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药圃 百草飘香
——甘肃代表性道地药材的生态条件和药用价值分析
2013-01-22李金田朱向东戴恩来杨扶德金华
李金田,朱向东,戴恩来,杨扶德,金华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陇原药圃 百草飘香
——甘肃代表性道地药材的生态条件和药用价值分析
李金田*,朱向东,戴恩来,杨扶德,金华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省是全国的药材大省,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其中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川贝母、柴胡、天麻等道地药材,以品质好、药效强等特点闻名海内外。本文从地理区划和气候特点分析了甘肃道地药材具体产地、种植条件、功效特点和药用价值,并论述了这些大宗道地药材的产业化前景。
道地药材;生态条件;药用价值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地理中心,处于西北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有热带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等多种生态类型。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形呈狭长状,山地和高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得甘肃省药材蕴藏种类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甘肃现有野生药材951种,居全国第二位,已经营450余个品种。主要大宗道地药材有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川贝母、柴胡、大麻等。其中,陇西、岷县、渭源、武都、文县分别成为“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红芪之乡”和“中国纹党之乡”。全省中药材资源整体上呈现出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相互交错,覆盖区域广,特色品种数量大、种植面积及产量大、特色优势明显的特征,为甘肃医药特别是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和广阔的市场潜能。
1 得天独厚岷当归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岷县当归以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佳,古今中外医学界公认“岷归”为地道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当归能上能下,可攻可补,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去瘀生新、润肠通便等功效,其中补血效果尤为卓著。欧洲医学界称当归为“中国的妇科人参”。早在1 000多年前,岷归中的“马尾当归”就是进贡朝廷的珍品。当归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药,故有“治疗妇科药,十方九当归”之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古人娶妻要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代女诗人葛鸦儿的诗句“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之旨相同。当归古名草头归、文无、乾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据《名医别录》记载:“当归生陇西川谷”(古代岷县属陇西郡所辖)。南朝陶弘景(公元500年左右)《神农本草经集注》曰:“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支气香、名曰马尾当归,稍难得。”可见在1 500多年前岷县种植当归,且质量优良,因而将岷县称为“当归之乡”名不虚传。
医生喜用道地药材,百姓青睐地方特产,是因为道地药材具有其他地区药材不具备的功效,而这种特殊的功效和药用价值又与药材产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岷县位于甘肃南部,西连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素有“千年药乡”之称。交通四通八达,县城有“陇上重镇”和“旱码头”之称。岷县平均海拔2 500m,年平均温度5.7~6℃,年平均降水量596.6mm,无霜期86~145d,年平均日照时数2 229h,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为当归等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岷县当归的规范化种植使其在市场上身价培增,成为国际药材市场的抢手货。目前岷县当归正在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开放式产学研结合,中药材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不断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2 西部高原显大黄
大黄又名黄良,华佗弟子吴普曾以“肤如”命名载于《吴普本草》,这可能是中国人的皮肤颜色是黄色的缘故。华佗另一弟子李当之以“将军”之名收入于《李当之药录》,是因为大黄的药力峻猛,推陈出新,犹如戡定祸乱而致太平的将军。另外,由于大黄药材切片为黄色,优质大黄有致密的水旋斑纹,所以又有“锦纹”的处方用名。宋代大诗人范成大有诗《大黄花》:“大竽高荷半亩阴,玉英危缀碧瑶簪。谁知一叶莲花面,中有将军剑戟心”。
大黄既是我国传统中药,又是甘肃道地大宗药材之一。蓼科大黄属植物约有45个品种和2个亚种,但载入《中国药典》可供药用的只有药用大黄、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3个品种。《本经》曰其可“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家张仲景创立了36张大黄复方,如桃核承气汤、茵陈蒿汤、大黄牡丹汤、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等,沿用至今,久盛不衰。
