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见中西药合用的相互作用
2013-01-22黄福量
黄福量
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日趋广泛,广大医学专家不断探索,中西药结合用药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并且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成分复杂,与西药之间存在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上述情况会导致一些未知的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而目前国内外对于中西药合用并没有具体的指导原则,这就需要相关研究者不断总结,吸取经验,才能推动中西药合用的发展。本文对中西药合用会产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
1 中药与西药合用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西药化疗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呕心、呕吐、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通过与健脾益肾类中药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这些不良反应。有文献研究表明在注射链霉素的同时内服骨碎补煎剂可以降低或消除链霉素的不良反应[1]。
2 中西药合用产生协同作用
中西药合用产生的协同作用主要表现在互相提高溶解度、促进西药的体内吸收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以及增效减毒。
西药利福平、灰黄霉素在体内吸收状况不良,较低的生物利用度导致不能完全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中药陈皮、黄芩等可以通过抑制胃肠蠕动增加上述西药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了疗效[2]。中药丹参、三七、赤芍等与乳酸心可定、潘生丁等药物配伍应用时,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及降血脂等作用[3]。
3 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3.1 含有大量鞣质的中药 含鞣质的中药与一些西药合用时会产生沉淀、降低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疗效。五倍子、地榆、虎杖、大黄、石榴皮等含鞣质较多的中药在与金属离子铁剂、钙剂以及阿托品类药物合用,会产生沉淀;与维生素B1合用会与其结合,促使其从体内排出[4]。
3.2 含金属离子的中药 含镁、铝、钙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如龙骨、石决明、石膏明矾、自然铜等一些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西药合用时会产生结合物,从而降低西药的活性。例如,左旋多巴中的游离酚羟基、四环素类分子中的酰胺基与含金属中药会产生化学反应,出现新的络合物,影响了疗效[1]。
3.3 含黄酮类成分的中药 含有大量黄酮类成分的中药如忍冬叶、橘皮、槐米、芜花、黄芩等,与金属类西药合用时,其特殊的酚羟基结构会使其与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改变了西药的化学性质,降低了治疗效果。
3.4 含有蛋白质的中药制剂 含有蛋白质的中药,如珍珠、犀角等不可与小檗碱合用。中药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产生多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可以抑制小檗碱的抑菌作用。
3.5 含有麻黄的中药制剂 麻黄中的有效成分为麻黄碱,在与利血平、甲基多巴合用治疗咳喘兼高血压时,后者能减弱前者的作用[5];含麻黄中成药制剂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时,麻黄碱可促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而引起恶心、呕吐、头昏、头痛、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4]。
3.6 含朱砂的中药制剂 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朱砂及其中成药(七厘散、补心丸、人丹等)不可与还原性西药如溴化物、碘化物等同时服用,究其原因,硫化汞与溴化物或碘化物可生成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等沉淀,导致药源性肠炎。
3.7 甘草、鹿茸与降血糖药物合用 甘草、鹿茸与甲苯磺丁脲、降糖灵等降血糖药物合用时,会降低降糖药物的作用。在此情况下,氨基酸、蛋白质在糖皮质激素作用下大量转移至肝脏,通过酶解反应,产生了更多的葡萄糖及糖元,糖的含量会有所上升,从而拮抗了降糖药物的治疗作用[4]。
3.8 含有乙醇的中成药 如国公药酒、风湿骨痛酒、豹骨木瓜酒等不宜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甲苯磺丁脲、胰岛素、双香豆素、华法令等合用,因为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能使肝脏药酶活性增强,起酶促作用,使这些西药代谢加速,半衰期缩短 ,使药效下降[6]。
3.9 利尿中药与安体舒通、氨苯蝶啶合用 水肿患者服用利尿中药泽泻、白茅根、金钱草、丝瓜络等中药时不宜合用西药如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以免发生高血钾等不良反应。含阿托品类生物碱的中药及制剂,能抑制胃肠蠕动,如与地高辛同用,会增加机体对它的吸收,使其血液浓度升高,引起洋地黄中毒[7]。
4 小结
综上所述,中西药合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促进药物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和提高疗效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8]。但是不能忽视中西药合用产生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中西药结合用药时,应充分把握中西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临床经验及中西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合用。
[1] 杨立安.浅析中西药的相互作用.辽宁药物与临床,2004,7(2):106-107.
[2] 叶爱军,刘治军,傅得兴,等.临床常用天然药物与化学药物的相互作用.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3): 1833-1835.
[3] 桑晓梅.浅谈中西药物临床用药及配伍.新疆中医药,2009,27(4): 64-66.
[4] 赵航.中西药合用的注意事项.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2):9-10.
[5] 张宜勇.中西药配伍使用的合理性与药理分析.亚太传统医药,2011,7(8):179-180.
[6] 谭德福.中药调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
[7] 李焕得,程泽能.临床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
[8]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