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体会
2013-01-22项群利施铁英
项群利,施铁英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院感科,浙江 杭州 310004)
骨科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切口感染在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术后长期卧床,骨组织的血供相对较差,一旦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可能导致切口愈合延迟,甚至导致骨髓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的252例骨科手术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及抗生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医院施行骨科手术患者252例,其中男151例,女101例;年龄9.0~83.0岁。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
术前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嘱其禁食。对于年老体弱患者,术前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禁止过多的探视,做好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术前给予低糖饮食,同时做好血糖、尿糖的检测,给予相应降糖处理,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患者,告知其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女性患者,要再月经过后3 d,再进行手术治疗。医护人员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术前清洁备皮,完毕后,应用3%碘伏进行术野的消毒,同时注意保暖。术前对手术室进行室内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适度。术前1~2 h,静脉滴注2 g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SH0982),有效控制术后切口感染[2]。
1.2.2 术后
病情观察:术后注意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发现敷料污染或者脱落,及时给予更换;注意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密切观察肢体末梢的温度、颜色,以及肿胀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注意患者的疼痛情况,询问患者的耐受及疼痛性质,根据其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切口感染,一旦术后出现切口持续性跳疼,并伴有体温升高,应怀疑切口感染,立即通知主管医师,给予抗生素等对症处理。
换药护理:医护人员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勤洗手,使用一次性口罩,注意换药室的清洁和卫生,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换药时,避免人员的走动,适度包扎伤口。
营养支持: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于骨折患者,尤其是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应积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
基础护理:注意病房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适度;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和床上活动,避免碰触手术切口,咳嗽时做好对手术切口的保护作用。
2 结果
252例骨科手术患者中,经过相关护理干预后,9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好发于术后5~7 d,其中Ⅰ类切口1例(感染率为0.39%)、Ⅱ类切口 3 例(感染率为 1.19%)、Ⅲ类切口 5 例(感染率为1.98%),平均住院32 d,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细菌性感染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因此,抗生素在骨科应用广泛。目前,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抗生素的滥用、联合应用过多、应用时间过长,以及抗生素应用观念错误等,有时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因耐药菌株的定植,反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更高[3]。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因素不仅与患者龄、基础疾病以及术前住院时间等自身因素有关,还与手术相关的侵袭性操作等医源性因素有关[4]。因此,术前和术后针对患者自身因素和医院性因素,给予相应的预防护理干预,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本研究中,252例骨科手术患者经过相关护理干预后,仅9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平均住院32 d,均治愈出院,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对于骨科手术患者,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院内感染教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环境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做好术后观察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等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莫莉清,施小明,王美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64例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要点[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10(3):948-950.
[2]莫永鑫,郑 翔,胡 毅,等.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 195 例[J].中国药业,2012,21(3):76 -77.
[3]彭伟雄.新泰林预防骨外科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7):727 -728.
[4]王军霞,左立新.不同抗生素应用方法与骨科切口感染的关系[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9):93 -94.
[5]罗 华.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及抗生素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