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护理体会

2013-01-22张淑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1期
关键词:神志阻塞性疾病

张淑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疾病,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反复出现,运动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进而在轻微活动甚至静息时出现呼吸困难。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6~82岁,平均66岁。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1],患病时间3~20年,平均11年。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居住环境清洁、干净,空气新鲜流通、温暖湿润,室内空气定期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冬季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急性期卧床休息,久病无力患者多取端坐位或半坐位,晚期采取上身前倾位,以利于呼吸。缓解期可行全身运动锻炼结合呼吸锻炼,可进行步行、骑自行车、气功、太极拳、家庭劳动等,锻炼方式、速度及距离根据身体状况而定,以不感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呼吸功的增加可使热量和蛋白质消耗增多。因此,应鼓励患者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供给足够的营养,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无心、肾功能不全时应多饮水,以稀释痰液、补充水分。避免餐前和进餐时过多饮水;餐后避免平卧,以利于消化;腹胀患者进软食,细嚼慢咽;避免进产气食物,如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和胡萝卜;避免摄入易致便秘的食物,如油煎物、干果、坚果等。

2.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尤其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呼吸困难程度;除监测生命体征外,应着重观察患者的神志,如出现昼睡夜醒、精神错乱、狂躁或表情淡漠、神志恍惚等表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包括痰液的颜色、量、性状,以及咳痰是否通畅;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

2.3 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按医嘱合理使用止咳、祛痰、解痉平喘药或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注意观察,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禁止随意使用强镇咳、安眠、镇静、止痛和麻醉等药,以免抑制呼吸或抑制咳嗽反射[2]。β2受体激动药的不良反应包括手部震颤、心悸等,冠心病或严重心血管病患者应慎用。抗胆碱药不良反应较轻,如口干等,但若患有青光眼或前列腺肥大则慎用。

2.4 对症护理

2.4.1 氧疗护理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长期二氧化碳潴留,主要依靠缺氧来兴奋呼吸中枢,如吸入高浓度氧,解除了缺氧对中枢的兴奋作用,可导致呼吸受抑制,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改善组织缺氧,又能避免因缺氧状态解除而抑制呼吸中枢。

2.4.2 促进痰液排泄 神志清醒能咳嗽的患者,让患者坐位或立位,身体稍前倾,先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于深吸气末屏气几秒,继而咳嗽2~3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用力咳嗽时收缩腹肌,腹壁回缩。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痰。进行有效咳嗽时,必须保证呼吸道通畅,以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注意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痰液咳出。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的患者采取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监测生命体征并进行肺部听诊,以明确痰鸣音或湿啰音的部位和性质;宜用薄层布保护胸廓部位,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胸部叩击法为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手指和拇指并拢,手背隆起,指关节微屈,以手腕力量,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叩拍胸壁,振动气道,边叩边鼓励患者咳嗽,以促进痰液排出,每侧肺叶反复叩击1~3 min。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湿化气道,稀释痰液。

2.4.3 呼吸功能锻炼 COPD患者常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代偿呼吸,这种代偿多有赖于辅助呼吸肌的参与,患者容易疲劳。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吸气阻力器等呼吸锻炼,以加强胸、腹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

3 心理护理

患者多年老体弱、病程长、饱受疾病折磨,入院时由于缺氧、感染,情绪紧张、失眠、焦虑甚至烦躁从而加重缺氧,因此,应在精神上安慰、体贴和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烦躁和恐惧心理,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以便更好地配合,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医护人员可与家属相互协作,指导患者学习缓解焦虑的技巧如听音乐、散步、看报等。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第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18.

猜你喜欢

神志阻塞性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微商“侵入”中老年朋友圈 老人不想“入坑”该怎么办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简单搓搓可养生
养心重在养神志
《神农本草经》中与神志相关的药物归类分析——胡随瑜教授《神农本草经》讲记(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