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学术品质 勇于制度创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精品化建设的“三个率先”
2013-01-22徐枫
徐 枫
坚守学术品质 勇于制度创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精品化建设的“三个率先”
徐 枫
“虑远积厚,守正筑坚。”近年来,浙大社科学报在名刊建设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用内在品质支撑期刊可持续发展,以质量为学术期刊之生命,既汲汲呵护“学术之脉”,又勇于开拓创新,并以率先实现匿名审稿并制度化、率先推行期刊数字化、率先尝试办刊国际化之“三个率先”而著称我国人文社科期刊界,被誉为“浙大社科学报现象”。
“三个率先”雄视鹰扬,海内外学者高蹈拊膺。“浙大社科学报现象”不仅在学者中获得较好口碑,更为业界所赞叹。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三任理事长先后对浙大社科学报的办刊经验做了近乎相似的点评。2007年,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大社科学报主编龙协涛教授点评称,浙大社科学报是“全国最早注重与国际接轨的社科期刊,全国最早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的期刊,全国最早重视数字出版的社科期刊,全国进步最快的社科期刊。”2011年,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师大学报潘国琪教授点评称:浙大社科学报“近年来,特别是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以来,进一步增强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创新,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界率先实现匿名审稿制度化,率先推行期刊数字化,率先加速办刊国际化。正是这三个率先,贵学报的学术质量快速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两位业界同行用词不同,结论都聚焦于“三个率先”;2011年,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人大学报原主编杨焕章教授特别就浙大社科学报的“三个率先”写信给该刊执行总编称:“你们的工作很有创造性,在全国树立了一个榜样,许多学报都在向你们学习,在模仿你们的做法。”
一、严守学术规范,勇于制度创新,率先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并制度化
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是国际上高水平期刊审稿制度的通例,是学界衡量学术期刊及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浙大社科学报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严守学术规范,勇于制度创新,是全国最早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及“内稿外审”制的期刊(1997.3),审稿人面向海内外,审稿专家95%以上为全国各高校、社科院的博士生导师,部分稿件请三个以上同行匿名评审,不仅避免大量低水平重复论文,提升了期刊质量和水平,同时也遏制了部分学术不端论文,从制度上避免了不合格论文的刊发。浙大社科学报严格的匿名审稿程序从制度上带来学术创新的良性循环,保证了办刊质量和良好学风,有效提升了学报品牌和读者口碑。
历经十余年努力,浙大社科学报的匿名审稿制已作为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留下永久印记:《光明日报》C版头条曾以《中国学术期刊向国际标准靠拢》为题专文报道,200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版的《建国六十年中国期刊发展史》也将浙大社科学报率先采用同行匿名审稿并制度化的创新载入史册,《中国新闻出版报》“媒介观察”头条的“编者按”文章予以好评。教育部举办的由全国高校主管校长参加的名刊工作会议及复旦学报主编的首届高校学报“名刊主编论坛”均请浙大社科学报介绍经验,全国各地期刊纷纷来访学习取经。
匿名审稿制度自有其缺陷和不足,但依然是迄今国际公认的最好的审稿制度之一。严格的匿名审稿制度促使已成名的学者继续保持创作的原动力,新锐学人依凭其原创性成果脱颖而出,从而带来学术创新的良性循环,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浙大社科学报的学术质量和良好学风,有效提升了浙大社科学报的品牌效应,在学界赢得了良好口碑。
历经十六年经营,严格的匿名审稿还为浙大社科学报带来了“审稿人—读者—作者—栏目主持”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教授博导们成为我们匿名审稿人的同时,因关注浙大社科学报而逐渐成为我们的读者,进而成为我们的作者和栏目主持人。目前审稿人主动来稿量正逐年递增,当然,他们的论文也无例外均要经过匿名审稿并通过后才能录用。
