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

2013-01-22尚莹莹黄天生肖定洪

中医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胃轻瘫方用半夏

尚莹莹,黄天生,肖定洪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无机械性肠梗阻存在的,以胃动力障碍和排空延迟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据国内外资料统计,50%~76%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胃轻瘫[1]。其临床主要症状为早饱、餐后饱胀、反复呃逆、恶心、发作性干呕或呕吐、厌食等症状。

1 理论研究

1.1 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学尚无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特点,古代医籍中依稀可见叙述。如《赤水玄珠》记载:“消渴……饮食减半,神色大瘁……不能食者必传中满鼓胀。”所论“中满”与DGP关系密切。目前,多根据临床症状特点,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痞满”“呕吐”“反胃”范畴。《脾胃论》曰:“呕吐哕皆属脾胃虚弱,或寒热所侵,或饮食所伤,致气上逆而食不得下。”《丹溪心法》曰:“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饮不能施化为痞者。”《圣济总录·消渴门》曰:“能食者,末传脑疽背;不能食者,末传中满臌胀。”《杂病源流犀烛·肿胀》亦曰:“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胀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神农本草经疏》曰:“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认为本病是由于消渴病程日久,耗伤脾胃,运化无力,升降失常,痰湿食滞中焦,气机不利所致。

现代医家对DGP的病因病机认识尚不统一。张国顺[2]认为:久病阴损及阳,致气血阴阳俱虚,可产生食滞、气滞、痰阻、血瘀等病理产物,以致胃气上逆,继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属虚实兼杂证。武翠凡等[3]认为:脾虚不能正常运化、升清、散精,水谷精微和水湿不布而停于中焦,致脾胃升降失调、中焦气机郁滞,甚或阻碍气血津液的运行,酿生痰浊、瘀血等。王瑞丽[4]认为:本病病机为消渴病变日久,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脾升胃降功能失常,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和,以致虚实夹杂诸证。曾红文等[5]认为:由于消渴日久,阴损及阳,气阴两伤,脾胃亏虚,升降失常,运化无力,内生痰浊,瘀阻脉络而成,本病病位在脾胃,病性总归本虚(气阴两虚)标实(痰瘀阻滞),病机为中焦气机失调、脾胃升降失司。

在古代医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家对DGP的理论研究和多年临床经验,笔者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以阴虚燥热为本,病程日久,损及脾胃,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气滞于中焦,从而产生痰浊、瘀血、湿阻、食滞等病理产物。

1.2 中医证候研究

梁幼雅等[6]分析了146例DGP患者,发现DGP的证候分为脾虚兼证型和胃阴虚兼证型2种,但以前者为主。韩达伟等[7]将DGP分为脾胃气虚型、胃阴亏虚型和湿热中阻型进行辨证治疗。于丰彦等[8]将DGP分为肝胃不和、胃热津伤、脾胃虚弱3种证型,检测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和胃排空功能,结果发现:DGP患者中医证型不同,胃动力功能障碍程度不一,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证型的变化。

临床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疗效的提高离不开中医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的一大特点,是中医药治疗的精华,可见,正确的辨证在DGP的中医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病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和标准,临床研究多根据临床经验来辨证分型和遣方用药。利用现代多元统计方法规范DGP中医证候,制定中医证候标准,意义重大。

2 临床研究

2.1 中药治疗

2.1.1 辨证分型治疗

高志扬[9]将DGP分为4型进行辨证治疗:①脾胃气虚型,治宜健脾运脾、升清益气,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②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胃、生津和中,方用生脉散合麦门冬汤加减;③痰湿中阻型,治宜实脾祛痰、除湿降逆,方用参苓白术散合小半夏汤加减;④气机郁滞型,治宜扶脾疏肝、理气和胃,方用小柴胡汤合痛泻要方加减。周萌[10]将DGP分6个证型进行辨证治疗:①脾胃虚弱证,治宜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②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③胃阴不足证,治宜滋水涵木、和胃降逆,方用一贯煎加味;④饮食停滞证,治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方用保和丸加减;⑤气滞血瘀证,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⑥气虚阳微证,治宜温补脾胃,方用补气运脾汤加减。刘志勤等[11]将DGP辨证分为4型:①饮食停滞型,方用保和丸加味;②脾胃虚寒型,方用香砂六君子加味;③肝气犯胃型,方选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④胃阴不足型,方用麦门冬汤合增液汤加减。同时控制血糖。赵焕香[12]将DGP分脾虚食滞、脾虚气滞、脾虚湿困、脾虚气弱4型论治,治本采用醒脾运脾法,治标采用消食化滞法,疗效满意。

