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五味”理论浅析
2013-01-21王定坤陆付耳
王定坤 陈 广 陆付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武汉 430030
·学术探讨·
《内经》“五味”理论浅析
王定坤 陈 广 陆付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武汉 430030
“五味”理论最早见于《内经》和《本经》;《内经》对“五味”理论的阐发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根据阴阳五行之间的关系,以保持各自的协调平衡,说明五味的生克制化乘侮关系及阴阳的相互关系,维持人体五味的协调平衡。由于《内经》的论述较散,分布于全书的十几个章节中,兹将“五味”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系统的梳理和浅析。
1 中医学的五味理论基础
1.1 五味的天人合一观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是古人根据五行理论对自然界物质某种特性的概括。五味源于自然,《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而人禀天地之气所生,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人亦依赖自然五味的充养,诚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然而,人之五味出于脾胃。人禀先天之气所生,禀后天之气所养,而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由自然之五味转化为人体之五味,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气血津液化生,气机调和的基础,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说:“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又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人体之五味出于脾胃,构建了天人合一的五味理论,为五味理论运用于中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五味的阴阳属性
阴阳是对事物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是一种辨证法和唯物论,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味出于自然,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因此五味的阴阳属性归类,亦是中医学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无形之“气”属阳,而有形之“味”属阴,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而阴阳中复有阴阳,故而又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具体到五味,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五味的阴阳属性归类,为五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五味的应用亦遵循阴阳之间的关系。
1.3 五味的五脏五行归属及其特性
五行学说是根据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将五行与五脏、五味建立对应关系。五味的酸、苦、甘、辛、咸,与五脏的肝、心、脾、肺、肾,分别与五行的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素问·宣明五气篇》明确提出了五脏与五味的归属问题,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现分述如下。
1.3.1 肝木与酸 酸入肝,《素问·金匮真言论》谓肝“其味酸,其类草木”,草木具有柔和、生长、条达的特性,故唐代医学家王冰在其后注曰:“性柔脆而曲直”。而“木生酸,酸生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曰:“凡物之味酸者,皆木气所生也;凡味之酸者,皆生长于肝”[1]。《尚书·洪范》说:“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木本生长、条达、舒畅,禀春气所生,而酸具有收敛的特性,以防木气太过,肝气太过。
1.3.2 肺金与辛 辛入肺,《素问·金匮真言论》谓肺“其味辛,其类金”,金即金属,具有坚韧的特点,古代主要用金属制造兵器打仗;并且古代的乐器大多由金属铸造,故王冰在其后注曰:“性音声而坚劲”。而“金生辛,辛生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曰:“凡物之味辛者,皆金气之所生也;凡味之辛者,皆先生于肺”[1]。《尚书·洪范》说:“金曰从革”、“从革作辛”,从即顺从,革即坚硬之意,金本沉降、肃杀,禀秋气所生,而辛具有发散的特性,以防金气太过,肺气太过。
1.3.3 心火与苦 苦入心,《素问·金匮真言论》谓心“其味苦,其类火”,火具有上炎、灼热的特点,故王冰在其后注曰:“性炎上而燔灼”。而“火生苦,苦生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曰:“凡物之味苦者,皆火气之所生也;凡味之苦者,皆先生长于心”[1]。《尚书·洪范》说:“火曰炎上”、“炎上作苦”,火本炎上、灼热,禀夏气所生,而苦具有寒、燥、泄的特性,以防火气太旺,心气太旺。
1.3.4 肾水与咸 咸入肾,《素问·金匮真言论》谓肾“其味咸,其类水”,水具有滋润、下行、柔软的特性,故王冰在其后注曰:“性润下而渗灌”。而“水生咸,咸生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曰:“凡物之味咸者,皆水气之所生也;凡味之咸者,皆生长于肾”[1]。《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水本润下,乃天下至柔之物,唯至柔能克至刚,禀冬气所生,而咸具有软坚的特性,以防水气不足,肾气不足。
1.3.5 脾土与甘 甘入脾,《素问·金匮真言论》谓脾“其味甘,其类土”,土具有生化万物、主藏的特性,王冰在其后注曰:“性安静而化造”。而“土生甘,甘生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曰:“凡物之味甘者,皆土气之所生也;凡味之甘者,皆先生于脾”[1]。《尚书·洪范》说:“土爰稼穑”、“稼穑作甘”,土本生化,土性藏德,惟安静而化造,禀长夏之气所生,而甘味具有缓的特性,顺土气之性,脾气之性。
2 中医学五味理论的应用
五味与五脏相应,遵循阴阳五行学说的一般规律,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养生中具有指导价值。
2.1 五味与疾病诊断
中医的诊断是一个逆向思维,即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得到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其他相关的病情资料,来诊断疾病的阴阳属性,疾病的五脏归属及五行生克关系。因此,用五味理论诊断疾病,主要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生活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及用药史作出综合诊断。如五味太过导致的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素问·生气通天论》)。这里主要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或用药史,结合五行的生克关系诊断疾病所在脏腑及脏腑的疾病状况。又如根据地理环境结合五味理论阐发病理及症状预测的疾病诊断,“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色黑而疏理,其病皆为痈疡”(《素问·异法方宜论》)。
2.2 五味与疾病治疗
2.2.1 内伤病的治疗 人之五味由脾胃化生,既而成各脏腑之味。病有太过与不及,病之不及者,用本脏之味以补之,或根据五行母子相生关系补其母脏,即“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甘补之”。甘入脾,脾不足,可以甘补之,苦生甘,亦可用苦。病有太过者,运用五行相克相乘相辱关系,补其所胜,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本克脾,肝气太过,可用抑木扶土法,培土而治肝之过。
2.2.2 外感病的治疗 五味可以藏于人体不同的脏腑,产生或补或泄的效应,故临床可以根据不同的病邪偏中不同的脏腑所至的不同疾病予以针对性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渗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针对风、热、湿、火、燥、寒等外感病因,提出一系列的五味调治理论。
2.3 五味与养生
运用五味理论指导预防养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故在五味所入的养生中,讲究五味的平衡,这样才能使脏腑有条不紊的运转,气血得以调和,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故而《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因而在饮食上,不能有所偏嗜,若偏嗜某味,必致某脏机能偏盛,机体阴阳失调而致疾病的产生。另外是根据自然变化规律,五味间生克制化及脏味关系调节饮食,对保持机体健康很有好处,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谷、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另外,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食物加以调养,增强患者的食欲,促进脾胃化生人体之五味以充养本脏之精,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促进康复,否则会导致疾病的恶化,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综上所述,《内经》五味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及研究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其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养生康复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薛福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42-46.
10.3969/j.issn.1674-4616.2013.02.021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felu@tjh.tjmu.edu.cn
2013-03-19)
猜你喜欢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