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检测车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3-01-22高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0期
关键词:检测车检验所初筛

高燕

为了更好的发挥药品检测车的技术优势,针对淮南市药品检测车年度运行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对策。

1 检测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检测车到村镇存在一定的难度。淮南市六区一县,大部分道路路面狭窄、易堵塞,车载仪器和电脑易受影响。快检车既不好行驶,也不方便停车,只能把车停在路口,步行到各个药店抽取样品回到车上进行检测,这样就花费了一定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1.2 在抽样过程中,被抽样单位的药品实际数量限制了抽样的进行。因为虽然使用药品检测车快速检测所需样品量较少,但监督性抽验所需样品量较大,要满足检验所实验室检验量的需要。在小规模零售药店和乡镇卫生院进行药品快速检测时,常会出现快速检测不合格,但却因药品数量太少不能进行药品靶向抽验,即进行初筛后不能继续抽样,送至检验所检验。

1.3 中药制剂的快检方法太少。国内药品市场中,中药制剂的品种最多,几乎占半壁江山,存在的问题也最多,如许多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成份;在中药材市场中,药材染色、掺假现象也居多;但相对于检测车车载的此类快检方法却很少,无法满足快速检查与抽样的需求。

1.4 检测车车载数据库信息滞后。在零售药品输入药品的批准文号和批号查询时,发现查询后的药品生产厂家和所初筛抽样时的药品厂家不一致。如维生素E胶囊,在输入包装上的批准文号,发现通过检测车查询后的不是它的生产厂家的药品,分析是它的数据库信息没有更新、滞后的缘故。进口药品在信息中无进口注册证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1.5 通过实际应用,作者在检测车上发现车载的近红外模型假阳性率偏高,以至于造成了检测车上初筛时药品不合格,但送至药品检验所实验室检验时,却为合格药品。另外检测车车载的检测品种及类别也较有限。目前车载近红外模型仅有410多个,一些常用药如健胃消食片、花红片等近红外模型尚未建立;有些药品胶囊有模型而片剂没有模型,或者片剂有模型胶囊却没有模型,容易混淆。一些新药、进口药的模型在基层应用率较低。

2 建议及对策

2.1 加快检测系统建模的步伐,适当增加定量模型。现阶段,通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在药品市场上出现的单纯的假药数量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抽样命中率的难度。所以,建立更多的定量模型势在必行。

2.2 改进药品信息库查询系统,避免信息不全、滞后和部分错误情况的发生。及时修正近红外模型。因为模型修正的时间不够及时,会误导检测车快检人员的初筛。建议中检院提供建立模型的指导意见,由各地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正模型,让快检人员由操作员变成真正的参与者,成功的模型再提交中检院验证后在药检系统内应用推广。

2.3 充分利用药品检测车的优势,培训基层抽样人员与稽查人员。通过培训,使基层抽样人员与稽查人员了解和熟悉药品检测车的使用,提高其抽验技术和现场识假辨假的能力。对技术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显微鉴别涉及中药专业,建议进一步扩大培训面,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

2.4 应建立完善的车载药品信息查询和监督信息交换系统,使药品快检迈上信息化的台阶。准确、及时、完备的药品信息是药品监督检查的有力武器。在药品快检的实际工作中,信息查询和交流仍然滞后,不能满足监督检查的需要。建议尽快建立车载的合法药品数据库、假劣药品信息查询系统、药品监督检查信息交换平台。

2.5 建立检测车专用信息网络。以保证各地信息可以及时共享,提高时效性。药品检测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各地的使用都有自己的特点,应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对药品检测车运行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高了药品检测手段。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利用药品检测车的优势,加大药品筛查力度,扩大药品抽验覆盖面,不断总结和完善药品检测车的快速检验方法,提高抽验工作靶向性,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检测车检验所初筛
山西首个口岸有害生物和外来物种初筛鉴定室投用
无人快速综合道路检测车系统设计
道路综合检测车在公路检测中的推广应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轮胎式高速铁路隧道检测车车辆稳定性分析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