2.1.2 经方加减治疗

高云峰[13]采用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DGP,治疗组35例中显效21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88.6%。董萍[14]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DGP 31例,对照组选用多潘立酮,治疗组有效率占90.32%,对照组有效率占6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文彩[15]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DGP 38例,有效率占97.8%。曾凌文[16]采用枳术丸加味治疗DGP 78例,有效率占94.9%。李明煜[17]采用小柴胡汤加减调肝和胃治疗DGP,症状改善明显。蔡锦莲等[18]采用四逆散治疗DGP亦取得了良好效果。袁瞳[19]以半夏厚朴汤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DGP,对照组选用多潘立酮,治疗组有效率占89.47%,对照组有效率占68.4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3 单方治疗

孙维峰等[20]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中气虚弱、脾胃升降失调,给予升降散治疗,共治疗3l例,疗效明显。骆天炯等[21]采用青陈合剂治疗脾虚气滞型 DGP,有效率占93.33%。黄天生等[22]采用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 DGP 30例,有效率占91.33%,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影响。陈晚娇等[23]采用枳术宽中胶囊治疗DGP 30例,治疗组有效率占90.0%,对照组选用氯波比利,有效率占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众[24]采用升清降逆汤治疗DGP 48例,有效率占93.75%,能够改善胃排空。刘鹏程等[25]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DGP 32例,在改善单个临床症状腹胀、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占75.9%、84.1%、88.5%、84.3%、96.4%,治疗前后胃动素升高,均较对照组莫沙必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升阳益胃汤具有促进DGP患者分泌胃肠激素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胃肠动力。

2.2 中医非药物疗法

吴湘等[26]通过36例DGP临床观察,针刺患者足三里穴可使DGP患者胃动力学和胃肠激素含量发生变化,改善胃运动功能。张继红等[27]采用芒针深刺中脘穴为主治疗DGP,临床有效率占93.3%,认为该法通过调整胃壁的植物神经功能,起到治疗作用。王玲等[28]通过35例DGP临床观察发现:针灸任脉经穴能够促进胃排空,降低血糖。张英泽等[29]通过胃俞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DGP 60例,治疗组有效率占93.3%,对照组有效率占68.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沈黎等[30]采用针刺合穴位敷贴治疗DGP 30例,疗效明显优于多潘立酮组。张爱军等[31]通过电穴位刺激合并红花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DGP 48例,对照组选用西沙必利,治疗2周后发现,治疗组在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和改善胃排空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孙洪翼[32]采用耳穴贴压结合足底艾灸治疗DGP 35例,临床有效率占94.29%,该方法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2.3 针药结合

连春雪等[33]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胃肝,病机为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治宜疏肝健脾、和胃除满,采用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联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DGP,疗效明显。王福银等[34]采用红霉素注射液、甲氧氯普胺、替加色罗三联应用联合针灸天枢、足三里治疗DGP,有助于DGP患者的胃排空,改善胃部微循环状态,两种疗法相结合产生“叠加”显著效应。刘兵[35]选用中脘、内关、足三里、天枢、上下巨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联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DGP,在选用脾胃经腧穴基础上,采用特定穴治疗本病,调整脾胃气机,行气通络,临床疗效明显。苏文博等[36]自拟调胃汤联合针灸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中脘治疗DGP 52例,疗效明显。蔡艳丽等[37]采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汤剂辨证治疗DGP36例,通过使少量的药液对穴位产生长时间的渗透刺激作用外,还可发挥药物的缓释治疗作用,从而达到了较高的有效率。

