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地小麦高产节水栽培技术

2013-01-22魏志萍

种业导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旱地墒情磷肥

魏志萍

(安阳县农业局,河南 安阳 455000)

安阳县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县,是国家粮食高产创建基地,常年种植小麦面积5.33万hm2,总产32万t左右。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山丘平凹俱存,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丘旱地,面积约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一半。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安阳县冬春干旱问题日趋严重,成为限制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旱地小麦高产节水栽培技术,运用该项技术后,一般小麦每公顷产量可达6000~7500kg,对于提高旱地小麦单产和全县总产量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1 抗旱品种的利用

不同小麦品种其抗旱性有较大差异,旱地种植的小麦品种必须有较强的抗旱性。据近几年试验,山丘旱薄地应种植抗旱耐瘠品种,旱肥地要种植抗旱耐肥品种。

2 旱地小麦苗情及群体指标的调控

旱地小麦壮苗标准不仅要求苗营养生产量适宜,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即麦苗有较强的活力,主要表现是,冬前主茎叶片5~7片,按时如数分蘖,根系深扎;冬季抗冻,有较多的绿叶越冬;春季麦苗返青早,不早衰,分蘖成穗率高。

旱地小麦不起垄、等行距(20~22cm)播种,最佳播种期播种对培育壮苗具有决定意义,播种时必须考虑土壤墒情,当土壤有失墒危险时要抢墒播种,适当早种,防止播种过晚或过早。

旱地小麦的群体结构必须是高产低耗的群体结构,一般品种每公顷目标产量7500kg需750~900万穗,春季分蘖宜略有增长。培育壮苗,必须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适时播种的小麦,要求冬前主茎叶片6~7片,每公顷基本苗180~240万群体总茎数,冬前1050~1200万群体总茎数,春季1200~1500万群体总茎数,每公顷穗数750万左右。在主要群体指标中,关键是冬前群体足够而不过头。在旱薄地浅施肥利于培育壮苗,在旱肥地深施肥有利控制麦苗旺长,因此,旱肥地偏早播种时不宜施种肥。

3 旱地小麦耕作措施

安阳县粮田大多采用一年两作的种植制度,一般为小麦和玉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早深耕,耕深以25~30cm为宜。结合深耕将所施有机肥、化肥一次性施入,具有很好的蓄墒作用,可有效增加耕后和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还能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其作用可持续多年。深耕后要及时耙耱,尽量减少墒情散失。旱地小麦田间管理以保墒为主,而保墒措施重在镇压,次为划锄。播种后耕层墒情较差时应进行镇压,以利于出苗。早春麦田管理,在降水较多年份,耕层墒情较好时应及早划锄保墒;秋冬雨雪较少,表土变干而坷垃较多时应进行镇压,或先镇后锄。

4 旱地小麦施肥技术

旱地小麦肥料运筹要突出早、深的特点,并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一般每公顷施有机肥45~75t、纯氮240~270kg、纯磷180~225kg、纯钾120~150kg、硫酸锌15kg、硼砂7.5~15kg,结合深耕全做基肥施入。

4.1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单施有机肥或单施化肥都可增加产量、培肥地力,但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为大幅度提高产量并迅速培肥地力,必须在尽量增施有机肥的同时,增加化肥的投入,实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旱薄低产麦田生物产量低,有机肥不足,可多施化肥,以无机换有机,扩大有机物质的循环基础。

4.2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由于旱地大多氮磷养分失调,一般施磷肥的增产作用大于施氮肥的增产作用,而氮磷肥配合施互作效应显著,因此,旱地小麦施肥必须氮磷肥配合,并加大磷肥的比重,氮磷肥量比一般以1∶1为宜,如以碳铵和过磷酸钙计,每施1kg碳铵,要配合施用1kg过磷酸钙。

4.3 因地确定施肥量

旱地低产麦田,常年土层厚的旱地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随施肥量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为提高地力,所施用的肥料除满足当季增产需要外,应使土壤养分有所积累,除有机肥外,土层厚度达1m以上的地块,每公顷施碳铵和过磷酸钙各750~1125kg,当季可获较高产量。需施钾时,可每公顷施钾肥150~225kg。为培肥地力,提倡有条件的农户多施肥料,尤其多施磷肥。

4.4 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法

旱地浇水条件差,追肥效果差,提倡把全部肥料,包括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等在耕地时作底肥一次翻入,在地力较高的旱地高产麦田,采用“一炮轰”施肥,冬前麦苗可能呈现旺长趋势。因此,施肥量较多时应注意控制冬前群体。

4.5 深施肥料

在“一炮轰”的基础上深施肥料,施肥深度一般控制在30cm左右,这样施肥,方法简便,增产效果好。

5 旱地小麦覆盖技术

在小麦-玉米一年二熟种植地区,玉米拔节-大喇叭口期间,每公顷覆草3000~6000kg,起到减少土壤水分散发,平抑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为小麦生产培肥地力和积蓄水分。

6 病虫害防治

旱地小麦由低产变高产的过程,病虫害有加重的趋势,必须做好病虫防治工作。播种时防治好地下害虫,春季要及时防治红蜘蛛,生长后期注意防治蚜虫、粘虫等危害。在病害防治方面,除白粉病、锈病外,高产田还要重视对纹枯病的防治。

[1]黄彦宗,李建伟,黄鹤丽,等.旱地小麦偃佃9433的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01):19-20.

[2]逯怀森,王海军,张二全,等.钾肥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0(10):21.

[3]姬相云,王莉萍,申春晓.连年旋耕整地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调查分析[J].种业导刊,2010(08):15-16.

[4]沈阿林,龚光炎,张子武,等.豫西旱地小麦磷肥肥效及增产机理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94(01):21-24.

[5]杨琳,景继海,赵佰图.旱地小麦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19-20.

[6]赵智勇,李秀绒,柴永峰,等.小麦新品种运旱6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3):41.

猜你喜欢

旱地墒情磷肥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印度磷肥采购量增加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开封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