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技术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2013-01-22白艳菊
白艳菊
应用核酸检测(NAT)技术不仅能检测出窗口期HBV、HCV、HIV感染,还可以避免病毒变异、免疫沉默性感染等造成的漏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核酸检测(NAT)作为常规技术纳入献血者筛查[1]。2012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经血传播感染的检测方法将HBV、HCV、HIV核酸检测方法纳入到常规模式当中[2]。吉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是第二批进行核酸检测的试点单位。自2012年4月17日开始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HBV、HCV、HIV核酸检测(NAT)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与处理 2012年4月17日至2012年11月27日留取本站无偿献血者经两遍ELISA检测合格和单项阳性待检的22688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血液采集后留取5 ml血液置于NAT专用分离胶试管中,采集后4 h内3000 r/min离心20 min,置于2~8℃冰箱保存。
1.2 仪器 上海科华核酸血筛系统:Hamilton Microlab STAR汇集提取仪;7500扩增检测系统仪;数据分析系统;脱盖离心机。 酶免检测系统: STAR加样器;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离心机;LisWell系统。
1.3 试剂 HBV、HCV、HIV核酸提取试剂和检测试剂均为上海科华厂家提供。酶免试剂盒:抗-HCV(科华/新创 )、HBsAg(科华 /新创 )、抗 -HIV(万泰 /丽珠 )、抗 -TP(丽珠/科华)以上试剂都是经国家批检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1.4 ELISA法对酶免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用STAR加样器加样,用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进行检测, 采用不同厂家试剂不同人员进行两次检测。LisWell系统判读。双试剂初筛反应性判为阳性,单试剂初筛反应性双孔复检反应性判为阳性,双试剂非反应性判为阴性。共有22688份ELISA检测合格和待查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对核酸判为阳性的标本,再次从血袋取血重新检测酶免。
1.5 核酸扩增检测 当天进行ELISA检测,第二天将ELISA检测合格和待查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标本在脱盖离心机3000 r/min离心20 min,在生物安全柜内摆到标本架上,用Hamilton Microlab STAR进行全自动8个标本汇集到一个pooling里;之后进行提取;加到中转板;再转移到加了反应液的反应板;贴膜在7500扩增检测系统进行扩增。检测HBV、HCV和HIV3个项目。出现阳性结果的八混样管,再次进行单人份核酸检测,还是阳性的标本判为核酸检测阳性。
2 结果
在22688份核酸标本中,共检出6例ELISA法阴性、NAT阳性标本。其中有5例是HBV阳性、一例是HIV阳性。再留取相应血袋血再检结果相同。ELISA法筛查,漏检率HBV是0.022% 、HIV是0.0044%。对ELISA法阴性,核酸检测HIV阳性的标本的献血者进行了跟踪验证,结果 2012年5月22日, 酶免结果 (S/CO值)0.00/0.04(试剂为珠海丽珠 /试剂为北京万泰)结果阴性 。核酸结果(CT值)汇集管结果:28.0 ; 单检结果(CT值)25.1 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2012年5月29 日,对此献血者重新抽血,酶免结果 (S/CO值1.08/2.18(试剂为珠海丽珠/试剂为北京万泰) 酶免结果为弱阳性 核酸单检结果(CT值):16.7 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将此样本稀释1000倍 核酸单检结果(CT值)25.99。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追踪验证证明此献血者为HIV窗口期。
3 讨论
所谓“窗口期”是指从感染病原开始直至用某种检测方法能够检测到该病原存在的这一段时间,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测的“窗口期”较长。在目前使用的ELISA检测试剂的条件下,HBsAg、抗-HCV、抗-HIV的平均“窗口期”分别为56 d、82 d、22 d,而采用核酸检测技术(NAT)HBV、HCV、HIV的平均“窗口期”可分别缩至25 d、59 d、11 d[3]。我国现在采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吉林地区HBV漏检率0.022%;HIV漏检率0.0044%这说明现有的ELISA检测方法存在“窗口期”漏检的危险,NAT技术可以缩短病毒窗口期,降低经输血传播病毒的风险。在西方国家,有10万人,年因输入“窗口期”血液导致的HBV、HCV、HIV感染分别达2.70(95%CI:0.32~9.77),2.41(95% CI:0.29-8.70)和 4.06(95% CI:0.82~11.85)万人 /年[4]。
本研究中,在2012年4月17日至2012年11月27日,筛查22688份ELISA法检测阴性的标本,用NAT检测筛查出1例HIV阳性和5例HBV阳性标本,ELISA检测阴性标本,HBV“窗口期”发生率0.022%,HIV“窗口期”发生率0.0044%,没有检测出HCV,说明NAT能有效检测出ELISA漏检的病毒早期感染标本。NAT方法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其灵敏度,精确度和准确度已符合对ELISA“窗口期”标本的检出要求对病毒载量大于等于50 IU/ml HCV、HIV检出阳性率可达100%[5]。由此可见酶免试剂盒质量在不断提高,患者输血后感染疾病的风险已经很低,但由于我国是HBV感染率较高的地区,ELISA“窗口期”漏检是当前影响血液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单纯抗原或抗体血清学检测不能有效保证血液安全。ELISA方法筛查阴性的血液仍有漏检的可能。对输血安全造成隐患,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有必要在我国目前常规的ELISA的血液筛查中引进NAT检测来保证输血安全。
[1] 任芙荣,核酸检测技术在国内外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北京医学,2008,40(8):561-564.
[2] 卫医政发[2012]1号附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3] 王迅,邓岚,张颖,等.核酸扩增技术(NAT)在上海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中国输血杂志,2003,16(3):157-160.
[4] 赵全壁,蔡淑霞,刘玉磊.新疆伊犁哈萨克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 HBV和HCV的核酸检测.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6):539-606.
[5] 任芙蓉,刘长利,吕秋霜,等.病毒核酸检测在献血者筛查中的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9):596-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