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照射中药溻渍疗法联合西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2013-01-22李玉玲
李玉玲
淤胆型肝炎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流阻滞为特征的综合征。在肝病中较常见,多采用西医治疗。疗程较长,愈后差。本文观察中药溻渍法联合西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16例患者为2010年3月至2012年末于本院一疗区住院的淤胆型肝炎患者,其中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2~75岁,对照组58例中,男35例,女23例,15~72岁。所有的患者均符合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58例,只给一般保肝、降酶、降黄、抗病毒、抗纤维化对症的西医治疗。治疗组58例在给予一般保肝、降酶、降黄、抗病毒、抗纤维化基础上,拟定凉血解毒、祛湿化瘀基本方,药物组成如下:茵陈30 g、赤芍30 g、丹参15 g、葛根15 g、大黄10 g、丹皮12 g、郁金25 g、车前子15 g、白茅根30 g、枳壳10 g。1剂/d,早饭前、晚饭后各服一半,15 d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2-4个疗程。①胸隔满闷,按之不舒者,加瓜蒌25 g,半夏10 g,②腹胀满、苔厚腻浊者,加藿香15 g、草果仁10 g,③心烦欲吐者加淡豆豉10 g,半夏5 g;④面色晦暗,脉缓而弱或舌质淡暗者加制附子10 g,桂枝10 g,干姜10 g。⑤大便稀或泄泻者去大黄加炒白术15 g,党参15 g,云苓15 g,干姜6 g,⑥身痒甚者加地肤子10 g,蝉蜕15 g,同时、外敷黄疸方,即:茵陈30 g、栀子15 g、大黄5 g、红花20 g、赤芍30 g,研粉,以黄酒及蜂蜜调敷神阙及相应的肝区,脾区、上腹部等。1剂/d,每剂外敷并红外线照射30 min,15 d为一个疗程,共用2~4个疗程,使其充分发挥凉血解毒,活血祛瘀退黄的作用。
1.3 临床诊断标准 ①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患者。②黄疸持续3周以上及至数月或经久不退。③自觉症状轻、身痒多较明显。④舌苔黄而厚腻,舌下静脉青紫迂曲怒张。⑤脉缓或沉迟。分型:根据中医辩证法,将淤胆型肝炎治疗组分为阴黄、阳黄。但因本症淤血阻络,痰 凝滞,为时日久。难免显晦暗之色,不可仅据黄疸的鲜明或晦暗而定阳黄或阴黄,故判定阴黄尚须参照是否显现其他阴症症候,如口不渴,神疲困乏,舌质淡,脉虚无力等。
2 结果
结果:痊愈者治疗组33例,占56.89%;对照组6例,占10.34%,有效者治疗组22例,占37.93%,对照组5例,占8.62%;无效者治疗组3例,占5.17%,对照组46例,占79.31%,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现不良反应,扩大患者就医率。
3 讨论
淤胆型肝炎类可见于病毒性肝炎(淤胆型)药物性肝病,妊娠期复发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的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患者,黄疸持续3周以上乃至数月或经年不退。轻重差别较大,重者较多,预后较差。黄疸越深,持续时间越长,对预后影响越大,并可发展成为胆汁性肝硬化,所以,促进黄疸消退,缩短深度黄疸持续时间,无疑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常单纯选用西医治疗,疗程较长,愈后较差,本研究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溻渍法内外合治这种治疗,提高了治愈好转率。
中药溻渍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根据中医辨证将淤胆型肝炎分为 阴黄、阳黄,拟定凉血解毒、祛湿化瘀基本方:茵陈30 g、赤芍30 g、丹参15 g、葛根15 g、大黄10 g、丹皮12 g、郁金25 g、车前子15 g、白茅根30 g、枳壳10 g。并进行辨证加减,同时,外敷黄疸方。研粉,以黄酒及蜂蜜调敷神阙及相应的肝区,脾区、上腹部等,红外线照射30 min,15 d为一个疗程,共用2~4个疗程,结果发现这种治疗改变了单纯西医治疗疗程长,愈后差的问题。且药物经皮肤或粘膜给药进了皮肤、穴位吸收作用,可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既可发挥局部治疗作用又可透过皮肤或粘膜达到全身的治疗目的,提高了单一中药汤剂的降黄效果。经过临床观察这种联合应用疗效确切,效果明显,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总体效果,提高了治愈好转率,提高了医患满意率,末见不良反应。
应用红外线照射中药溻渍疗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说明此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淤胆型肝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