甘肃大黄具有明显的道地药材特征,其中凉州大黄又名凉黄、狗头大黄,因其整个的形状有如狗头,顶端平圆;下部渐细而钝圆,品质亦佳,产于甘肃武威、永登等地。铨水大黄主产于甘肃礼县铨水、西礼等地。优质大黄的性状均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通过对不同产地的大黄质量分析展开研究,以蒽醌类成分为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甘肃产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为高;对不同产地大黄进行质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各产区的大黄药材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总量均显著高于《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限度(总量不得少于1.5%),浸出物含量明显高于2005版药典规定(不少于25.0%),水分、干燥失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目前,大黄在甘肃境内广泛栽培,仅礼县、庄浪大黄种植面积约6 666.67hm2,年产大黄达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当前在我国甘肃省境内以礼县、武都、文县、岷县、宕昌、陇西为中心的大黄种植基地已初步形成,甘肃已成为我国内大黄规范化、规模化主产区。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积极解决大黄品种退化、抗性减弱、品质降低等问题,以期提高甘肃道地药材大黄的品质,发挥大黄的药用价值,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带动当地建设发展,使其成为甘肃省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柱。
3 纹县药圃述党参
党参为中医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功能补脾益肺,效近人参而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常与黄芪、白术、山药等配伍应用。党参品种较多,甘肃道地药材纹党来源于桔梗科植物素花党参的干燥根。甘肃省解放前和解放初党参药材供给几乎完全依赖于野生,商品统称“西党”,其中主要为文县、舟曲产的“纹党”。1958年,文县开始变野生为家种,商品纹党保持了“蚕头蛇尾美人喳,肉实纹细冰糖芯”的品质特点,成为甘肃省骨干出口药材,行销日本、东南亚及北美各国。1964年后,山西党参(长治市潞党)又在我省定西地区安家落户并迅速发展,逐步形成商品“白条党”,具有根长、条粗、肉细、味甜等特点。纹党的功效与党参相一致,味甘,性平,入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和胃的功效。
药用党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适宜多样的生态环境,主要生长在海拔1 000m以上的山地、林缘、灌丛中。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多有栽培,其余的为野生资源。党参商品称“潞党”;东北产的称“东党”;山西五台山野生的称“台党”;素花党参商品称“西党”;甘肃文县、四川平武产者又称“纹党”、“晶党”;陕西凤县和甘肃两地产者则称“凤党”;川党参商品原称单枝党、八仙党,因形多条状,又称“条党”。药用党参品种多,质量参差不齐,以山西潞党和台党、甘肃纹党、四川晶党、陕西凤党为道地。张山雷《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尤其可贵者,其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且较诸辽参之力量厚重,而少偏于阴柔,高丽参之气味雄壮,而微嫌于刚烈者,尤为得中和之正,宜乎五脏交受其养,而无往不宜也”。说明党参是中医临床常用之品,颇受医家喜爱。
4 逆境造化利黄芪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耆”意指的是稳重而有威望的老人,黄芪为补药之长,因之称其为“黄芪”。黄芪的药用历史至21世纪初已有2000多年,最早的应用记录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原产内蒙古,另外河北、山西等地也产。黄河以南近年来多有移栽,但质量极差,折之脆裂易断,不堪入药使用。但原产地又因掠夺性开发,加之生态失衡,草原改牧为农,野生黄芪产量下降,前景颇令人担忧。目前黄芪主产于甘肃、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特别是甘肃省黄芪栽培面积具全国首位,黄芪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是名符其实的大宗药材。
5 高原独特甘红芪
红芪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使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黄芪项下,列为上品。陶弘景曰:“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痈肿,俗方多用,道家不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将红芪列为正品黄芪之一,1985年版将红芪作为一味补益药而单独记载。中国名医陶弘景曰:“黄芪第一出陇西川谷,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白肌理粗,甘而温补。色赤者可作膏贴,用消痛肿”。前者系指甘肃省野生黄芪,后者所指即产于甘肃省宕昌、武都等地的野生红芪。
甘肃省野生红芪主要分布于宕昌、武都、岷县、舟曲等地。由于红芪根入药,茎、叶可作饲料和燃料,野生红芪只有甘肃偏僻的高寒山地有部分分布,多为人工栽培红芪。
据现代研究,红芪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作用,降低人体心肌的收缩力,减慢窦性心率,降低左心室压,血压明显降低,增强耐缺氧能力,具有镇静、镇痛及抗炎作用,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红芪是甘肃的特产道地药材之一,在甘肃武都、岷县、宕昌、舟曲等地野生分布较广,主销甘肃、广州、福建等地并出口。过去多入川集散,故名川芪。加工后的芪头、芪节、芪须,主销北方。现野生资源濒临枯竭,已大面积栽培,其中武都、岷县、宕昌栽培面积最大,约占红芪总产量的90%以上。
2012-10-25)
*[通讯作者]李金田,E-mail:ljt@gszy.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