来自海内外的审稿人纷纷从浙大社科学报的审稿者进而成为刊物的读者、作者,栏目主持人。2008年,是四校合并组建新浙大社科学报的十周年,也是浙大社科学报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11周年,编辑部函约百余位海内外著名审稿人点评期刊。短短半个月返回百余封邮件,审稿人热情肯定了浙大社科学报的匿名评审制度,同时提出了很好的办刊建议。没花一分钱的特殊“刊庆”受学界和媒体的关注,《中国新闻出版报》等纷纷采访并刊发相关报道:《浙大学学报邀百余博导点评质量 》《开门办刊 广纳谏言:学报社科版接受百余位海内外著名学者点评》。
为规范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浙大社科学报在制度创新方面还做了如下工作:建立四道防线,多管齐下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机制,是全国社科期刊中较早与作者签署“出版承诺书”“版权转让书”的期刊之一(2003年),也是全国首家采用AMLC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社科期刊(2008年)。
近年来,学术失范现象、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违反了学术规范,违背了学术道德,败坏了学术风气。对此,学术期刊编辑除了加强自律,坚守职业道德,树立责任意识,培养自身良好的学术素养,提高鉴别力,当好守门人外,还须积极主动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多管齐下,努力把好期刊的学术质量关。多年来,浙大社科学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除了提高编辑部自身鉴别能力之外,尝试着从四个方面建立起预防措施,杜绝了一些可能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一是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借助同行学者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对本学科研究资讯深度的了解和把握,从论文内容和观点上发现问题,加强对稿件内容审核评判的专业性、权威性、科学性。我刊自1998年采用严格的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迄今已16年之久,其间,通过同行专家匿名审稿不仅发现了一些明显的学术不端行为,更多的是杜绝了大量低水平重复的论文,有效提升了刊物质量。
二是版权签约国际化,借鉴海外期刊经验,规范管理,通过与发文作者签署“作者出版承诺书”之方法,预防可能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浙大社科学报是我国最早与作者签署版权协议的学术期刊之一。承诺书不仅起到了编辑部对作者的提醒或警示作用,而且通过自律使之不愿违背学术道德。自2003年起,浙大社科学报即通过作者从海外带回英文版“出版承诺书”“版权转让书”及我国台湾地区相关出版部门的“出版承诺书”“版权转让书”样本,借鉴并制定了符合我刊的“作者出版承诺书”和符合我国著作权法的“版权转让书”,请刊发论文的作者填写。几年来,“承诺书”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提醒作用,有作者收到“承诺书”后即主动来函撤稿,表示论文已在相关会议论文集或期刊中刊发并表歉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稿多投导致的重复发表问题,避免了出版资源的浪费。2008年,提供二书模板给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学会修改后将此提供给了全国学报同行参考。
三是借助有效的辅助工具,在海量的学术资讯中及时发现高相似度论文。专家匿名审稿和出版承诺书虽然能发现和防范部分问题,但在当今资讯爆炸,每年都有成千上万论文刊发的情况下,要在海量的学术资讯中发现高相似度论文,显然力不从心,为切实把好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关,有效提高期刊辨别学术不端文献的能力,浙大社科学报一直十分关注国内外借助先进技术手段遏止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研发进展,主动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系,追踪研发进程,并于2008年年底正式建立了AMLC使用账号,在全国社科期刊中率先采用了AMLC检测系统。由此,来稿在进入匿名审稿及发稿前,均须经过两次该检测系统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加以具体分析,尽可能把好论文审核的第一道防线。
四是通过网络途径加强社会监督,使之不敢违背学术道德。2008年以来,浙大社科学报即利用自己的网站、微博、在线优先出版平台即时上传最新发表的论文以及过刊、现刊论文和优先出版论文,供读者免费下载。互联网即时、交互和公开的特点及强大的网页搜索引擎,使“重复发表”“剽窃”“造假”和“评审失范”等学术不端行为难以藏身,同时也避免让人遗憾的学术低级错误在尔后的平面媒体出现。200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报》报道:“率先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中国期刊”;2009年,《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社《新华网快讯》、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简报》等也纷纷对浙大社科学报采用严格的同行匿名审稿制度及建立多重防线预防学术不端的措施予以报道或转发。
