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江妇科探源

2013-01-22刘丽谷娜任杏杏韩延华

中医药信息 2013年1期
关键词:精血内经肝肾

刘丽,谷娜,任杏杏,韩延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韩百灵教授是誉满华夏妇科八大名医之一,是龙江妇科的创始人。于1909年9月24日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一个普通的农医世家。父亲为他取名叫香钟,他天资聪颖,自幼随父见习诵“四书”“五经”。13岁时国难当头,民不聊生,死于疾病的人数日增,见此情景,他便立下“不为良相,愿为良医”之志,拜师于当地名医减鸿儒学习四大经典及内、外、妇、儿临床辨证。1929年考取中医师资格,由吉林省民政厅颁发行医执照。随即来到哈尔滨,投靠兄长韩秀实,兄弟两人在同顺馆个体行医,从此跻身医林。1934年至1958年自设“百灵”诊所,同时身兼哈尔滨市中医工会、市医联、省卫生协会常务理事,监察部长、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等社会公职。1964年调入黑龙江中医学院担任医经教研室及妇、儿科主任,并担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黑龙江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妇科分会主任委员。1997年成为国内首批中医界教授之一;1980年获中医妇科硕士学位导师资格;1983年在国内首批获中医妇科博士学位导师资格,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投资2600 万元作为医院建设和科研资金,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推动全院医疗、科研、教学工作。1993年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授予“育人功崇,济世得隆”的称号。

1 理论的总结与贡献

1.1 论《内经》对中医妇科学的贡献

妇女在解剖上学有胞宫,《内经》称之为“奇恒之腑”,在生理上有经,孕,产,乳等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中心予以体现。其中脏腑以肾、肝、脾,经络以冲、任、督、带的生理功能尤为重要,而这些关于妇女生理特点的基本理论都源于《内经》。《素问上古天元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又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由此系统的阐明了女子生殖功能从成熟到衰退的整个过程;而且说明肾气旺盛,天癸成熟是女子发育成熟过程中动力;脏腑所藏之精血是产生月经的物质基础;冲任二脉的通盛,是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主要条件。此理论被后世医家写入统编教材并指导应用于临床。

1.2 肝肾学说的创立

韩老经过60 余年理论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创立“肝肾学说”,其思想源于《内经》,并根据妇女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如下观点。

在生理上:肝肾与血海,胞宫的功能联系是最为直接,密切的,是其他脏腑所不具备的,因此妇女的经,孕,产,乳正常与否,皆与肝肾息息相关。

在病理方面:韩老从精血互生,乙癸同源出发,提出肝属木,性喜条达,体阴用阳,不遂则郁;肾属水,内居元阴,贵在治潜,妄动则耗。肝肾二脏,水火之宅,主藏精血,伤则俱伤,耗则俱耗。临床中,二者常常互为因果,如肝血虚可导致肾精不足,肾精亏损,亦可影响肝血虚弱。

2 独特的辨证论治

韩老在妇科疾病的辨证中,突出“同因异病,异病同治”在妇科疾病方面的学术思想,该思想启蒙于《金匮要略》,受学于名医王化之老先生。韩老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治疗和转归是相互联系的,是运动的,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同中有别,注意个性;异中求同,寻其共性,这是中医辨证的精彩独到之处。他认为:中医证候虽千变万化,但总是有其规律可循,妇女在生理上,因经、孕、产、乳数伤于血,在病理上也就容易产生“气血两虚”。在七情方面,女子性多忧思,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气病及血,易致“气滞血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内育真火,气血不足,命火虚衰,则发生“脾肾阴虚”。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亏耗,则多有“肝肾阴虚”发生,以上四者,皆可表现在妇女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而产生妇科各种不同疾病。因此韩老再创妇科“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的“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的理论,紧密联系临床指导实践,自拟“百灵育阴汤”、“补阳益气汤”、“益气养血汤”、“调气经血汤”治疗妇科诸多疾病,至今仍用于临床,被后世医家所推崇。

[1] 姜德友,高雪.龙江医派的发展[J].中国中医药报,2011,16(5):8.

[2] 肖承棕,吴熙.中医妇科各家经验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 韩延华,刘淑君,宋秀珍.当代中医妇科各家学术思想源流探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3):189.

猜你喜欢

精血内经肝肾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蔡连香从“精血”理论辨治妇科疾病的特色
扎纸马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古人养形有三法
铸造师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