3 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无论是辨证论治,还是固定方剂加减治疗DGP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与西药相比,优势疗效显著。目前,DGP的研究亦存在以下问题:①临床研究多采用中医证候学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所得结论主观性强,需从胃肠激素、胃排空功能等多角度客观指标进行评价。②中医药治疗疗程多为1个月,DGP多为慢性病程,若能延长治疗疗程,进行临床观察,疗效可能更加明显。③治疗方法多为单一药物,或单一非药物疗法为主,联合治疗的研究较少。若能联合多种传统医学疗法,可真正体现中医药的“简、便、验、廉”特点,推广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④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的一大特色,目前临床研究中缺乏中医证型的规范研究,利用现代统计技术进行中医证型研究,使其辨证论治更加规范,从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这应成为今后DGP临床研究方向的一个重点。

[1]许曼音,陆广华,陈明道,等.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02-514.

[2]张国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80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6):32-33.

[3]武翠凡,辛连勋,汶永科.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80 例[J].现代中医药,2006,26(3):14-15.

[4]王瑞丽.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5):200.

[5]曾红文,柴铁驹.苍龟探穴针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8):576-578.

[6]梁幼雅,朗建英,蔡文就,等.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候特点及其证候与胃排空障碍的关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8):3-5.

[7]韩达伟,肖玲.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7,27(9):32.

[8]于丰彦,周福生,牛丽华,等.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候的胃动力相关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4):81-83.

[9]高志扬.糖尿病胃轻瘫辨治心法[J].四川中医,2003,21(8):18-19.

[10]周萌.从痞满论治糖尿病胃轻瘫的思路[J].河南中医,2008,28(3):15-16.

[11]刘志勤,吕蕾.辨证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214例[J].河北中医,2003,25(10):738.

[12]赵焕香.醒脾运脾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79例[J].北京中医,2000,19(4):18-19.

[13]高云峰.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味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5 例[J].甘肃中医,2011,24(2):46-47.

[14]董萍.半夏泻心汤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31例[J].医学信息,2011,24(3):167.

[15]张文彩.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16(1):56-57.

[16]曾凌文.枳术丸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7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2):80-81.

[17]李明煜.小柴胡汤治疗糖尿病体会[J].河南中医,2003,23(5):11-12.

[18]蔡锦莲,黄彦敏.疏肝和胃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6,24(5):847.

[19]袁瞳.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胃轻瘫综合征38例[J].山东中医药杂志,2006,25(7):450-451.

[20]孙维峰,孙桂华,毛婷丽,等.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型与胃动力改变关系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2):17-19.

[21]骆天炯,贾晓峰,徐小萍,等.青陈合剂对脾虚气滞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浆胃动素及体表胃电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50(2):130-132.

[22]黄天生,尚莹莹,肖定洪,等.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胃虚弱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8):1581-1582.

[23]陈晚娇,雷静.枳术宽中胶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8-9.

[24]张众.升清降逆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8例[J].中医研究,2011,24(4):44-45.

[25]刘鹏程,王建中,祝梅君,等.升阳益胃汤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J].四川中医,2007,25(8):67-68.

[26]吴湘,刘磊,郝悦.针刺“足三里”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力学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8):100-103.

[27]张继红,张慧岭,寇胜玲.芒针中脘穴为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30 例[J].陕西中医,2007,28(9):1223-1224.

[28]王玲,陶加平,吴立雄.针灸任脉经穴对糖尿病胃轻瘫胃排空及血糖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3):5-7.

[29]张英泽,边刚,王文平.胃俞注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0 例[J].环球中医药,2011,4(2):141-142.

[30]沈黎,孔德明,崔瑾.针刺合穴位敷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2):69-71.

[31]张爱军,郭宏伟,袁有园.电穴位刺激合并红花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28-2529.

[32]孙洪翼.耳穴贴压结合足底艾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5 例[J].河北中医,2007,29(12):1110-1111.

[33]连春雪,周学林.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7-58.

[34]王福银,李昌祁,林艳等.三联疗法加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J].中外医疗,2011,1(7):19.

[35]刘兵.电针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8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7):62-63.

[36]苏文博,杨晓琴.调胃汤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1):52-53.

[37]蔡艳丽,冯学祯,徐有伟,等.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 例[J].陕西中医,2009,30(6):720.

猜你喜欢

胃轻瘫方用半夏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半夏入药多炮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