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瘀论支气管哮喘
2013-01-22张伟郭俊美
张伟,郭俊美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我国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为1% ~4%[1]。随着经济的发展,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笔者从瘀而论,探讨瘀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活血化瘀法对其的治疗作用。
1 病因病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痰饮”等范畴,对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尚未有完全统一的论断。吴银根[2]认为,哮喘之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然哮证之主因仍为阳虚寒盛,从哮证患者体质及病因病机两方面可知:哮喘患者多素体禀赋不足,肾阳亏虚,阴寒内生,外感寒邪,更伤阳气,故哮喘日久、反复发作的患者多有面色晦暗、畏寒肢冷等阳虚表现,阳虚寒盛贯穿于哮证发病的始终。郑彩霞[3]认为,肝、肺两脏功能失调,可出现肝郁气逆、木火刑金、风摇钟鸣、郁痰伤肺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哮喘的发生。王美林[4]则认为,虚实并存是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一对主要矛盾,其发病寒热虚实之病机常同时存在。尚有其他医家[5]认为,风邪是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因痰饮并不是内在主要因素,其病因病机的本质当属外感失治,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气道挛急所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瘀血致喘越来越引起现代医家重视,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哮喘临床疗效确切。
2 哮喘与瘀血
哮喘主要病位在肺,肺主气、朝百脉、主治节,瘀血的产生与肺的生理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且哮喘病势缠绵,所谓“久病多瘀”、“久病入络”。如叶天士所说:“久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唐容川在《血证论·瘀血篇》亦指出:“瘀血乘肺,咳逆喘促。”“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近年来,现代医学研究[6]认识到,哮喘是以气道变应性炎症(AAI)、支气管高反应性(BHR)为特征的疾病,治疗上强调抗炎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对哮喘发病机理的认识从支气管痉挛转向AAI所致的BHR,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重点也就由支气管痉挛的缓解转向炎症的控制。另有报告称,哮喘发作时伴有凝血功能亢进,其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作用很受重视。PAF不仅激活血小板的功能,而且是引起哮喘的最重要的介质。凝血功能亢进与血小板激活和PAF的关系,提示以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哮喘的可能性。因为活血化瘀药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改善凝血和纤溶过程而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朱柏君[7]等观察了132例哮喘患者,其中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甲襞和舌尖微循环障碍,其障碍程度与病情、病程密切相关。中医辨证分型不同,微循环障碍程度和主要病理改变也不相同。病例中肺气虚、肺肾气虚型大部分是早期、病程短、病情轻、无明显合并症的患者,微循环障碍也比较轻。而肺肾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者大部分是病程长、病情重、长年反复发作、年老体衰或合并明显的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其微循环障碍也明显加重。由此可见,瘀血这一病理因素也已成为哮喘重要的致病因素,须加以重视。
3 活血化瘀药功用分析
活血化瘀药,性味多辛、苦、温。味辛能散、能行,味苦则通泄,且均入血分,故能行血活血,使血脉通畅,瘀滞消散。《素问·痹论》曰:“病久入深,营血之行涩。”唐容川《血证论》中有云:“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哮喘病势缠绵,病位在肺。肺朝百脉,病久必瘀,肺气虚弱,无力行血,瘀血内滞。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瘀内阻,肺气更弱,宣降功能失常,以致喘息。活血化瘀之药可行肺之瘀血,瘀血消散则气道通畅,肺气上逆自消,喘则平息。正如唐容川《血证论》说:“盖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
4 从瘀而治
4.1 临床观察
瘀血理论的存在为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且经过众多医家实验研究的深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也肯定了活血化瘀药对治疗哮喘有确切疗效。
张清奇[8]观察化瘀定喘汤治疗顽固性哮喘46例,近期治愈25例(54%),显效18例(39.1%),无效3例(6.5%),总有效率 93.5%。贺小丽[9]观察丹地桃仁汤(丹参30g,地龙15g,桃仁10g)治疗哮喘31例,结果以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为显效,共23例(74.2%);症状、体征好转,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为有效,共6例(19.4%);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共2例(6.5%),总有效率为93.5%。
4.2 实验研究
岳广[10]等观察了丹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流变的影响,结果丹参可通过减少血小板粘附蛋白CD61的表达,减轻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降低血液的粘度,改变红细胞的变形性,达到改善或促进微循环的作用。项蔷薇[11]等观察了川芎嗪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发现,川芎嗪干预哮喘组小鼠哮喘症状明显减轻,且小鼠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及嗜酸细胞(EOS)百分比下降,肺组织支气管及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血清和肺灌洗液(BALF)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也有明显下降,提示其有一定程度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川芎嗪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有关。
5 结语
支气管哮喘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寻找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主要选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可较快的缓解症状,但是长期滥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易加重病情,或变生它症[12-13]。中医药治疗在改善症状的基础上,又重在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标本兼治。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可提高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 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
[2] 石克华,熊必丹.吴银根教授辨治支气管哮喘临床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10-11.
[3] 郑彩霞.调肝理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8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4):311-313.
[4] 王美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0):1316-1319.
[5] 张忠德,张文青,韩云.晁恩祥教授辨治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39(10):8-9.
[6] 张京安,马宇舟.中西医结合提高支气管哮喘疗效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4):249-251.
[7] 朱柏君,陈超,徐文斌.哮喘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微循环的关系[J].微循环技术杂志,1996(3):159-161.
[8] 张清奇.化瘀定喘汤治疗顽固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143.
[9] 贺小丽.丹地桃仁汤治疗哮喘31例[J].黑龙江中医药,2006(5):7-8.
[10] 岳广,周春兰.丹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流变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22.
[11] 项蔷薇,罗运春,朱妍艳,等.川芎嗪在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8):773-776.
[12] 谢志军,温成平,李海昌,等.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不同使用阶段证候特点的文献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39(1):115-117.
[13] 朱现民,陈煦.冬病夏治“华盖贴”治疗支气管哮喘72例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