二、把握数字化先机,“优先出版”引领中国期刊“出版模式的革命”
“数字化”是浙大社科学报“三个率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目前,国际学术出版界普遍采用数字出版技术,在这场出版转型的变革中,作为新思想发源地和集散地、新技术孵化器和推进器的高校,其学术期刊应该而且也有能力成为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的排头兵。浙大社科学报作为全国融入出版社管理体系的极少几家学报之一,而浙大出版社又是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在数字出版理念和实践方面都领先全国,在大多数期刊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到但不知如何做的情况下,得益于浙大出版社领导的推动、支持和富有前瞻性的战略目标及规划指导,浙大社科学报的“名刊建设”在期刊数字化建设方面先行了一步[2],并在如下九个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一)在全国社科期刊中率先建立在线内容永久数字标识系统: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是一个国际通用的逻辑标志符,可在国际范围内或整个因特网上有效,它贯穿了学术期刊出版物产业链的始终,保证了在整个过程中对数字物体的唯一识别。2008年2月,浙大社科学报正式采用了DOI标识,并上溯到创刊的1955年。而DOI所具有的能使电子文档在网络中永久被正确识别、引用、链接的独特作用,也对《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此后采用“在线优先出版”做了先行准备。
据DOI解析链接月度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国际学者通过DOI解析浙大社科学报论文的链接量呈快速上升趋势,2013年仅6月份一个月的解析链接量即达两千多次。目前,DOI解析数据大多从dx.doi.org转入,使用DOI解析者也以国际学者为主。为更好地通过DOI技术建立资源间的国际化链接,2013年8月,浙大社科学报拟将链接地址从相关大型数据库移回浙大社科学报网站,以便国内外学者能在第一时间查询到浙大社科学报最新上线的所有论文。
(二)2008年2月,“开放获取”(Open Access),提供免费下载服务
2008年初,浙大社科学报基于开放获取的理念着手进行了学报网站的开放阅读工作,向海内外学者提供全文免费下载服务(网址:h ttp://www.journa1s.zju. edu.cn/soc)。开放获取后第1个月,学报网页访问量即呈明显增加态势,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的独立IP地址来访,年下载量逾25万次,并获海外学者高度关注。往往论文一经上网,海内外学者即相互转发,共同切磋。如2008年第3期上网没几天,“比利时的鲁汶大学即将浙大学报的网络版转发给了国际上研究这个问题的相关学者”。“英文版雅虎上也已刊出这一期浙大学报整整一期的英文目录”。该期有的论文选题很偏很专,读者面更窄,在目前评价体系下很少有刊物会采用。而浙大社科学报的开放获取则将这些“学术之脉”快速传播到海内外,传递了学术星火。
(三)2009年2月,尝试“在线提前出版模式”
“在线提前出版”指有卷期页码,已正式排版,印刷本尚未出版的网络期刊,是期刊印刷本的提前本。除了有提前量,它在形式上并没有突破性的改变,依然需要凑齐十几二十几篇论文集中编校后才能上网。北大、清华等自然科学学报此前也已开始采用这种模式。2009年2月,浙大社科学报尝试推出了一期“在线提前出版”后即停止。
(四)2009年3月,在全国中文刊首推“在线优先出版”模式(Online First),建立的一个中国自主性优先出版网站,引领中文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革命”
“在线优先出版”作为数字化出版的一种创新形式,凡通过同行评审录用并经修改编校后的论文,在正式按期次成册印刷出版前,均可在网络上以单篇论文为单位、以PDF文档的形式在线优先发表,比印刷版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并有效对接了网络时代论文传播的特点及读者阅读的模式。浙大社科学报于2009年3月在全国中文期刊中率先尝试以单篇论文为发表模式的“在线优先出版”,并建立了国内首个自主性“优先出版”网络平台;突破传统纸媒期刊“整刊齐清定”及固定“卷数”“刊期”“页码”等编校流程和定期发表的时限,向符合多渠道发布的、以“短频快”为特色的数字化方向创建了全新的编校与出版流程。