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幂律、社会结构、道德基础

2013-01-21汪丁丁

IT经理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科层幂律精英

汪丁丁

为免于陷入病态,一个社会需要何种机制来淘汰那些丧失了精英意识的精英呢?

最初在私人沙龙里形成的“维也纳小组”,总共不超过三十名成员,他们提出的各种思想在二十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各领域产生了重要的或根本的影响。

在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叶的英国,形成了主要以罗素、摩尔、凯恩斯为核心的一个小组,各种新鲜并事后证明是富于成果的思想,借助于这样的亲密交往过程,迅速并且大量地形成,然后扩散到英语世界的其余部分。凡英语世界占优势的学科,例如经济学和分析哲学,在至少半世纪的时间里,无不受到这些思想的致命影响。

在具体的各学科领域之内,我可以列举更多的案例。例如,决定了现代数学二十世纪发展路径的首先是哥廷根大学以克莱因和希尔伯特为核心的几位数学家,然后是所谓“布尔巴基小组”的数学家。在中国当然有类似现象,例如,宋代最重要的学术发展,源自相互之间有亲密关系的几位学者。

如果将世界想象为依照重要程度排序的事件的集合,那么,幂律的意思是:在发生了许多许多最不重要的事件之后,必定会发生一些重要性排序在最不重要之上的事件。在发生了许多重要性在最不重要的事件之上的事件之后,必定会发生一些更重要的事件,类推,在发生了足够多仅次于最重要事件的事件之后,必定会发生至少一次最重要的事件。所以,幂律描写了世界的一种价值结构。

我相信存在着“思想幂律”,在现实社会里,通过思想的交流,倾向于将各种思想依照重要性排序为阶梯。并且,那些最重要的思想汇聚在一些人数极少的“小组”里。这些小组的成员,我称之为具有精英意识的精英。注意,我的解释意味着,在这些小组之外当然可以有许多有重要社会地位的精英,但他们当中的许多甚至大多数,早已丧失了精英意识。凯恩斯在私人信件里担忧:我们的文明,其实仅仅维系于少数人的内心。

当代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精英往往不再有精英意识,而使这一问题变得格外严重的是迅速官僚化的制度和我们有悠久传统的官僚政治。如果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思想交流只能依附并局限于官僚化制度的某一部门,那么,假以时日,我们必定不再有自由的观念流动,从而只能有一套观念的科层。具有强烈科层结构的社会网络,不可能“涌现”思想幂律。试想,我们全体学者承认党的总书记最有资格提出最重要的思想,并且依照官僚科层的级别,次一级重要的思想只能由次一级重要的官僚提交给全体学者,最后,“全体”学者其实来自官僚机构的不同阶梯,所以他们之间的思想交流从来不是平等的。

这样,我的初步结论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必须保持足够高的观念流动性,于是可涌现由幂律定义的最重要思想。一个病态的社会,由于不能获得最重要的思想,在不确定的生存环境里,很容易被致命事件摧毁。

假设社会成员有充分的流动自由性,社会网络是否能够保持水平的而不形成科层的结构吗?网络社会科学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有“黏着性”偏好——新来的人更喜欢接近那些已经有更多人喜欢接近的人,而只要有很小程度的黏着偏好,我们的社会网络就会有强烈的科层化倾向。

网络社会科学家最近发表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科层化的社会网络里,越是占据上层位置的社会成员,越缺乏激励去感知他们所在社会的真实结构。与此相反,那些社会地位很低的社会成员,需要努力获取稀缺资源从而有强烈激励去感知他们所在社会的真实结构。

资源的稀缺意味着资源总是流向价值更高的机会。机会的科层化意味着权力和财富的科层化。一旦处于权力和财富科层的较高位置,这也是人类通有的本性——“图方便”,我们便倾向于弱化我们认识和改造既有社会结构的激励。

因此,精英,也就是在社会科层里占有较高位置的那些社会成员,原本要有与他们的社会地位相应的道德承担。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超越人类通有的“图方便”本性,努力维持和不断改善社会结构以便让观念自由流动。我理解的“精英意识”,大体而言是以这样的道德承担为核心的。如同苏格拉底面对雅典的审判和死亡判决那样,这样的道德之所以是“承担”,就因为它不仅是道德的言语而且可能要求以生命为代价。惟其如此,在中国传统官僚体系里,文官地位高于武官。事实也如此,文死谏,横眉冷对,千刀万剐,这是何等的勇气!

健康的社会,需要相应的道德基础,而承担着这一道德基础的,是具有精英意识的社会精英。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为免于陷入病态,一个社会需要何种机制来淘汰那些丧失了精英意识的精英呢?

猜你喜欢

科层幂律精英
它们都是“精英”
公司的“科层文化”现象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四川地区降水幂律指数研究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幂律流底泥的质量输移和流场
论科层制的困境及扬弃
——基于马克思和韦伯文本的研究
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另一种可能:非科层模式①
美国大学治理理论模式:边界及其缺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