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眶内、双侧上颌窦结核一例
2013-01-22刘菊秀付国平
刘菊秀 付国平
·病例 报告·
左眼眶内、双侧上颌窦结核一例
刘菊秀 付国平
患者,男,62岁,农民。因左眼红肿,分泌物增多1个月,眼球突出20 d,失明5 d,于2012年9月29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经裂隙灯检查,以“眼眶内肿物”收入院。该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红肿,分泌物增多,未就诊;20 d后发现左眼球突出,视力模糊,在当地诊所用熊胆滴眼液滴眼,口服熊胆丸治疗,症状不见好转,2012年9月24日左眼失明。病程中无鼻塞、流涕、头痛、低热、盗汗、消瘦症状。患者30年前患过肺结核,规律抗结核治疗1年痊愈。体格检查:体温36.2℃,颈、胸、腹部及四肢无异常。左眼球突出,结膜充血,睑缘处可见较多淡黄色黏稠分泌物。外鼻无畸形,鼻腔无异常分泌物,各鼻窦区无压痛感。眼科检查:左眼视力:无光感;眼压:20 mm Hg(1 mm Hg=0.133 kPa);眼睑肿胀,泪道冲洗不通畅,眼球突出,呈外上斜位,向各方向运动受限,球结膜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圆形,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敏感,晶状体密度增高;眼底检查:视盘边界清晰,血管管径及走行正常。右眼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眼部外伤多排CT平扫十多平面重组检查:左眼球向外突出,左眼眶内肌椎外见团块状软组织影,边界不清晰,病变向上膨隆与左眼环关系密切,周围骨质未见明显改变;双侧上颌窦黏膜增厚,可见片状高密度影,内部可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周围骨质吸收;左侧中鼻道内见软组织影。磁共振头部平扫加普通增强扫描:脑内可见少许腔隙性脑栓塞,左侧眼眶内异常信号及强化。肺部CT检查:右肺上叶可见少许斑片状影伴钙化。眼部彩色超声检查:左眼球后见1个低回声实质性肿物,大小12 mm×10 mm,边界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肿物位于视神经下方,距视神经5 mm。右眼未见异常。鼻咽喉镜检查:双侧鼻腔黏膜略微充血,左侧中鼻道可见光滑息肉样新生物。术前诊断:左眼眶内肿物、双侧上颌窦黏液囊肿、左鼻息肉。于2012年10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先行鼻腔、鼻窦探查术,切除息肉样肿物,开放双侧上颌窦窦口,上颌窦内黏膜坏死样改变,刮匙刮除内壁黏膜,见眼眶内壁及下壁骨质完整,膨胀海绵填塞左侧鼻腔。继续行眼眶内肿物探查术,距左眼下睑缘约2 mm平行睑缘弧形切开皮肤2.5 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眼轮匝肌,见肿物为淡黄色脆性组织,边界不清晰,约2.5 cm×1.5 cm×3.0 cm,与周围组织粘连,仔细剥离并摘除全部肿物,手术过程顺利。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眼眶内肿物,上颌窦组织为肉芽肿性炎伴坏死,偶见多核巨细胞,局部见疑似类上皮细胞巢,病变累及周边横纹肌及骨组织,符合结核病改变;特殊染色: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阳性,左侧鼻腔组织为鼻息肉伴潴留囊肿。术后诊断:左眼眶内、双侧上颌窦结核,左鼻腔息肉。术后第7天,转至我院。予异烟肼、复合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四联强化方案(3HRZS/9HR),配合利福平眼药水滴鼻、滴眼,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雾化综合治疗1个月出院,继续此方案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随访,患者眼球活动较以前灵活,结膜无充血及分泌物,左眼视力仍无光感。叮嘱患者继续进行规律抗结核治疗,疗程不少于1年。
讨 论
近几年由于结核病发病趋势有所抬头,眼眶结核病亦相继出现,自Houland于1881年首次报道眼眶结核后,又有个案报道[1]。但该病仍较罕见,临床上易误诊误治。眼眶结核可累及眼眶的任何部位,侵犯眼腺及相邻软组织,也可伴有结核性鼻窦炎,眼球突出常为首诊症状。本例患者临床经过符合文献报道的特征,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眼眶内、双侧上颌窦结核。眼眶内结核,很少单发,多伴有鼻窦结核,这是因为眼眶与鼻窦相邻,眼眶的2/3是由鼻窦骨壁构成,文献报道眼眶内合并症60%~80%为鼻原性[2],由此可推测该例眼眶内结核为上颌窦结核侵蚀、蔓延的结果。其感染途径多由空气传播或手指挖鼻孔损伤黏膜而直接传染,少数可经血液、淋巴途径感染。眼眶内、鼻窦结核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于肺部结核的患者较多[3],原发性的少见。分析其失明原因:头部磁共振检查证明脑内没有结核病灶,脑内视神经未受侵犯。眼部彩色超声检查提示肿物位于眼眶内视神经下方,视力障碍的原因为眼眶内肿物逐渐增大压迫视神经,引起视神经损伤,初期自感视物模糊,未引起重视,以致发展到失明。本例眼部彩色超声检查见眼眶内有1个低回声实质性肿物,与术中所见眼眶内肿物的大小有一定出入,其原因与肿物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周边非低回声组织不能纳入测量范围有关。
本病任何年龄均有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病程长短不一,通常进展缓慢,单侧病变居多。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眼球突出、结膜充血、眼部分泌物增多、眼球活动障碍、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缺乏结核病典型的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多以眼部、鼻部局限性包块为首诊症状,易误诊为肿瘤或转移癌。术前诊断较困难,CT、B超检查只能定位,缺乏特异性,组织病理检查和分枝杆菌杭酸染色阳性、病变组织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并经过菌种鉴定方为诊断的金标准。治疗以手术切除病灶,配合全身十局部抗结核治疗为最佳[4],可以显著提高疗效,通常治疗疗程为1年。
结核病尤其是肺外结核病,其发病形式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与传统概念上的结核病有明显不同,易误诊误治,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临床医生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识水平和诊疗水平,深入了解掌握结核病变异的特点,尤其是罕见部位结核病的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治愈率。
[1]孙时英,李晋,苏玉民.眼眶、副鼻窦结核瘤一例.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6):683.
[2]王秋梅,李冀文,刘淑贞.鼻窦结核并发框内结核一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2000,23(4):256.
[3]刘东锋,朱有志.原发性鼻-鼻窦结核一例.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1):145.
[4]张浩亮,于锋.原发性鼻结核的治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13(5):343-344.
2013-04-06)
(本文编辑:郭萌)
132506吉林市结核病医院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