由此,刊期已不再重要,论文可单篇发表,出版已接轨网络,从而在数字时代引领了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革命”,在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同时,浙大社科学报积极与相关数据库联系,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期刊社《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不定期上传优先出版论文,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同步上传本刊的On1ine First论文;向有关部门提议,对国标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修订,补充预出版论文著录规则;另外,还主动向中国知网提交创建优先出版平台建议书,在推动知网建立全国性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五)2010年初,开通手机版,首推学术期刊移动阅读与印刷本同步出版的全新传播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3G网络的日益普及,手机阅读作为移动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时尚。2010年1月,浙大社科学报通过浙江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部的技术制作,顺利推出手机出版业务,2010年第1期已同步出版至中国移动电子阅读平台,2009年全年过刊也可在手机版上查询和下载。手机版的开通,使得学术期刊的纸质、电子与移动媒体一体化同步出版得以实现,并成为全国首家在全媒体整合传播方面进行全新尝试和同步出版的学术期刊。浙大学报人文社科版的新尝试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手机也能阅读学术期刊了》《浙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首推学术期刊移动阅读版》,《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社科院报》及海外媒体纷纷报道或转载了这一消息。
(六)建立网络投稿与审稿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
2009年5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建立了网络投稿与审稿系统,完成了期刊论文编审的全数字化流程,从而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站除了提供作者投稿及编辑部和同行专家审稿外,还提供摘要点击排行、全文下载排行服务,以及向百度、Goog1e等搜索引擎开放数字期刊内容或元数据搜索功能,努力提升用户接触面,更大程度地抢占用户。
浙大社科学报自行设计的网站系统内容饱满,页面紧凑;更新及时,美观大方,优先出版内容置于首页显著位置,深获业界好评;不少学术期刊点名要求相关制作公司按浙大社科学报网站的模版进行网页系统制作,制作公司也将浙大社科学报网站作为示范向全国宣传推介。
(七)在全国高校综合性期刊中首开微博、微刊
用“微编辑”创新平台整合期刊内容,借“碎片化”“浅阅读”开拓数字传播新通道。数字时代,微博已成为信息传播中“对媒体软环境有着颠覆性影响”的新平台,并在学术期刊的编读互动及读者参与和分享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浙大学人文社科版于2011年2月在全国高校综合性学术期刊中首开微博,尝试用“微编辑”创新出版模式,借助“碎片化”的“浅阅读”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不断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同时,积极构建学术期刊与作者、读者“合力性沟通”的有效平台,尝试通过微博等数字化途径获取更多的优质稿源、更宽广的读者空间、更广泛廉价的发行通道、更有效便捷地与读者交流互动的方式。目前,浙大社科学报微博粉丝已近17000,90%论文被微下载、微转发、微评论,单篇论文微阅读量3000~5000次,多者逾2.7万次,位居全国同类学术期刊之首。
(八)试水平板电脑,提供全新阅读体验
2012年7月,浙大社科学报通过浙江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制作数据,与苹果公司合作,试水学术期刊的平板电脑传播模式,使海内外读者通过平板电脑可及时阅读和下载浙大社科学报最新出版的学术论文。浙大社科学报的平板电脑版向读者提供了更多的丰富体验:可以直接在学术论文的PDF上做笔记,划线、提供分享、通过触摸屏进行放大缩小;相关检索内容可以与中国知网对接并直接弹出;各类名词解释可以在PDF页面直接进入谷歌或百度搜索,还可提供即时的社区交流;今后还可直接在论文中提供需要的音频或视频内容,等等。为更好提升浙大社科学报的显示度,2013年,浙大社科学报通过浙大数字出版中心制作期刊独立的APP,预计近期即可完成。浙大社科学报试水平板电脑传播,不仅基于学术期刊全媒体整合传播覆盖面的需要,更基于平板电脑未来的发展态势。PC显然无法成为纸质媒介的合适替代者,而iPad等相关智能设备的性能却会越来越突出,它的一键式界面无疑给读者带来了很大便利,试水平板电脑的学术出版,正是希望占领新媒体,积累学术期刊在平板电脑出版方面的一些经验。
浙大社科学报的数字化尝试也获得了业界的肯定与支持,全国期刊纷纷来访取经。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资格关乎学术期刊的未来,但是新技术却有足够的份量关乎期刊的未来。浙大社科学报的尝试表明,传统学术期刊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读者需求量身打造自己的数字化道路,尽可能做最好的在线传播。
