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早春茬丝瓜栽培技术
2013-01-22张杰
张 杰
(遂平县农业局,河南 郑州 463100)
1 选用良种
近年的栽培实践证明,线丝瓜、河南白玉丝瓜和南京丝瓜等丝瓜品种在温室中生长好,产量高,这些品种的主要优点是耐寒、早熟、丰产,耐阴、耐湿、喜肥水,对光照不敏感,最适合日光温室栽培。
2 培育壮苗
2.1 种子处理
冬春栽培的丝瓜育苗期一般在12月下旬,每平方米用种子2.2~3.7g。为防止丝瓜种子带菌,提高发芽整齐度,播种前一定要搞好种子处理。种子处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晒种。晒种可促进种子后熟,有利于发芽,一般浸种之前要晒种1~2d。二是种子消毒。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h,然后用清水洗净。三是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放入60~80℃的热水中,不断搅拌,当水温降到常温时,用清水浸泡24h,再洗去种子表面的胶状物,待种子充分吸水后取出,用洁净的纱布包裹,置于28~30℃温度下保温催芽24~48h,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2 苗床建设及播种技术
床土中加入30%腐熟有机肥共同过筛,然后回填备用。苗床应提前浇透水并盖膜提温,播后扣好拱棚盖好薄膜,出苗前温度可保持在30~35℃,一般7d左右即可出苗,苗龄35~40d。
3 定植
当丝瓜苗龄达35~40d,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2月上旬)。定植时注意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密度为株距30~40cm,栽培深度比移栽苗带土坨略深些,最好采用“稳水坐苗”方式,在起苗、运苗和栽植过程中要防止散坨伤根。定植后,将垄面修整,然后覆盖地膜,并打孔把苗引出膜外,以利保墒提温。
4 定植后的管理
4.1 苗期的管理
早春丝瓜定植时处在较寒冷的季节,温度低是影响缓苗的重要因素,在管理上要重点加强温度管理,以提高棚温。在定植后10~15d内,白天温度保持在30~35℃,此期一般不通风或小通风,创造高温高湿条件,以利缓苗。如晴天中午前后棚温过高幼苗出现萎蔫时,可盖花苫遮荫。幼苗期一般不浇水,垄间要中耕保墒增温。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温保持在15~20℃,不要低于12℃。
4.2 开花坐瓜期的管理
定植后,壮苗大约55d左右开第一朵雌花。从开花至商品瓜采收期约需10~15d。在管理上主攻目标是促进植株早发稳长,搭好高产骨架,提高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栽培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棚温调控,使棚温白天保持在25~30℃,若超过32℃可进行适当通风换气。夜间要加强保温,加盖草苫,使棚内温度维持在16~20℃,最低不低于12℃,如果温度持续高于35℃或低于12℃,将会引起落花或出现畸形果。
二是整枝吊蔓和肥水管理。为利用棚内空间,多用“S”形吊蔓方式,蔓长50cm时开始扯绳吊蔓,每株一绳。当主蔓20~23片叶时进行第一次摘心,要保留顶叶的侧芽,当这个侧芽6~7片叶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去侧蔓。根据植株的强弱,第一次摘心时每株选留3~4个雌花,将其余雌花去掉。在肥水管理上,根瓜坐瓜之前一般不浇水,应多进行中耕保墒,如遇干旱,可浇小水,以防水分过多造成植株徒长导致落花、化瓜。根瓜坐住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结合浇水每公顷施尿素150~225kg、硫酸钾150kg。
三是提高坐瓜率。为防止落花落果,除要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外,使用生长调节剂是提高坐瓜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用的最佳时期是花朵刚刚开放时,处理后一般不落果,不易出现畸形,且丝瓜生长速度快。
4.3 结瓜盛期的管理
根瓜采摘之后丝瓜进入结瓜盛期,此期丝瓜生长量大,结瓜数量增加,不仅要求有充足的肥水,而且要有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在管理过程中具体落实以下措施:
一是肥水管理。追肥可结合每10d左右一次的浇水进行,每次每公顷可冲入人粪尿45~75t,或氮素化肥225~300kg,间隔追施三元复合肥150~225kg,同时可进行1~2次叶面喷肥。
二是温度管理。丝瓜性喜高温,结瓜期间,应控制夜间温度不低于15℃,白天不超过32℃为宜。
三是光照管理。此期要坚持早揭草苫,争取每天有较长的光照时间,注意阴天也要及时揭苫,争取多见一些散射光。在棚膜覆盖期间,要经常擦拭薄膜上的灰尘,以提高透光率。尽量减少棚膜上的水滴,保持无滴膜的透光性。可通过选用无滴膜、棚膜防水剂,以及覆盖地膜,灌水后及时排湿,降低棚内湿度等措施,来改善棚内的光照条件。
四是整枝摘老叶。在盛瓜期,植株封垄,田间郁蔽,因此要及时摘除多余的雄花蕾、卷须和畸形瓜,同时要及时摘除植株下部变黄的老叶及病叶。
4.4 丝瓜的采收
一般丝瓜早春开花后15d左右,瓜长50cm时可以采收,盛瓜期开花后7d左右即可采收,每1~2d采收一次。采收时宜用剪刀剪下,整齐地摆放在纸箱内或装筐待售。
[1]储立民,金爱红,徐冬青,等.钙离子浓度对丝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5(04):56-58.
[2]杨华丽.丝瓜壮苗培育的关键技术[J].种业导刊,2012(09):26.
[3]叶继刚.江淮地区夏季丝瓜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115.
[4]潘静,颜曰红.金丝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96.
[5]刘水东,顾国华,姜永平,等.大棚茄子-丝瓜-莴苣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97-98.
[6]张化春,郭卫华,张亚波.大棚丝瓜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0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