痧、痧胀等。中医言痧,早期见于《痧胀玉衡》,痧病是指夏秋之间,因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因感受疫气、秽浊,而见身体寒热,头胸闷胀或疼痛,或上吐下泻,或腰如带束,或指甲青黑,或手足麻木等一类病症[2]。壮医认为,痧病是感受痧毒引起的,以全身胀累、头晕脑胀、胸腹闷胀、肢倦无力、胸背部透发痧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1]。
1.2 感冒:是指由风邪为主侵袭人体肌表而致,症见鼻塞流涕,头痛且胀,怕风,骨节酸楚,恶寒发热,或有咳嗽咽痛等。《中医内科学》[3]:“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称之感冒。”依其轻重病因不同,又可分为伤风、冒风、重伤风、时行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等。
2 病因病机
2.1 痧病病因:壮医认为,痧病多出体弱气虚者,外感痧毒、热毒、暑毒等,邪毒内阻三道两路气机,或饮食不当,内伤谷道,邪毒留滞于肌肉之间,毒正交迫,发为痧病。其诱因有受热,如高温劳作,阳光暴晒,天气炎热而穿衣过厚,常食煎炒油炸之品等。这些都可以导致痧毒内侵、阻滞三道两路而发为痧病[1]。
从痧病的临床表现来看,痧毒的性质应该是湿毒、热毒的混合体。湿毒阻滞于皮肤肌肉之间,故出现全身胀累、头晕脑胀、胸腹闷胀、肢倦无力等表现;而热毒侵犯则表现出发热、尿黄、胸背部皮肤易出痧点等表现;湿毒、热毒混而侵犯机体,故有舌红、苔黄或黄腻,舌下静脉曲张较甚等体征。
痧毒的来源,既可来自于外界,也可由于内生。一般是内外痧毒结合更易使人发病,这也容易解释,同样的环境,某些特定体质者易发痧病,而另一些人群则不易发痧病,即使发病临床表现也较轻。
2.2 感冒病因:感冒之病因,主要为感受风邪疫毒,尤在气候突变、寒暖失常、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易发。外感邪气或疫毒,从皮毛或口鼻侵犯人体,使肺卫失和而发病。风邪为六淫之首,在不同季节,随时气而侵入,因此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气等。此外,起居不慎,寒暖不调,过度劳累,可使肌腠不密,肺卫调节功能失常,卫外不固,遇外邪侵袭易发病[3]。从上可以看出,痧病与感冒同是外感邪气兼体弱引起疾病,但痧病的病机变化在于邪气阻滞肌肉,感冒的病机变化在于肺卫失和,二病的发病部位深浅有一定的差异,后者更趋于浅表。
3 临床表现
3.1 痧病表现:一般都有全身酸累,胸腹烦闷,带发痧点等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其明显特点是全身酸累,懒于动作,肌肤刮之可现紫红色痧点、痧斑等。痧病多见于夏秋季节[1]。
3.2 感冒表现:初起多见鼻窍和卫表症状,鼻咽作痒而不适,鼻塞,流清涕,喷嚏,声重而嘶,头痛,恶风等,继而恶寒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部分患者病及脾胃,可出现胸脘痞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等症状。与痧病易于混淆的夹湿感冒,多见于梅雨季节,以身热不扬,头胀如裹,骨节疼痛,胸闷,口淡或口黏为特征[3]。
从上不难看出,痧病的表现以全身酸累、肤发痧点为主;感冒的表现则以恶风、恶寒、发热、咳嗽、鼻塞等为主。二病都可能出现发热,但痧病患者的发热,多为自身感受,体温并不同;感冒引起的发热,大多伴随体温升高,且病情随体温升高而加重。
4 治疗
4.1 痧病治疗:壮医认为,痧病的治疗,以解毒除痧,疏通气机为主。具体治疗措施,轻者单用刮痧疗法即可。刮痧疗法:先用煨热之姜块或捣烂的姜泥,擦拭刮痧的部位,如额、颈根、胸、背等部位,再用刮痧板或其他钝滑工具,自上而下,反复刮治皮肤,至局部皮肤出现红色或紫色小斑点、斑块等。重病配合内服解痧毒的药物,如山芝麻、三叉苦、金银花等[1]。
4.2 感冒治疗:感冒邪在肺卫,一般感冒多为实证,治疗以解表达邪为原则,如风寒感冒治以辛温解表;风热感冒治以辛凉解表;暑湿感冒治以清暑解表;时行感冒,治以辛凉解表,佐以清热解毒;虚人感冒,又当兼顾补养,标本兼顾[3]。
痧病的治疗,重在解毒、疏通;感冒的治疗,重在解表达邪。二者的侧重点有着较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痧病与感冒非同一种疾病,临证之际需鉴别清楚,切勿混为一谈。
[1]庞声航,等.中国壮医内科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中国辞典编辑委员会.简明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