三、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努力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在“名刊”建设中,浙大社科学报确立了立足以本土化发展为根本的“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全新尝试:
(一)搭建中西互动国际平台,尝试中外学者合作建设主题栏目(2003年)
2007年后,积极延揽海外名家与中国学者共任栏目主持,通过参与和建设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栏目而与国际学术进行高水平对话,带动前沿学科的发展。2012年推出国际栏目11个,占年度栏目44%; 刊发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原创论文20篇 (含诺贝尔奖作者、院士),占年发文量20.62%; 2010年,刊发海外优秀论文28篇,占年发文量的24%,6位国际著名学者任栏目主持,占主持人项目55 %。。
(二)首试中文学术期刊拥有全英文版权(一种刊物,多种版权)
2012年十余位国际著名发文学者均授原创论文中英文版权给本刊,为中文学术期刊开拓新的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在版权贸易方面,为改变中国社科学术期刊对国际优质论文版权单向输入的现状做了有益尝试。
(三)首试长英文概要(executive summary),并对参考文献译英
建立由浙大外语学院教授为主的外文审校译团队,对国际著名学者论文同步以中英文版呈现给读者,通过引进来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2012年5月,前美国行政管理学会主席Newman等在给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函中,对浙大社科学报“能使用长英文摘要而表示钦佩”,认为浙大社科学报的“国际化程度在中国期刊中是首屈一指”,表示正在撰写论文,期待也能在浙大学报发表。
(四)延揽海外编委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目前,浙大社科学报已拥有海外编委10人,包括美国及英国的四名院士,不少编委均为海外著名学术期刊主编或学术团体负责人。这些海外编委已纷纷担任本刊栏目主持人,或为学报撰稿、审稿、荐稿,为提升浙大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面向海内外开门办刊
目前,浙大社科学报所刊发论文的作者地域已遍及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芬兰、奥地利、瑞士、挪威、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斯洛伐克等,不少海内外学者纷纷“表达了希望一起合作或独立在贵刊发表文章的想法”。
(六)积极加入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开拓“名刊”面向世界进行学术交流的新渠道,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名刊
目前,浙大社科学报已先后被8家国际重要数据库的15个著名索引等收录,成为中国人文社科类被国际检索机构收录最多的中文学术期刊。
上述措施不仅使浙大社科学报拥有了前沿的学术内容和高端的海外作者资源,也使面向世界的国际栏目具有了可持续性和面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光明日报》(2003.8)、《每日商报》(2003.1)在有关报道中指出的,这“意味着《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走向了世界,操作规模和审稿制度日益和国际接轨。同时也让浙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可以和世界学者直接对话,为浙江大学步入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基础。”
[1]尹玉吉:《中西方学术期刊审稿制度比较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201-216。
[2]徐枫、郭沁:《传统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做最好的线上传播》《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3]王逸舟:《国际论坛:“非传统安全与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主持人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5页。
[4]郑瑞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探析》,《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年第3期。
徐枫(1958—),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人文社会科学版执行总编,编辑部主任,博士,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