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拈痛汤的源流与发展*
2013-01-22欧阳建军徐莎婷
欧阳建军,徐莎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当归拈痛汤为中医方剂学中清利湿热的著名方剂,主治风湿热痹及湿热流注浸淫而致的脚气等病证。随着治疗范围的不断扩展,当归拈痛汤越来越受关注,笔者也参与对其研究的行列。本文在参考李飞教授主编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1]中当归拈痛汤内容的基础上,对当归拈痛汤的源流及其发展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求同道以斧正。
1 当归拈痛汤探源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邓中甲教授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范教材《方剂学》中,当归拈痛汤的来源为《医学启源》。组成:羌活半两(15g),防风三钱(9g),升麻一钱(3g),葛根二钱(6g),白术一钱(3g),苍术三钱(9g),当归身三钱(9g),人参二钱(6g),甘草五钱(15g),苦参(酒浸)二钱(6g),黄芩(炒)一钱(3 g),知母(酒洗)三钱(9g),茵陈(酒炒)五钱(15g),猪苓三钱(9g),泽泻三钱(9g)。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等[2]。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谢鸣教授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方剂学》中,当归拈痛汤的来源为《兰室秘藏》。组成:白术一钱五分(4.5g),人参(去芦)、苦参(酒炒)、升麻(去芦)、葛根、苍术各二钱(各6g),防风(去芦)、知母(酒洗)、泽泻、黄芩(酒洗)猪苓、当归身各三钱(各9g),炙甘草、茵陈(酒炒)、羌活各五钱(各15g)。功用、主治同前[3]。
经查,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五行制方生克法》中有“下之二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法之道,容易通晓也”之言。“下之二方”即指当归拈痛汤、天麻半夏汤。原来张氏为了示人制方遣药的法则,特制两方为例加以说明,并指出其中的当归拈痛汤治疗“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故当归拈痛汤的药物组成和主治病证应首载《医学启源》。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曾受业于张元素,尽得其传,将本方收入《医学发明》卷八中,仅将部分药物用量稍作修改,升麻改一钱为二钱,苍术改三钱为二钱,黄芩改一钱为五钱,白术改一钱为一钱五分,而其余药物及用量、方名、主治、用法等不变;另外他还将当归拈痛汤改名为“拈痛汤”收录于其另一部著作《兰室秘藏》卷中,除方名有异,其余内容完全同《医学发明》。
因李杲名气大于其师,以致后世众多医家皆认为当归拈痛汤乃东垣所制,如明朝徐用诚《玉机微义》卷十五、清代汪昂《医方集解·利湿之剂》、吴仪洛《成方切用》卷七下、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等皆执此说。
2 当归拈痛汤的变化与发展
2.1 药物、用量、主治的变化
当归拈痛汤一经推出,其后有许多医家对此方甚为推崇。在其应用与流传中,组成与用量、主治等发生了变化。
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在其《景岳全书》卷五十七中,以同名方收载,较之《兰室秘藏》卷中所载基本相同,只将部分药物剂量进行修改,即防风、归身、知母、猪苓、泽泻量皆减半,并认为此方属东垣。明朝张洁的《仁术便览》卷一中,将本方加茯苓,名当归止痛汤,主治痛风。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二十七痹门所录方中的当归拈痛汤,剂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将《兰室秘藏》卷中之各药用量缩小到十分之一,即将钱改为分,并加茯苓三分以健脾渗湿,主治不变。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中,治腿游风所用的当归拈痛汤,比之《兰室秘藏》卷中所载,加黄柏三分以清热除湿,方中各药用量重新拟定,量均减轻;而《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卷三十九之当归拈痛汤,却是去掉防风、甘草,加防己、茯苓健脾祛湿,治湿热脚气而形气虚者。
最为奇特的要数清代徐洄溪《医略六书》卷二十四之当归拈痛汤,在组成上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动,较原方少升麻、葛根、人参、甘草、苦参、知母、茵陈,多黄柏,酒炒一钱半,但功用、主治皆未发生大的变化。孙文胤的《丹台玉案》卷之二中湿门、《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中均载有当归拈痛散,前者是去苦参、黄芩、猪苓、泽泻4味清热利湿药,加黄芪、黄柏、玄参、茯苓4味益气健脾,清热祛湿药,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流注足胫,痛不可忍,口干壮热,两足湿毒疮痛痒而兼脾虚不运者”;后者将本方加健脾渗湿之茯苓,治“两足或左或右,忽肿而痛者,乃湿热也,恐成脚气”。
2.2 治疗范围的变化
在临床运用方面,除上述外,历代医家还根据原方有利湿清热、疏风止痛之功用的长处,及湿热相搏,外受风邪之方证的病机特点,发展了其适应范围。
明代《玉机微义》卷十五疮疡门中指出:“当归拈痛汤治一切风湿热毒浸淫,疮疡下注,湿毒脚气生疮赤肿,里外臁疮,脓水不绝,或痒或痛,脉沉紧实数动滑者。”明代吴昆《医方考》卷五香港脚门中当归拈痛汤条下言:“香港脚疼肿,湿热发黄者,此方主之。”陈实功《外科正宗》卷三中用本方治疗附骨疽,“有风湿相乘之症,初起寒热交作,次传腿肿作痛,其形光亮微红,发热肿痛,按之如泥不便起者,宜当归拈痛汤”,并又指出凡“湿热下注,腿脚生疮,赤肿作痛,或腰脚酸痛,或四肢遍身重痛,或下部顽麻作痒,或成血风”者,均为本方所治。《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记载本方治腿游风,“症见两腿里外赤肿,形如堆云,掀热疼痛”。
清代汪昂在《医方集解》利湿之剂当归拈痛汤条下,对本方历代主治范围做了很好的总结:“(东垣)治湿热相搏,肢节烦痛,肩背沉重,或偏身疼痛,或香港脚肿痛,脚膝生疮,脓水不绝;及湿热发黄,脉沉实紧数动滑者;湿则肿,热则痛,足膝疮肿,湿热下注也;发黄,湿热薰蒸脾胃也;香港脚多主水湿,亦有夹风、夹寒之异;湿热胜而为病,或成水疮,或成赤肿丹毒,或如疝气攻上引下。均可用此汤损益为治。”
以上无论内科病还是外科病,尽管症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即病因病机一致的。这就是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一方治多病的真谛所在。
张元素认为“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故“洁古治病,不用古方”。他对遣药制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发挥,创制出如当归拈痛汤、九味羌活汤等著名方剂,体现了独有的制方思想和特色,为中医方剂学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李飞.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61-1663.
[2]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00-301.
[3]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