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缺血性中风与气虚血瘀型体质的相关性
2013-01-22王宝亮张玲燕
王宝亮,张玲燕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区,河南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08)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好发于老年人,但近年来研究[1]显示,中青年中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人群中35~45岁发病率占全部中风病例的9.77%,且以缺血性中风为主。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中青年缺血性中风患者多表现为气虚血瘀型,且平素多有气虚血瘀表现。因此,进一步研究中青年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其体质的相关因素,对预防、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
1.1 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功能、代谢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异性[2],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大量列举了体质学分类的方法,《灵枢·通天》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灵枢·寿夭刚柔论》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充分认识到不同个体体质的差异,且不同的体质决定了机体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
1.2 体质与中风的发病关系
体质因素贯穿在疾病的整个过程,是制约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要素。体制的特异性决定了不同个体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耐受性和发病倾向性。致病因素作用于不同体质导致疾病,在这一过程中,致病因素和机体体质状态是矛盾的,后者是疾病发生的内因,它决定了发病以后的病理变化与证候类型[3]。张景岳曾有“脏气有强弱,禀赋有阴阳”之说。《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说明中风发病与体质的特殊性。因此,把握个体的体质特点,对掌握病情的演变规律、防治疾病发展有重要意义。
1.3 中青年缺血性中风的体质特点
体质决定了疾病发病后的病理变化和证候类型,观察临床中青年缺血性中风患者,询其病史,或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平素有偏嗜肥腻烟酒史,久则伤及脾胃,耗伤脾气,导致后天之气亏虚、脾统血功能失调。情志方面则多有抑郁情绪,影响气的正常运行,而气为血之帅,从而最终影响到血的运行。临床则表现为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舌质暗,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此一派气虚血瘀之象。
2 中青年缺血性中风与气虚血瘀型体质的关系
2.1 气虚血瘀型体质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
古代医家认为: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多由气虚所致,如清代医家王清任提出了中风半身不遂的病机是“气虚血瘀”的著名论点。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一书中就“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口噤”等症状之辨证求源均有较详细的论述,皆认为是元气亏虚、气不帅血所致;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曰:“非风眩运,掉摇惑乱者,总由气虚于上而来。”此即《黄帝内经》“上虚则眩”之意;《丹溪治法心要》曰:“中风证,口眼歪斜,语言不正,口角流涎或半身不遂……此皆因元气平时虚弱。”且临床观察发现:中青年缺血性中风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失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细缓或细弦。多为气虚血瘀之象,治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究其原因,多为元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以致全身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皆处于低下状态,清阳之气不升,浊阴之气不降,清浊互干,壅滞体内;而元气的盛衰取决于后天脾胃之气的强弱,元气不足者,多有中气不足,脾气虚弱,水湿运化无力,亦成痰也;又有气虚则血行受阻,脉络不畅而形成气虚血瘀,气虚痰瘀阻络,乃发为缺血性中风。
2.2 从体质谈中青年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及预防
2.2.1 中青年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因人制宜,因此,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理法方药既要考虑到致病因素,又要结合患者不同的体质状况,达到治疗疾病和调整病理体质的双重目的。治病求本,注重体质;因人施治,权衡制宜。对于中青年缺血性中风的治疗要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据其病因多为元气亏虚导致的气虚血瘀证,治疗当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古代医家王清任谓:“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无气,必停留而瘀,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气为血之帅。”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气旺促血行;丹参、桃仁、当归、赤芍活血化瘀;白芍、鸡血藤、水蛭、地龙养血活血通络;党参健脾益气。诸药同用,共奏活血通络之效。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方治疗中青年缺血性中风,疗效甚佳,更进一步说明了中青年气虚血瘀型体质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决定着疾病的发病及病机转归和疾病的治疗原则[4]。
2.2.2 中青年缺血性中风的预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故治未病从古至今在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将其与临床相结合,即改善中青年的气虚血瘀型体质,对预防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气虚血瘀之人,应及时给予益气养血、化瘀通络的药物进行调理,同时注意情志对体质的影响。《灵枢·本藏》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另外,药食同源,食物对五脏六腑也各有所归,避免食用肥甘厚味寒凉之品,方能使心脾运行正常,心气推动功能正常,脾统血功能正常,减少气虚血瘀的发生,从而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
3 小结
随着中医体质学对疾病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了解到气虚血瘀是中青年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主要病理体质。通过中药、饮食、调节情绪等对其体质进行干预,改善体质状况,以进一步减少发病率,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最高境界。
[1]毕齐,张茁,张微微,等.2359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2):106-108.
[2]宁红普.体质分析与辨证论治[J].中医研究,1998,11(4):1-3.
[3]王康锋,张洪斌.中风病与体质关系刍议[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3):177-178.
[4]张玉倩,黎凯.人体体质对中风病的影响与临床指导意义[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